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广州开幕,省长王伟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报告。从现场透露的内容来看,报告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和部署新一年工作中,都能看到不少“佛山元素”。
佛山大学获批设置、开工建设广州新机场、推进佛山三龙湾建设……记者梳理发现,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有10多处提及佛山,充分体现佛山作为经济大市、人口大市,在全省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位置,也说明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支持佛山发展,对佛山寄予厚望。
经济大市,勇挑大梁!透过报告,看过去一年佛山如何为全省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以及新一年如何全力以赴“再造一个新佛山”,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佛山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报告内容:启动建设佛山、茂名高州2个改革创新实验区
佛山实践:2024年,省委将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任落在佛山,寄望佛山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上继续探索新经验,闯出一条新路子。
当前,佛山全市上下正以高度自觉的共同担当,聚焦功能板块协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区促镇带村、环境品质提升、公共服务均衡、对口帮扶协作等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积极探索市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同时,佛山正以建设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牵引,围绕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2、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
报告内容:促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佛山实践:2024年12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共有35个集群入选,其中包括广深佛惠莞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
佛山作为该集群的核心城市之一,高质高效建设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北园)等载体,加快推动一批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建设、投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
其中,高明豪斯特生产制造项目已有两个车间投用,预计整个项目2025年6月建成投产,进一步扩大冷热冲压汽车零部件、汽车电池包外壳等产品的生产能力。
中坚力量新能源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总部基地,也于2024年10月落户佛山禅城,投用后年出口贸易总额将有望达到100亿元。
3、广州新机场
报告内容:广州新机场获批立项;开工建设广州新机场。
佛山实践:广州新机场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和肇庆市高要区蛟塘镇交界处。根据2024年12月19日举办的佛山高明招商引资推介大会透露,广州新机场已正式获得国务院的立项批复。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则透露,广州新机场争取今年上半年动工。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效果图。
广州新机场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近期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50万吨;远期规划目标年为2050年,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8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220万吨。该项目飞行区标准为4E级,将建设37万平方米航站楼,配套建设综合交通中心、停车楼等交通设施,以及货运、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及市政配套设施等。
2024年3月,佛山出台《关于实施西进计划支持高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紧扣临空经济、紧扣区域协调、紧扣高质量发展”的高明未来发展方向。广州新机场的建成,必将助推高明建成佛山西部现代化产业高地,成为佛山新的重要经济发展引擎。
4、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
报告内容: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
佛山实践:2024年1月30日,随着佛山顺德鲤鱼洲岛上的西江取水闸口缓缓升起,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
该项工程全长113.2公里,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输水沿线超3200万人受益。工程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地区引水,西起西江干流顺德鲤鱼洲,穿越狮子洋,东至深圳公明水库,由一条干线、两条分干线、一条支线、三座泵站和四座调蓄水库组成。
工程通水标志着广东实现“西水东济”,彻底改变广州市南沙区、深圳市及东莞市单一供水格局,并为香港、广州番禺、佛山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全面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5、佛山广播剧《我从湾区来看你》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报告内容:舞剧《咏春》等4部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佛山实践:这4部入选的作品,其中就包括由佛山参与创作出品的广播剧《我从湾区来看你》,这是佛山市委宣传部2024年度文艺精品扶持项目。该剧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是佛山文艺精品扶持工作又一次重大突破。
这部剧讲述了澳门女孩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失败后,去到新疆喀什完成了心灵救赎,随后回到大湾区,将传统工艺、地域文化与前卫设计相结合,设计出优秀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珠宝作品,并东山再起的故事。
6、佛山大学
报告内容:7所高等院校获批设置。
佛山实践:2024年9月20日,佛山大学正式揭牌。佛山大学肇始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迄今已有66年办学历史。学校曾于1986~1995年期间以“佛山大学”为名,但彼时办学层次为专科,如今佛山大学本、硕、博齐全。
佛山大学。/佛山大学微信公众号
当前,佛山大学正聚全校之心、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大力推动人才培养向更高质量发展、学科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师资队伍向更高层次发展、科学研究向更高起点发展、服务地方向更高标准发展、开放共融向更高格局发展,加快建设成为服务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7、佛穗莞城际
报告内容:做好广珠澳高铁、佛穗莞城际等项目前期工作。
佛山实践:佛穗莞城际起于佛山鹭洲站,东西向穿越广州后,接入东莞松山湖站。线路将实现广佛莞三市中心城区快速通达,全面融入佛山、广州、东莞1小时生活圈,进一步实现“轨道上的大湾区”。
横跨三市的佛穗莞城际,计划近期实施建设佛山鹭洲至广州新塘段。目前广州市和佛山市已达成一致意见,共同推进工程可行性研究审批工作。
根据近期公布的线路图显示,佛穗莞城际佛山段共设7站,依次为:鹭洲、东平、文华公园、普君北路(预留)、叠滘、奇槎、三眼桥。
8、佛山三龙湾
报告内容:推进珠海西部生态新区、佛山三龙湾、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肇庆新区等建设。
佛山实践:作为佛山唯一的科技城,三龙湾始终备受重视。三龙湾囊括禅城、南海、顺德三个全国百强区的“精华”地带,坐拥季华实验室这个佛山“最强大脑”,背靠广州南站这个全省重要的铁路枢纽,在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2024年,三龙湾科技城加快推动三龙湾璀璨智造园、美的集团创新科技园等园区载体建设,高端科研人才与创新资源集聚、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串珠成链打造“九馆一心”品牌,正焕发出蓬勃生机,加速向大湾区一流科技城迈进。
9、佛北战新产业园
报告内容:高质量建设15个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和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
佛山实践:佛北战新产业园是全省七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跨南海、三水两区,规划总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是佛山发展战新产业的主阵地,也是佛山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关键支撑。
目前,佛北战新产业园在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领域,引进了一批好企业好项目,加速战新产业大集聚。其中,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是佛北战新产业园的核心起步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可开发用地超万亩的医药健康产业园区,已吸引广东医谷、朗华供应链等龙头项目、医药健康类企业落户,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10、广湛高铁、广佛东环城际
报告内容:建成广湛高铁、广佛东环城际、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三跑道等项目。
佛山实践:广湛高铁是广州市至湛江市的高速铁路,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约401千米,设计行车时速350千米。全线预计完工时间为2025年年底。
广湛高铁佛山站持续火热建设。
作为广湛高铁的主要站点之一,佛山站位于佛山中心城区,将连接佛山地铁3号线等地铁线路和多条高铁线路。佛山站各项建设工作正加速推进,建成通车后,从佛山中心城区到广州中心城区,将从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前往湛江中心城区的通行时间也将缩短至1.5小时内,进一步扩大佛山“1小时交通圈”的版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和粤西地区的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广佛东环城际铁路是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沿线城市组团间的城市快线,连接广州南站、广州白云机场等重要枢纽站点,与广佛西环共同构成广州、佛山两市的“大环线”。项目建成后,对进一步提升广州、佛山两市联合竞争力、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