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 |虎英小学 张镒桐 《莞邑明珠:在时光长河中守护非遗的呼吸》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4 22:18:53

我的家乡东莞,既是用机器轰鸣编织世界工厂的“制造名城”,也是用荔枝红晕染四季的“岭南果乡”;既是高楼与古村共舞的现代都市,也是千角灯与莞香木沉淀的文明摇篮。而最让我骄傲的,是那些静静流淌在街巷间的非遗血脉,它们像一树树古老的榕根,紧紧抓住大地的记忆,让东莞的故事永远鲜活。

一盏灯,点亮千年匠心。

如果非遗是散落在时光里的明珠,那么“千角灯”一定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它的名字藏着数字的奇迹——一千只角、二十四条龙、十只凤凰,每一道竹篾的弯曲都凝结着匠人张树褀家族七代的心血。我曾站在莞城非遗馆的玻璃展柜前,看灯光穿透薄如蝉翼的彩纸,在墙上投下星河般的光影。爷爷告诉我:“这灯是‘东莞的故宫’,一盏灯能照见半部岭南史。”如今,千角灯的制作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遗,那些指尖翻飞的竹丝,不仅编织出光明,更编织着东莞人对传统的敬畏。

一缕香,唤醒沉睡的记忆。

在东莞清溪镇,有一种香气穿越了宋元明清,至今仍在呼吸——那便是莞香。跟随非遗传承人黄欧老师走进香林,他手持沉香刀,在莞香树上轻轻剜刻,乳白色的树脂如泪珠渗出,十年成香,百年成魂。我曾亲手触摸过一块明代沉香,温润如玉,暗香浮动。老师说:“古人用莞香祭天、治病、养心,现在它成了‘中国香道’的活化石。”每年寮步香市开市时,百香云集,人潮如织,仿佛八百年前的“香脉”从未断绝。

一场舞,跃动不灭的精魂。

若说千角灯是静默的诗,那么麒麟舞便是沸腾的歌。今年春节,我在深圳光明区非遗市集目睹了这场震撼的“百麒献瑞”——十六头彩扎麒麟腾跃翻飞,金鳞闪烁如浪,鼓点铿锵似雷。舞者刘伟团爷爷告诉我:“麒麟是祥瑞之兽,舞动时摇头摆尾要‘刚如虎,柔如龙’。”更奇妙的是麒麟头上的彩扎技艺,清溪镇的黄鹤林老人用竹篾和绸缎赋予它们灵动的眉眼,每一道褶皱都藏着吉祥的密码。当小麒麟们带着童真的笑脸加入巡游队伍时,我忽然明白: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代代相传的生命力。

同学们,东莞的非遗像一条星河,千角灯是恒星,莞香是星云,麒麟舞是流星雨。它们告诉我们:一座城市的高度,不仅由GDP定义,更由文明传承的厚度丈量。让我们做这条星河里的萤火虫吧!哪怕只能发出微光,也要让先人的智慧,永远照耀这片土地的未来。

 

作者:东莞市东城虎英小学六年级4班张镒桐;指导老师:谢婧

编辑:覃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