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进莞来团聚|万里清风拂湾区!到鸦博馆看“沈阳故宫藏清宫文物精品展”
东莞+ 2025-01-21 12:04:41

春节临近,这个假期在东莞过文化年!“清风万里 瑰宝鎏光——沈阳故宫藏清宫文物精品展”目前正在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博物馆)展出。展览共展出142件(套)兵器、服饰、食器、文房器物等文物展品,其中二级文物19件(套),三级文物32件(套),来自沈阳故宫的清代皇室珍品105件(套),带领观众展开波澜壮阔的清朝历史画卷。

四大板块

呈现清朝前期壮阔历史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公元1618年的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胜利,东北地区落入后金之手。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1635年,皇太极征服了漠南蒙古,并统一族称为满洲,公元1636年,正式称帝,改国号为“清”。清朝建立了。

本次展览通过“筚路蓝缕”“剽悍八旗”“锦衣玉食”“宫阙雅趣”四个部分,呈现跌宕起伏的清前期历史,揭秘尘封已久的皇家往事,展示清前期的王朝风貌。

第一部分“筚路蓝缕”,讲述了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到满清建立,并最终迁都北京,定鼎中原的过程,展现了满族从一个部落联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强大帝国的过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落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作战效率,对原有的牛录组织进行了改造。1615年,努尔哈赤在原有黄、白、红、蓝四旗的基础上,增加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

八旗制度是清朝统治者建立的一种集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为一体的制度,不仅是军事上的革新,更是社会组织的一次重大变革。八旗制度的建立,扩充了清朝的军事力量,维护了皇权的稳定,也促进了多民族的融合发展。

第二部分“剽悍八旗”,聚焦于清前期八旗制度的创建与发展,以及该制度在军事领域的重要应用,展示了八旗制度及八旗军队在戎马征战、平定中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清代宫廷服饰种类多样,繁复详备。其服饰按用途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戎服、雨服、便服等,每个等级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应服饰等级的限定;在饮食方面,清朝的宫廷菜肴为现代中国菜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满汉全席为代表的清朝宫廷料理,融合了满族和汉族的烹饪精华。

第三部分“锦衣玉食”,展示了清代皇宫内的服饰与饮食文化,揭示了当时皇家生活的奢华与社会等级制度的严谨。清王朝虽已成为历史,而清代宫廷生活以其独特的时代特点,在现代仍有强烈的吸引力。其华美的陈设、雅致的文玩,精美的日用,展现了清宫的尊贵与奢华,反映了其高雅脱俗的审美品位。

第四部分“宫阙雅趣”,展示了清宫陈设、文化生活等方面,不仅体现了皇室的尊贵与品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尚。在展厅中,观众得以见证努尔哈赤定鼎中原的艰难历程,得以回顾八旗子弟的历史荣光,得以欣赏皇家生活的雍容华贵,得以品鉴深宫内院的脱俗气质。

活动纷呈

沉浸式体验宫廷盛景

展览不但在展厅内精心还原了清代寿康宫场景,设置了“皇家饮食知多少”“清朝绝美珠宝首饰”等互动体验,开设了热门清宫剧场景趣味打卡,还推出系列延伸活动,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宫廷的繁荣风貌。

“宴飨礼仪・御膳房 —— 清代宫廷生活体验活动”中,观众们更换“龙袍”,听讲解,做首饰,感受清代宫廷文化的华美;“2024博物馆之夜——莞台港澳青年文化交流活动”中,两岸400余名观众走进展厅,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近距离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清朝宫廷生活。

“清「潮」知多少”创意活动中,观众们穿着清朝服饰观展、打卡清宫剧热梗、参加知乎清朝历史知识问答。活动共吸引4万年轻人线下打卡,线上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达48.9万,让年轻一代以全新的视角感受到历史的传承。

同时,鸦片战争博物馆携手东莞市聋人协会,开展展览手语导赏专场活动,让身处无声世界的听众也能感受中华文化的积淀;“清韵挂历行”手工活动,10组家庭看展览,做挂历,将历史的“旧”与春节的“新”融合在一起,用生动有趣的挂历呈现历史的魅力。

截至目前,展览吸引了近29万观众线下打卡,各大平台中关于展览的分享层出不穷,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观展照片和心得。

展览展出期间还陆续推出文物绘画作品征集、流动博物馆进企业、“新时代明伦堂”文博讲座等活动。期待更多人走进展厅,感受清宫的文化魅力。展览时间持续至2月14日。

文字:戴浩光 图片:张伊琳 鸦片战争博物馆供图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