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揭东区委副书记、莞城街道—揭东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队队长张建均带队前往埔田镇开展红松茸种植调研。
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揭阳市揭东区埔田镇一直是竹笋的主要产区。全镇3.3万亩竹林,年均产笋超10万吨。这些竹笋不仅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食品,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竹笋采摘后,大量的笋壳废弃物随之产生,给当地的人居环境整治造成了极大压力。
为解决这一难题,东莞市中堂镇、东莞日报社驻埔田镇帮扶工作队与埔田镇政府携手,从延长竹笋产业链入手,将特色农业与区位优势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农业种植新模式。他们引进了红松茸种植项目,以技术赋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松茸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多生长于云南、四川等地,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广东绿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畅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教授团队合作,成功培育出适宜在南方地区种植的松茸菌种。经过多次选址试验,最终选定在埔田镇长岭村东寮经联社进行推广种植。
在绿畅公司总经理林肖鑫的带领下,埔田镇党委书记钟浩杰、副书记李剑欢,以及驻镇工作队队长李志昌陪同,张建均一行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红松茸的种植情况。林肖鑫介绍道:“基地三面环山,水质优良,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合红松茸生长。经过试验,在同等基料和种植方式下,这里水质种出的红松茸口感最佳。”目前,基地种植了35亩红松茸,亩产将近2500斤。在红松茸大量出菇时,能为当地村民提供近二十个工作岗位。为更好地利用废弃笋壳,林肖鑫还表示,目前种植红松茸的基料中笋壳含量约为50%,未来将尝试逐步提高其占比,争取提升至60%或70%。
红松茸的种植期为11月至次年清明,与竹笋种植期恰好错开。因此,绿畅公司计划联合笋农,在竹笋生长的“空窗期”,于竹林下种植红松茸,发展“林下经济”,进一步扩大红松茸的种植规模。
张建均对绿畅公司的发展思路予以肯定。他表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埔田镇政府和驻镇工作队应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工作队还需助力绿畅公司拓展红松茸在珠三角地区的销售渠道,大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全力构建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