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流感总体处于季节性流行期,随着1月中旬春运开启,人群较集中流动会进一步增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面对高发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东莞市中医院组织省、市名老中医及呼吸内科门诊一线的中医专家总结出针对成人、儿童及日常食疗等防治流感的方剂供市民参考使用,市民可根据所需取方(方剂为预防和初期治疗流感的参考建议,具体用药需根据自身情况咨询医生,若有相关症状的市民需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贻误病情,对于儿童、孕妇、高龄老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医药方)。
中医优势:辨证治疗,针对性更强
在中医学中,流感被认为是“非时之气”或“乖戾之气”,因季节不同、气候不同,中医对流感有“伤寒”“风瘟”“冬瘟”“春瘟”等不同的诊断,其发病机制为外邪侵袭、正气受损。中医诊治流感最大的优势是辨证治疗,针对性更强,疗效也更好。
东莞市中医院中医介绍,发现本轮流感与去年流感症状有所不同,今年的流感病患高热较多,多伴有咽干咽痛咳嗽,全身症状重,且缠绵难愈。东莞地处岭南,多湿多热,结合地域特点,总结出以下防治流感的方剂供参考使用。
一、成人流感防治方
防风15克、苦杏仁10克、白术10克、荆芥10克、岗梅根10克、桑叶10克、板蓝根10克、五指毛桃15克、麦芽20克
煎煮法:本方适合大于14岁的成人预防流感,为一人用量,取约600毫升水,先浸泡药材15分钟,煮开后小火煎至约300毫升(约两碗),分两次,餐后1小时温服,两次服药间隔4小时以上,不用翻煎,每日一剂,连续服用2日。
备注:主要用于预防感冒(包括流感),在有感冒迹象时可服用。症状明显时调整应用“成人治疗方(抗感方)”。
二、成人治疗方(抗感方)
升麻3克、芍药10克、石膏20克、麻黄5克、甘草6克、苦杏仁10克、浙贝10克、葛根20克、黄芩10克、大枣10克
煎煮法:本方为一人用量,取约600毫升水,先浸泡药材15分钟,煮开后小火煎至约300毫升(约两碗),分两次,餐后1小时温服,两次服药间隔4小时以上,不用翻煎,每日一剂,连服三日。
备注: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初期,如连服“抗感方”三日后,症状未见改善,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三、小儿预防方(苏柏方)
紫苏叶6克、广藿香6克、芦根10克、布渣叶6克、侧柏叶10克、杷叶6克、蝉脱3克、扁豆花10克、谷芽10克、荆芥3克(后下)
煎煮法:药材(除荆芥外)用3碗水浸泡15分钟;开火将药煮开后,小火煮至100~150毫升(约半碗);关火前15分钟,放入荆芥。可加适量黄糖调味。每天煎煮1次,不用翻煎;每周服用2次,连续服用两周。
备注:主要用于预防感冒(包括流感),在宝宝有感冒迹象时可服用。3-15岁辨证服用,蚕豆病宝宝可以服用。3岁以下药材不变,药汁减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四、小儿治疗方(小儿清热解毒方)
鱼腥草15克、射干8克、麦冬8克、布渣叶12克、冬瓜子12克、柴胡5克、芦根8克、甘草3克、绵茵陈10克、葛根12克
煎煮法:药材用3碗水浸泡15分钟;开火将药煮开后,小火煮至100~150毫升(约半碗);可加适量黄糖调味。餐后1小时温服,两次服药间隔4小时以上,不用翻煎,每日一剂,连服三日。
备注: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初期,如连服“小儿清热解毒方”两日后,症状未见改善,需及时到医院儿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五、中医食疗方
桑菊陈皮薄荷茶
【材料】桑叶5克、菊花4朵、陈皮5克、薄荷2克
【做法】热水冲泡后饮用;也可以选择水煮5-10分钟。供1人饮用,每天1次。
【适用症】平和体质人群,受秋冬气候影响,易感受风燥之邪,肺失宣降、上焦蕴热,导致口鼻干燥、时有咽喉不适、咳嗽痰少、皮肤干燥、眼部干涩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