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晚,由东莞理工学院主办的跨文化视觉传播展映交流论坛在该校学术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会聚了十余位来自新闻与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知名媒体与影视企业代表以及资深媒体人,与现场师生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跨文化传播”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跨文化视觉传播的经验与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活动由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以及湾区可视化研究院联合承办。论坛还邀请了众多新闻传播学者和业界重量级嘉宾,包括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教授、广州数字纪实视听产业园(豆园 DOC.Park)创始人张鹂导演、真实影像创始人邱嘉秋导演等。同时,东莞日报社副社长何其洁、中国电影集团中国电影器材有限责任公司代表赵晓曦、东莞大件事科技公司总经理刘欢等业内嘉宾也到场。
论坛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 赋能跨文化传播”主题,依次发布了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数字纪实产业、独立纪录片制作、区域主流媒体、新媒体MCN机构等五个方面的跨文化视觉传播案例。首先,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艳红分享了“中影·微光计划”近年来助力中国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积极尝试,并以“‘产教创融合态’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为主题,介绍了文学与传媒学院在新文科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以及“产教创融合”平台推动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后,张鹂分享了“数字纪实产业模式推动跨文化传播”这一主题,详细阐述了豆园的创办背景与发展优势。她通过与英国BBC合作制作的生肖动物贺岁片案例,生动展示了国际合作在推动中国文化全球传播中的巨大潜力。邱嘉秋则结合自身拍摄经历,分享了多个成功的跨文化传播案例。他强调,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传播工作者应具备全球视野,克服文化交流障碍,架设沟通的桥梁,努力消除偏见,化解冲突。
论坛特别邀请了两位学校校友参与,分享她们在国际传播中的实践经验。来自东莞日报社创意视频部的2019届毕业生冯家怡介绍了报社在东莞地区的国际化传播路径,强调通过与KOL合作和本土文化融合,推动跨文化语境下的情感共鸣。来自东莞大件事科技有限公司2023届毕业生余颖琳则分享了公司策划的“海外达人在中国”项目,介绍了通过短视频传播中国文化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在“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借力外国博主展示中国的美食文化与风景。
论坛后半段,与会嘉宾围绕上述多个行业实践案例展开讨论。嘉宾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但它应作为辅助工具,突出创作者的创造力与灵感。张志安教授特别强调,创作中那1%的灵感是人类独有的,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他鼓励学生们保持创新精神,积极探索职业发展的多种可能。
接着,文学与传媒学院特聘副教授卢嘉杰主持了“跨文化视觉传播的未来趋势”圆桌论坛,邀请中山大学梁广寒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何国平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周煜教授、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馆长田根胜教授以及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郑坚教授一同探讨跨文化视觉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嘉宾们指出,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人文的滋养,视觉传播将在未来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尤其是在国际传播中,视觉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日上午,在本次论坛的展映交流环节,共展出了《寻找苏禄王》(真实影像出品)、《5639次列车》(东莞理工学院出品)、《低空飞行》(独立导演熊伟、真实影像、东莞理工学院联合出品)等三部荣获国际国内重要奖项的影片。活动邀请了影片主创团队与现场师生展开学术对话与交流,深入解读跨文化影视创作的选题价值与社会责任,分享了内容创作、项目运营、海外推广等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