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催征,时不我待;奋楫扬帆,正当其时。
2024年,东城街道多个经济指标高于全市水平,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进”的势头更强劲,“好”的态势更突显。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6%,与全市增速持平;与上年同期增速对比高2.6个百分点,回升势头强劲。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150.45亿元,同比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89.4亿元,同比增长12.4%;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完成90.5亿元,同比增长8.9%;商品房销售面积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112.3亿元,同比增长8.0%。
■围绕“新城市、新产业、新生态”发展目标,东城正大步迈向新征途 东城供图
工业强劲回升“双位数”
东城街道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主线,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信息通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推动科技产业互促双强,聚力助推优势企业发展壮大。从街道层面到社区部门都积极部署、多措并举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在徐福记生产厂区,3000余名工人加班加点赶订单、提前备货,积极扩市场开销路,2024年全年产值增长超10%;
深耕高端精密自动化装备领域多年的东莞市凯格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多条产线紧锣密鼓赶工生产,2024年订单量持续攀升;
东莞美维电路有限公司作为东城外资重点企业,自2024年初起就保持工业产值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年工业产值接近翻倍……
走进东城街道各个产业园区,机器轰鸣声不断,一个个产品随着机械的转动、工人的操作源源不断“流”出,呈现出一幅“马不停蹄”的场景。
工厂热火朝天的背后,是产值数字的跃升。2024年东城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0.45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对比2023年提高了14.9个百分点,对比前三季度提高了0.6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正增长的规上企业约310家,占比约六成。
工业的“稳”彰显了经济的“韧”。工业增加值强劲增长双位数的背后,是东城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不断吸引项目签约和落地,争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体现。
抓实项目“稳之道”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生产力,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未来。
“想不到可以这么快!”每当谈到项目落地速度,森麦声学总部及创新数智化MES耳机制造工厂项目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
2024年9月,森麦声学总部及创新数智化MES耳机制造工厂项目实现了“当月拿地、当月动工”一气呵成的“东城速度”。
产业项目落地之“快”,是东城着力提升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东城抓投资向来注重早落地、有效益,坚持“领导挂帅、专班推进、联动配合”机制,积极帮助企业破解在日常运营、扩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着力牵稳重大项目的“牛鼻子”。
总投资高达40亿元的名冠·绿洲主题乐园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3.5亿元,东丽塑胶增资扩建项目奠基;东城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宅项目动工;东城力星激光总部及增资扩产项目开工建设;“东日一号”数智芯城奠基……
东城街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心高效服务,一个又一个重大项目捷报频传,外界对东城的投资环境投出了“信任票”,纷纷看好东城,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形成联动效应和增长效应。
2024年,东城固定资产投资89.4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9.3个百分点;完成重大项目投资约37.83亿元,同比增长34.8%,高于全市增速30.7个百分点。全年超额13.54%完成重大项目投资任务,投资额再创历史新高。
推动服务业“加速跑”
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演进,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作为工业大镇“老大哥”的东城,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2024年,东城高位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以此打造推动全域先进制造业高位进阶发展的“新引擎”,全力支持打造一批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综合竞争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位于东城牛山社区的兴华智慧城,成为东城街道首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近200家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入驻兴华智慧城,助力东城产业向“新”攀登。
2024年5月,东城街道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聚示范区在中集国际数科城揭牌,依托中集产城丰富的产业优势和产业链资源,以数字经济产业为核心,聚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持续引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信息安全、软件等数字化企业。
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见证着东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东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规模逐步扩大,结构占比稳步提升。据统计,2024年1-11月,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112.3亿元,同比增长8%。
房地产及建筑业持续回暖
随着全街道重大项目的落成、企业的入驻、人才的聚集,东城的居住价值日益突显。2024年,东城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与2023年相比,增速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无疑为东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注入了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东城建筑业总产值也保持了稳定态势。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53.2亿元,增速与2023年基本持平,彰显了东城建筑业的韧性和潜力。
为推动建筑业持续向好回暖,扶持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2024年,东城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投资年”工作部署,通过完善建筑业招商引资和跟踪服务机制,全面掀起建筑业招商和投资热潮,保障优质建筑业企业落地发展。2024年12月,东城街道推出了百亩连片优质产业用地,用于定向招引优质建筑业企业落户,着力打造东城街道建筑业总部基地。目前,已收到超过15家优质建筑业企业的用地咨询。2025年,东城将围绕建筑业总部基地地块,全力做好优质建筑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及培育工作,着力推动更多优质建筑业企业在东城集聚发展。
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消费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2024年,东城通过擦亮商业消费新名片和培育打造新消费环境,积极推动消费市场“热辣滚烫”。
打造多个IP消费名片,举办2024惠过年·东城奥特莱斯狂欢购物美食节活动、“千品牌、千名店、让利千万”新年荟活动、“旗峰亮质·东城周末好推介”等活动,发放“乐购东城”消费通用券和购车补贴,投入80万元开展家用电器和3C产品促消费活动,推动消费金额近1500万元,消费杠杆倍数18.68倍。
为培育打造新消费环境,东城推动国贸、万达广场、世纪广场、东莞海雅、星河城等五大商贸体能级提升,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式、综合消费场所转型。总投资约1亿元,打造二次元街区“谷子里”等特色消费项目,发展“首店经济”引领消费升级。2024年,共引进东莞首店16家。
积极推动消费这架“马车”加速前进,东城各项消费市场数据火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8.7亿元,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完成90.5亿元,同比增长8.9%。
回顾2024年,东城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奋进前行,“稳”的基础有效延续,“进”的动能不断增加,“好”的因素逐步积累,“转”的步伐坚定有力。
春潮澎湃启新程,扬帆奋进正当时。在岭南的春天, 围绕“新城市、新产业、新生态”发展目标,东城正大步迈向新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