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7岁女童误吞异物,东莞医生视频电话指导家长抢救
东莞+ 2025-02-10 13:39:07

眼下春节假期刚过,“神兽”们还没开学,仍然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家长们可不能放松警惕!

近日,谢岗一名7岁女童误吞了异物,所幸抢救及时,转危为安。

1月24日正值大年二十五,人们沉浸在新年的喜庆气氛中,中午11点41分,东莞市人民医院谢岗院区(谢岗医院)突然接到120指挥中心的紧急指令:有一名7岁儿童气管异物,需要救治。

谢岗医院120迅速出车,由于气管异物短时间内会危及生命,急诊医生通过车载视频设备与家属取得了联系,指导家属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先进行抢救。

几分钟后,救护车到达,急诊医生看到女童表情痛苦,不能说话,急诊医生便马上接力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及刺激咽反射催吐,同时转运。

到医院后,女童终于成功吐出异物,转危为安。异物是枚一元硬币大小的金属徽章。

女童吐出了异物——一枚徽章

家属反映,女童今年7岁,活泼好动,事发前将金属徽章含在嘴里玩,不小心吞了下去,卡在咽喉处,呼吸困难,家属拨打了120,才有了急救的一幕。

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因误吞或误食异物造成悲剧,眼下元宵节到了,元宵也容易造成儿童气管异物,家长应保持警惕!

知多D

以下食物容易造成气管异物,尽量不要给孩子吃

1、果冻

家长们都把果冻当作儿童食品,却常忽视果冻包装上的提示:3岁以下孩子以及老年人不适合吃。小孩子往往会拿着果冻杯吸果冻,很容易就吸到气管里造成窒息,即使在吞咽时,也可能噎到。

2、花生、瓜子等坚果

很多家长会觉得宝宝长牙了、能咬了就可以吃坚果了。

实际上3岁以下的小宝宝不易嚼碎坚果,而且吞咽反射还未发育完善,即使能咬动坚果,也不能充分咀嚼,很多圆的坚果,比如夏威夷果、开心果等,很容易卡住气管。

如果一边喂一边逗宝宝,很容易就把这些大颗粒的、球形的坚果整个呛入气管,造成严重的窒息。而且堵住气管后若抢救不当,短短几分钟就可能丧命。

3、汤圆、元宵、年糕等食物

年糕一般都是糯米做的,一方面糯米不好消化,可能会加重宝宝胃部的负担。

另外,糯米这种食物还可能加剧宝宝胃酸的反应,会造成宝宝胃部不舒服。而且糯米很黏,宝宝很容易吞咽不下去而发生危险。

因此,不建议3岁以下宝宝吃年糕或元宵等食物。

4、话梅等蜜饯

话梅肉让很多人“爱不释口”,其实这种蜜饯类食品几乎是各种添加剂的大集合!

不宜给4岁以内的宝宝吃蜜饯,其中一个原因是甜食容易引起蛀牙。更重要的原因是,童年的口味会影响成年后饮食习惯,如果习惯摄入口味重的食物、嗜吃甜食,成年后就容易患上糖尿病、高血压等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另外,话梅有核,只要卡住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5、部分水果

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剥开去核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6、麻花、糖果等不好咬的食物

容易卡住喉咙,不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如果要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建议先切成细块。

7、多刺的鱼、带骨的肉、虾头

建议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肉去骨以及虾去头再烹煮。

另外,还要提醒如酒、茶、功能饮料、蜂蜜、咸菜等腌制食品、刺身、半熟肉类等,也不宜给孩子吃。

人人都应掌握的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清除上呼吸道异物堵塞(噎)的急救方法,由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发明。原理就是利用冲击,使胸腔压力急剧升高,将卡在气道的异物排出体外。

该法的第一次运用在1974年,海姆里克医生运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赶紧按一下图示步骤学起来吧,关键时候真能救人一命!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1岁以上):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

婴儿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1岁以下):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
文字:李广 图片:医院供图(署名除外)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