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巡礼㉒:黄江镇长龙小学、大朗镇宏育学校
东莞+ 2025-01-16 15:44:20

黄江镇长龙小学

麒麟之美 纸上生花

黄江镇长龙小学坐落于黄江镇长龙村。长龙村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客家村,村里保留许多客家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节日,总少不了麒麟助兴。2018年,长龙小学深入挖掘长龙村富有地域特点的文化资源——麒麟文化,让麒麟与剪纸相融合,以趣作桥,开展以麒麟为形的剪纸教学活动,通过剪纸的形式来传承麒麟这一传统文化。

根据前期的研究与探索,长龙小学积极申报课题《小学美术“麒麟”剪纸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并成功在市里立项。学校以课题引领课程方式,开始在全校普及麒麟剪纸课程。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画麒麟,中年级的学生学剪麒麟,高年级的学生学剪刻麒麟。此外,学校整合前期研究的资源,组织编写了小学美术高年级麒麟剪纸校本教材——《麒麟之美 纸上生花》,供高年级的学生上课所用。

为更好地开展剪纸艺术教育,让学生喜欢上剪纸艺术,长龙小学积极收集学生优秀剪纸作品举办展览,通过每期一小展、每年一大展,展示学生作品,并推动剪纸艺术从学校走出去,让更多群众参与到麒麟剪纸中来,体验剪纸的艺术魅力。学校还有自己的麒麟剪纸展览室,让剪纸作品有固定的场所对外进行展示。

美术课堂上人人学,课后兴趣小组学,如今,长龙小学逐步形成人人学剪纸、人人会剪纸、人人乐剪纸的浓厚氛围。

下来,长龙小学将继续开展麒麟剪纸教学,编写低年级与中年级的校本教材,让低中年级的课程也有本可依;以更丰富的渠道推广麒麟剪纸教学成果(与黄江黄牛埔美术馆进行馆校共建等活动);把麒麟剪纸作品融入校园的文化建设中;积极推广,让麒麟剪纸成为学校的亮丽名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长龙小学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前进。

大朗镇宏育学校

三舞三融创新传习“龙·咏”文化

秉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宏育学校自从2018年开始,将“龙舞”“咏春拳”两项非遗引入校园,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开设了龙舞、咏春课程,以“三舞三融”,创新传习“龙·咏”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三舞”探究,与“龙”共“舞”,传承龙文化。“舞”龙之根,探寻龙文化。说龙的起源,学习龙的文化;读龙的传说,追溯龙的文明;讲龙的习俗,感受龙的力量;创校园“龙”,感悟龙的文化。“舞”龙之韵,传承龙文化。通过“六定”浸润:定目标,培养新时代小龙人;定课程,人人学“舞龙”;定时间,浸润体验传习;定人员,大手牵小手;定地点,分层次传习;定活动,展示传承龙文化。“舞”龙之魅,弘扬龙精神。传承岭南文脉,感受“龙舞”魅力。采访龙舞传人,弘扬龙的精神。写非遗,育龙的传人。

“三融”体验,习“咏”传德,弘扬咏春文化。传统与现代融合,传习“咏春”。将咏春拳的理念、技术与现代体育课程相结合,将咏春拳纳入学校《咏春传德》课程体系,并突出“咏春”传习的层次性。技艺与大课间融合,人人会“咏春”。基于体育课程和咏春文化,将咏春操、花样跳绳与体育大课间进行融合,实现“人人都会打咏春拳”的课程目标,传承“咏春”文化。“咏春·绳韵大课间”荣获东莞市中小学大课间活动比赛一等奖。术与道融通,弘扬“咏春”精神。组织学生参加市、省、国际邀请赛等各类比赛,展示孩子们的咏春风采,弘扬咏春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年来,学生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金奖银奖、一等奖,教师将“舞龙”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课例屡获褒奖。“龙·咏”文化在宏育学校生根、开花、结果。

文字:赵水平 图片:东莞市文化馆 编辑:戴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