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东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2025年市政府二号文《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正式发布,并介绍其出台背景和主要思路。
生产性服务业是先进城市迈向2万亿GDP的重要增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利于加快实体经济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东莞作为制造业大市,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丰富场景和广阔空间。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若干措施》重点聚焦“8+8+4”产业体系建设,制定10条核心措施,明确接下来三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向,全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目标同样明确,力争到2027年,东莞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将提升到55%左右,打造10个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壮大100家以上有竞争力的领航企业。
《若干措施》以2025年市政府二号文高度发布实施,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若干措施》聚焦重点产业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更好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孵化。
《若干措施》还聚焦重点领域增强生产性服务业赋能质效。针对重点产业链向高端化、数智化、集群化发展的核心服务需求,东莞将结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及现有基础,在软件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贸易服务、科创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商务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注入真金白银补齐发展短板。
此外,《若干措施》聚焦示范引领推动发展环境优化升级。根据《若干措施》,东莞将积极补齐要素保障服务,比如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提供与制造业同等的参展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领航企业”的信贷投放等。另一方面,东莞还将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将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人才岗位列入《东莞市人才分类认定目录》,通过“免申即享”发放东莞市优才卡,享受一系列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