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最堵”——光明社区老大难问题明显改善;火炼树社区拆迁后热火朝天地建设;桑园、牛山、温塘等社区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正加快开发建设;中心城区品质向美而行,黄沙南路、八一路、鸿福路、东城中路、东城支路等共14公里主要道路景观提升加速打造……
■东城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图为火炼树城中村改造项目 东城供图
2024年是推动“百千万工程”全面深化的关键一年,东城街道锚定“新城市、新产业、新生态”的发展目标,大力开展典型村培育、城中村改造、重点商圈提档升级、绿美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全域推进、全面铺开、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回眸2024
推进“百千万工程”向纵深发展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从“一年开局起步”向“三年初见成效”发力的关键之年,东城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攻坚城中村改造、交通综合整治、绿美生态建设等工作,加快落实、加速突破、加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向纵深发展,全力打造“活力东城、品质东城、绿美东城”。
其中,省典型培育村光明社区通过强党建、齐出力、微改造,多措并举解决群众出行需求,整治提升6条严重拥堵道路,新建2个停车场,推动9个私人停车场改建为共享停车场,开通13条学生公交专线,“全城最堵”老大难问题明显改善。光明治堵入选民生实事东莞市民点赞榜第四名。
省典型村柏洲边社区以“灵秀柏洲·东江家园”为定位,围绕1个专项规划、2张特色名片、7项行动计划,依托30亩头菜良田打造江边都市田园景观带,同步推进环境提升和“工改工”项目。
■柏洲边社区都市田园景观带效果图 东城供图
火炼树社区强统筹、细谋划、实作为,推动全市首批“头雁计划”城中村改造项目第一期动工建设、第二期基本完成拆除,打出一套“规划先行+拆赔入心+宣传走心”的“更新组合拳”,打造火炼树项目“拆建一次成型”典型案例。
东城街道还构建亲近自然生态生活空间体系,实施人居环境微整治项目91个,打造公园小景111处,新种植树木12000多棵,完成碧道绿化建设36.5公里,绿美东城成色更浓。培育“美丽庭院”典型户共191户,探索形成“美丽庭院+公益赋能+市场化运作”运营经验,成功推动桑园社区龙湖边闲置的垃圾转运站蝶变,老村旧居和人文价值焕发新活力。
此外,东城还部署谋划“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库、奖补项目库,清单式推进工作,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望2025
推进“百千万工程”整体布局
2025年,东城街道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新城市、新产业、新生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力争在拓空间、强产业、优生态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助力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征途漫漫,唯实唯干。东城街道“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主任肖桦表示,东城将高位推动《东城街道“百千万工程”建设提升规划》落地,并以培育柏洲边、光明两个典型社区为引领,推动各社区加快谋划制定建设提升规划,逐步推进全域村庄规划,加快推进由建设规划向融合发展、全域规划转变,既彰显社区特色风貌,又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同沙生态公园三期碧道全线贯通 东城供图
同时,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构建“三带一网多节点”绿美总体格局,依托东江南支流、黄旗—虎英公园、同沙生态公园等生态屏障打造三大公共空间休闲带。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做好复耕复绿工作。持续推进森林、河湖湿地、生态廊道、废弃土地等生态修复,推进同沙映翠湖碧道建设工程以及黄旗山配套工程项目、东引运河樟村片雨污排水系统改造提升工程。持续推动城中村改造,提升黄金双轴两侧空间品质,加快推动火炼树、旗峰新村、九头村、洋杞坑等城市更新项目。提升生态环境综合品质,全面加强运河、东江、黄沙河水生态治理,实施同沙水库安全达标工程,重点加快推进三条黑臭水体流域综合整治工程。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加强宣传推广,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培育推荐更多社区家庭参与市“美丽庭院”典型户认定。
肖桦表示,将高度重视,提高站位,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来抓;立足实际,强化统筹,推进“百千万工程”整体布局;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我们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做好资金保障等措施,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