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2024年的日历渐渐翻至尾声,我们站在了回顾与展望的交汇点。在这一年中,东莞在水务和交通两大关键领域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它们不仅关系到城市的脉动,更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市民的日常生活。
为此,我们特别策划了“一路前行”系列报道,旨在通过实地走访,盘点探索东莞在水务和交通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展示这些项目如何显著提升城市交通网络和供水安全,以及它们在促进东莞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区域互联互通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敬请期待我们的详细报道,一起见证东莞的发展足迹。
首个承台顺利浇灌;首个预制墩柱、预制盖梁、现浇盖梁顺利安装;首片钢箱梁顺利吊装;虎斑岭隧道顺利进洞……
眼下,由东莞路桥二管理处负责建设管理、中铁四局施工的环莞路北延线工程捷报频传,标志着项目施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座全长7.01公里的公路桥,是东莞“十四五”干线公路网中“纵三”线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桥隧工程比例高达到76%,是东莞首批桥梁墩柱、盖梁采用预制装配新工艺施工的项目之一。
目前,该项目桩基施工即将全面完成,桥梁、路基、隧道施工正如火如荼进行中。预计明年6月,东平大道段可恢复通车;明年10月全面完成架梁施工,为区域交通的便捷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巨型“积木”搭起两座特大桥
环莞路北延线工程作为省市重大项目,项目位于东莞市企石镇,起于东部快速企石互通,接环莞三期东段,北延至企石镇东平东江大桥,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全长约7.01公里。
全线共设两座特大桥:分别为环莞路北延线1号高架桥,桥梁全长约3448米,最大跨径为60米。环莞路北延线2号高架桥(即东平大道段),桥梁全长约2378米,最大跨径为60米。
该项目自开工以来备受关注。两座高架桥的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制箱梁并且下部结构采用预制拼装墩、预制盖梁,这种大部分使用“积木式”拼搭的建造方式,成为全市桥梁建设的重大突破。
“环莞路北延线是将装配式的建造方式延伸到了整座桥,除了桥梁承台采用现浇法外,其他的部件都是后场预制,现场拼装,整个过程好像‘搭积木’一般。”东莞路桥二管理处工程部部长郑辉告诉记者,两座特大桥被分成了2640块巨型“积木”,包括374个承台、系梁;280片箱梁、184个墩柱、119榀盖梁、1683片小箱梁。这其中,最大的“积木”就是桥上的盖梁,每一块都重达214吨。
“空中造桥”节地又省时
“积木式”装配的好处在哪呢?郑辉解释说:“传统的工艺,光一个下部结构从桥墩浇筑开始到盖梁完工起码花1个月,现在预制构件被运输到现场,拼装当天就能完成,效率提升显而易见。”
随后,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这里清爽整洁,没有堆砌的土方,没有大型项目施工的热闹场面,没有高架桥建设现场搭设的脚手架,运输至现场的预制构件只需利用汽车吊或架桥机就可以完成安装架设。
记者了解到,汽车吊好比站在地面上的塔吊一般,“脚踩”坦克链在现场完成配重支撑后,“抓”起大“积木”提至空中,就能在墩柱上架起每根214吨的盖梁,再在盖梁之上进行箱梁的安装。架设全程,现场工作人员只需用全站仪对拼装精度进行严格把控,就能达到最优成桥结构状态。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了十余部装载着已预制好的“积木”的运量专用车整齐排列。“这些梁都是统一在工厂制作好后运过来的。”中铁四局环莞路北延线项目安全总监赵毅向记者介绍道,“我们后方有建立一套标准、规范的流水生产线,为钢筋下料加工、合模浇筑、拆模养生等构件预制的生产提供了一整套有迹可循的‘样板书’,工人只需通过程序化、模式化的生产流程逐一实施即可。”
近距离观察这些“大家伙”,记者发现每个预制好的构件边缘处都有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延伸部分,此外还有整齐排列的孔洞。“这就是这些动辄几十吨、上百吨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现场拼装能够严丝合缝的奥秘所在,也是大桥建设最有科技含量的地方。”赵毅解释说,每座高架桥下部结构连接形式为灌浆套筒连接,采用匹配定位工装对预埋灌浆套筒及现场预埋墩身主筋进行统一定位,匹配定位工装采用精加工,确保精度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
“这样的建桥方式,机械化程度高,不占用施工场地,还减少了施工噪声和建筑垃圾,现场施工工期相比以往可缩短了一半,投入的人工也减少了65%。”赵毅说,目前,两座特大桥预制构件施工已完成过半,施工现场在进行现浇承台的浇筑等工作,预计明年10月可全面完成架梁施工。
东平大道段预计明年6月可恢复通车
“2号高架桥,即东平大道段,预计明年6月,桥下道路可恢复通车。”郑辉告诉记者,环莞路北延线工程自2023年8月动工,目前项目桩基施工即将全面完成,桥梁、路基、隧道施工正如火如荼进行中,一系列的进展为东莞东北部门户大道的打通和区域路网结构的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实现与惠州双龙大道及惠肇高速的快速对接,促进东莞东北组团与惠州博罗的发展联动,同时也将助力东莞打通东北部门户大道,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联络网,补足区域南北向通道不足的短板,构造重点产业布局与路网结构升级的双擎驱动模式。该项目成功建设,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东莞区位优势,加强东北组团与中心城区、松山湖高新区联动,实现核心区产业辐射,促进城市经济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