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正式迈进“千亿园区”俱乐部——记者从2月6日举行的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获悉。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成为东莞首个千亿GDP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多年前“再造一个东莞”的梦想照进现实。

何以千亿?
作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排头兵,过去一年,松山湖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华为终端、生益科技、华贝电子、歌尔智能等行业领军企业聚集发展,华为Mate系列手机火爆全网,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拔节生长,稳步推进。

何以千亿?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国家战略,成为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迈上从“园”到“城”的城市进阶,科技创新的引擎点燃。
4年多来,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成型,科创生态“雨林”加速育成。“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跑出大科学装置的“加速度”、二期工程启动建设;阿秒科学中心揭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动工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取得多项重大科研进展,科技成果转化“松山湖模式”育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投入使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正式开学,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取得新进展。

4年多来,产业集聚成势,向“新”向“质”。华为“轻舟已过万重山”,鸿蒙持续进化;XbotPark机器人基地开园,“机器人军团”强势崛起;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松山湖开发者村、腾讯云(松山湖)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等具有牵引性的平台启用,数字经济浪潮澎湃;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日益壮大,迸发产业新动能。

何以千亿?
原本并没有松山湖!
2001年,东莞以超前眼光提前布局,从大朗、大岭山、寮步三镇交界处划出一块72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定名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彼时,作为制造业之都的东莞,仍处于高速经济发展阶段。记者从东莞市统计局官网获悉,这一年东莞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0%,增长幅度已连续5年保持在18%左右的水平。
23年后,东莞举全市之力,聚八方之智,松山湖高新区成功跻身千亿园区俱乐部,“再造一个东莞”的梦想照进现实。
相关负责同志表示,2025年,松山湖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推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力争全年GDP增长不低于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