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作为一名数据科学家,省人大代表、广东先知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余旸明显感觉到,这些年来,东莞的科创氛围越来越浓厚。
“人工智能是人的智力的延伸,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显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余旸表示,2025年,东莞将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作为数据科学家,以及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企业负责人,我将推进人工智能与东莞制造深度结合、赋能千行百业。”
用人工智能代替人工探伤
2018年,余旸来到东莞,扎根在这里。“这些年,明显感觉到东莞的科创氛围越来越浓厚。”余旸说。
余旸以自己的团队为例,分享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赋能千行百业的“东莞故事”。他们回国之后接的第一任务,是受国铁集团的邀请,解决中国铁路,尤其是西南片区钢轨断轨多的问题。经过几年的研发,依托东莞强大的制造业优势,先知大数据成功研发了钢轨智能化探伤的系列产品。
“过去判断钢轨健不健康,有没有折损,大量依靠人工和经验,效率低、不稳定高,增加了行业成本和不安全性。”余旸表示,把探伤工的经验,转化为科学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初始模型,进行大量人机比对后,研发出新型智能化探伤设备,基本替代了利用人为经验判断钢轨健康状态。
余旸说,基于大模型数据,可以判断每一寸钢轨,甚至每一毫米钢轨的状态,形成数字化评估,并综合天气、地质、温差等情况,实现精准维修和寿命预计,大幅降低无谓换轨成本,有效提升钢轨安全水平。
目前,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区的铁路,均是由先知大数据团队研发的智能探伤设备在维护,另外,产品也覆盖了我国国家能源集团的所有专用线。
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东莞担负着两个重点行业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任务,一个是传统的服装鞋帽行业,另一个是食品饮料行业。到2024年底,全市推动了8000多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新增2000多家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主体。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服装鞋帽业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牵引单位之一,我们企业正在积极地为东莞、为广东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跨境电商平台,为我省打造优质产品稳定的、高性价比的出海通道,解决企业在清关、退税、询盘和贸易中的方方面面的共性问题。”余旸说。
先知大数据是东莞市人工智能赋能中心,承接了省市非常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探索工作,其中食品安全的智能化管控,智能化防溺水工程,地下管网智能化探漏等等,都成为了全省甚至全国的标杆。
作为首席数据科学家,余旸正在全程参与我省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他还建议,鼓励青少年养成锻炼习惯,建设大数据平台联动分析青少年身心健康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形成个性化运动处方,进一步加强体教、体卫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