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发展和改革局:项目为王,实干为先,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
东莞+ 2025-02-06 17:23:08

2月6日上午,东莞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吹响发展冲锋号。会上,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叶惠明作主题发言。

“推动125个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开工、推动323个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投资建设、推动390宗亿元以上新招引项目快速落地”“努力完成工业投资增长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新的一年,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将秉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夯实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解决“建设慢”问题

重大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是稳投资、促发展的“压舱石”。东莞将精心编排重点项目推进计划,以“一个项目一张流程图一个时间节点”的精细模式压茬推进,全方位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实现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升”。

叶惠明提出,要把工业投资作为生命线来抓,推动谢岗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增资扩产项目(一期)等125个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开工,推动华为松山湖团泊洼11号地块工业项目等323个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投资建设,推动长安vivo研发中心、东城生益电子四期等116个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投产,推动390宗亿元以上新招引项目快速落地,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完成工业投资增长 8%,以新一轮产业投资驱动经济转型跃升。

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东莞将重点推动已获得上级政策资金的279个项目全面动工,尤其是全力推动1号线一期、2号线三期、常虎高速改扩建、莞深高速改扩建、3大流域水质提升及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等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速建设,努力完成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

今年,东莞还将聚焦软件信息、贸易服务、科技服务、人力资源等重点赛道,迅速出台一批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小切口”政策措施,引导更多服务业企业增资扩产,引进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推动服务业投资稳步提升。

优化项目服务保障 解决“落地难”问题

为全面激发投资活力,推动项目高效落地,东莞将从投资松绑、审批提速、服务保障三方面精准发力。

围绕投资松绑,东莞将出台进一步降本增效促进民间投资实施方案,通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政策扶持等方式,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激发民间投资信心。

聚焦审批提速,东莞将出台进一步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的若干措施,建立项目前期联合评审机制,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精准落图落地,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效率。

做优服务保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将进一步发挥投资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坚持“周调度、月协调、季点评”,加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集中力量解决项目落地“拦路虎”,用好资源要素“一张表”,推动空间、资金等要素跟着项目走。

同时,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还将对在扩大有效投资综合评价中位居前列的镇街(园区)给予资金奖励,配套奖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一步强化考核目标,持续推行“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红黑榜”制度,每月及时更新榜单内容并常态化公示,形成“紧起来、动起来”的促投资工作态势,促成全社会关注投资、支持投资、推动投资的强大合力。

全力争取政策资金 解决“钱不够”问题

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硬支撑”。新的一年,东莞将对标政策谋项目,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千万工程”、新型城镇化、“8+8+4”产业体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大战略,特别是着眼于城市地下管网、教育医疗养老、城中村改造、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系统谋划一批发展前景广、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

一批专业的项目谋划和资金申报团队也将进一步发挥“智囊团”的作用,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动态,定期开展政策研讨与培训,邀请专家深度剖析,精准指导各镇街(园区)、各部门把握政策要点和申报要求,为争取资金筑牢根基。

为提供更充足的项目资金保障,东莞还将在地下综合管廊、生态治理、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探索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助力项目建设。推动深外环高速以及符合条件的现代化产业园等项目发行 REITs,拓宽融资渠道。搭建银企沟通桥梁,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机制,利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性资金,拓展各类资金来源。

文字:记者 杨梓跃 实习生 詹喜乐 图片:首席记者 程永强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