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育苗先锋”坚守一线近20年 春节继续守护苗木过寒冬
东莞+ 2025-01-29 09:20:50

▲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省级保障性苗圃

在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省级保障性苗圃,高级工程师莫罗坚正忙碌地为即将到来的春季造林做准备。作为苗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莫罗坚和他的团队肩负着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优质珍稀苗木的重任。新春佳节,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时,莫罗坚和他的同事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东莞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高级工程师莫罗坚,其工作主要负责林业保障性苗圃

苗圃的使命与挑战

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省级保障性苗圃位于大岭山森林公园内,分为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和物资储备区四个部分。自建圃以来,苗圃年均培育乡土阔叶树种、珍贵用材树种等优良木本苗木10万余株。莫罗坚介绍,苗圃的主要任务是为全市的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优质苗木,尤其是在春季造林季节,苗木出圃的任务尤为繁重。

▲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省级保障性苗圃位于大岭山森林公园内

“每年3月到5月是苗木出圃的高峰期,我们需要提前一两个月做好准备。”莫罗坚解释道,苗木在苗圃中生长时,水肥条件优越,但一旦上山造林,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为了让苗木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需提前进行“炼苗”,即通过断根、控水等方式,对苗木进行强行锻炼,使其定植后迅速适应较新环境,从而提高成活率。

在苗圃里,林业工程师李炯祥介绍道:“目前我们苗圃库存有树苗约26万株,这些苗木地径达到0.8厘米且树高达到0.8米的话就可以出圃了。”

▲莫罗坚和苗圃林业工程师李炯祥作苗木生长测量记录

育苗的艰辛与乐趣

育苗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挑战。不同树种的育苗方法各不相同,就拿播种为例,有些种子需要即采即播,否则很快就会失去活力;而另外有些种子则需要进行催芽处理。莫罗坚举例说,像珍稀树种格木,其外种皮有一层坚硬的胶质,播种后种仁不易吸水,因此萌发困难,发芽率低,必须经过热水或浓硫酸浸种处理才能提高发芽率。“如果不处理,很多种子可能几个月都发不了芽,这对生产会造成很大影响。”

▲莫罗坚在苗圃观察幼苗生长情况

尽管育苗工作繁琐且辛苦,但莫罗坚却乐在其中。他笑着说:“这份工作有苦有乐,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每当看到自己培育的苗木茁壮成长,莫罗坚都会感到无比欣慰。“这些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看着它们从小苗长成大树,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从速生树种到珍贵树种的转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育苗工作的重心也在不断调整。莫罗坚回忆,早期苗圃主要培育速生树种,如相思树、桉树和千年桐等,这些树种生长快、产量高、经营周期短,为解决木材供应和国土快速绿化等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各种环境的变化,人们对林业的需求逐渐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木材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重转变。

“现在我们的重点转向了培育珍贵用材树种苗木。”莫罗坚介绍,珍贵树种如闽楠、红花天料木、降香黄檀等,这些苗木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三四十年后将成为重要的木材资源。与此同时,苗圃也在兼顾其他用苗需求,培育一些乡土阔叶树种苗木如火力楠、乐昌含笑,以及木本观赏树种苗木,以满足山上造林和乡村绿化的需要。

春节值班:守护苗木过寒冬

春节期间,莫罗坚和同事们依然坚守岗位,确保苗木安全过冬。“春节期间常有寒潮,我们必须做好防寒措施。”莫罗坚说,寒潮来临时,他们会用薄膜覆盖播种床,防止幼苗被冻伤冻死,对已移植好的苗木则加强水肥管理,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

尽管春节值班意味着很难与家人团聚,但莫罗坚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安排值班,确保苗圃的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他笑着说,“等过了最关键的时段,我再抽空回老家看看父母。”

展望未来:绿色使命永不止步

从事林业工作近20年,莫罗坚对这份职业充满了热爱和责任感。他坦言,林业工作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自己培育的苗木茁壮成长,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这些树不仅是我们的工作成果,更是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贡献。”

▲莫罗坚和李炯祥在苗圃工作

随着春季造林的临近,莫罗坚和他的团队正紧锣密鼓地为苗木出圃做准备。明年,苗圃将有约10万余株苗木出圃,用于全市的造林绿化工作。莫罗坚相信,随着珍贵树种的推广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东莞的林业生态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东莞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高级工程师莫罗坚

“每一棵树都是生命的延续,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些生命在大自然中茁壮成长。”莫罗坚说,这是他作为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文字:莫凤英 图片:李梦颖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