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也是反映经济走势的重要前瞻性指标。
日前,惠州供电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惠州全社会用电量511.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1%。其中,工业用电量337.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1%。
“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且实现了自2023年3月以来的持续正增长。”惠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用电量是评估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窗口。”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授、科技部部长梁乃锋认为,今年以来,惠州用电量持续增长的背后,反映出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向好、制造业市场日益活跃的良好态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稳步增长的用电数据,折射出惠州经济的强劲动能与活力。
订单增产能扩,企业用电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惠州一、二、三产业的用电量同比增长分别是0.2%、11.36%和10.66%。其中,第二产业高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0.75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0.9个百分点。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作为全省工业大市,惠州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近七成,其用电变化直接反映出惠州工业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走进位于大亚湾开发区的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10万吨丁酮联产6.5万吨乙醇生产装置日夜不歇,连续24小时运行,液体产品通过专用槽车出厂或管输至码头装船出货,销往华南及海外市场。
今年前10月,宇新新材料用电量同比增加28.78%。“我们的丁酮已经超卖1个月了,也就是说明年1月才生产的产品已经卖出去了。”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先君介绍,其10万吨丁酮联产6.5万吨乙醇项目9月试生产后,产量迅速爬坡,至11月满负荷生产。目前,该公司生产的丁酮在华南市场占有率从0升至50%,乙醇占有率也从0升至20%。
一边是订单增加,一边是产能扩大。
洲明大亚湾科技园是全球最大规模的LED显示屏智造基地,今年该园前10月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88%。“我们进一步扩大产能,全面提升市场占有率。”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品牌部总监黄子柏介绍,该公司今年海外市场开拓创下佳绩,仅上半年海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34%。
工业用电量直接反映产业活跃程度。
“从前10月全市50家用电大户来看,电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企业数量占比达80%。”惠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惠州石化行业和电子行业的用电量增速分别为15.39%、16.24%,均高于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速。
在企业用电增速方面,全市50家用电大户用电量同比增长14.77%,同比增速在20%以上的企业达13家。其中,恒力石化和忠信化工用电量实现超50%的增长;伯恩高新科技和龙旗电子实现用电量超40%的增长。
企业用电激增背后的原因,主要得益于企业新订单增加和新产能提升。例如,50家企业中,有28家企业因订单增加致用电量上升;6家企业因产线产能扩大,致用电量上升。
以上数据折射出惠州工业龙头企业,尤其是两大支柱产业的企业在经济中的“稳定器”作用凸显。
“龙头企业发展得好,必将溢出到产业链上,通过协同联动带动链上企业高质量发展,继而反哺到地方经济,推动产业生态圈的崛起或壮大。”业内人士说。
“工业是百业之母,一切产品的制造都离不开电力支撑,电能消耗也是工业生产的重要成本。”梁乃锋说,对企业来说,每一度电的使用,背后代表的是企业订单乃至经济的活跃度。特别是今年以来,一大批重大项目先后投产,也是助推工业用电量快速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工业用电量上升,对整个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事实上,我市工业用电量增速与工业增加值走势相匹配。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10月惠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其中,电子行业增长11.7%;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长19.7%。
新兴产业成拉动用电增长主力
走进位于博罗县园洲镇的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一派忙碌,工人们正加快生产锂离子电芯产品,全力保障订单按期交付。
今年前10月,惠州锂威新能源用电量21057万千瓦时,同比增加33.76%。
“去年底,我们攻克了硅碳负极电芯技术,成为国内最早在此领域实现突破并量产的厂家,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惠州锂威新能源综合管理系统总经理杨山说,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创新突破,公司订单和产值也不断增多,这也是今年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明年我们的产值将延续增长态势,同比增长20%以上。”杨山坦言,为了匹配新产品生产需求,近年来公司持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对产线进行全面技改。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8亿元,同比增长113%,预计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以上。
新技术、新产品激发产业新动能。在业内人士看来,以5G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石化新材料、新能源电池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用电增长的主力。
“前10月,我们用电量比去年同比增加约11.2%,再创历史新高。”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规划计划部计划规划工程师尤廷正介绍,该公司抢抓行业变革机遇,在油转化、油转特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在混合碳四制高碳醇项目建设等方面发力。
其中,惠州石化混合碳四制高碳醇项目预计2026年6月投产。“项目采用中国海油自有技术生产绿色环保型增塑剂原料2-丙基庚醇,将实现对现有增塑剂产品的升级替代,以新质生产力助推惠州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廷正说道。
用电数据变化背后,是惠州产业结构的量质齐升,也是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市规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4.1%;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0.8%。
以“量”观“势”,向上动能正在积蓄——
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大湾区首个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润泽(惠州)国际信息港新型智算中心项目动工,2026年全部投运后可承载服务算力规模不低于6.5万PFLOPS,助力惠州打造成大湾区算力供给高地;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累计落户产业项目27宗,总投资380亿元,逐渐形成以宇新、兴长、领创为龙头的聚合物产业链和以百利宏、兴发为龙头的电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向“新”而行。惠州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超450家规模以上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以惠城、仲恺、大亚湾为试点建设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项目乙烯装置进入调试阶段、中海壳牌三期环评获批、太平岭核电项目加快推进……随着一大批项目陆续建设、投产,带动现代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形成,将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注入强劲新动能。
“获得电力”水平提升,企业用电成本降低
“今年用电成本比去年降低9分钱/度,以今年用电量超1.5亿度电计算,年用电成本降低了1000多万元。”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先君介绍,随着公司明年新产能投用,用电量将接近2亿度。“电费进一步下降,生产成本更低,我们的市场竞争力也将更强。”
一边是工业用电量增加,一边是工业用电成本降低。“一升一降”反映了惠州用电服务水平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为持续提升“获得电力”供电服务水平,惠州供电局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为惠州企业提供“五个更加主动”的贴身贴心“母亲式”服务,保障我市电力用户“用好电”。
“通过‘转改直’改造后,预计每月节约园区综合成本近4万元,大大降低园区终端企业用电成本。”作为惠州首批享受“转改直”红利的企业之一,惠州天安数码城工业园相关负责人韩磊高兴地说。
今年,惠州印发《工业园区供电抄表到户升级改造实施方案》,按照“一园一方案”原则,全面部署加快推进工业园区“转改直”升级改造。
“从此前的‘一园一表’改造为‘一企一表’,实现了园区内由供电企业直供电,解决了工业园区转供电加价和园区管理方收费不规范的问题,有效减轻了入驻企业电费负担。”惠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惠州已完成惠州天安数码城等13个工业园区“转改直”升级改造,预计将为终端企业年节约电费780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进一步优化了用电营商环境。
“获得电力”是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在抓好存量工业园区“转改直”的同时,惠州还创新供电服务机制,建立“临永结合”接电模式。企业从摘地到投产只经历一次报装、一次建设,既加快了永久用电接入工程的建设效率,也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助力企业少投入、早开工、早投产。
“‘临永结合’接电模式,为我们节省了420万元的办电成本,还大大缩减了施工时间,真是既省时又省钱。”惠州市天博科兴薄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钟苏苗高兴地说道。
为扩大“临永结合”服务范围,惠州大力推广连片式“临永结合”。例如,博罗县(国际)智能终端产业聚集区15家企业,采用连片式“临永结合”接电模式后,预计能节省电缆11公里,节省投资成本1700万元,大大提升了企业办电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仅如此,“插电式”服务、永电租赁、连片临电租赁、临变共享、园区连片供电方案、信用+办电……“一揽子”用电用能服务,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需求。
一系列供电优化服务措施,为惠州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惠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用电环境。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张旭华 袁畅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邱若蓉 骆国红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一审:韩树峰 二审:刘恒志 三审: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