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举办“品智科研”第3期活动
东莞+-长安视窗 2024-12-13 09:48:20

■活动现场作品展示 通讯员 占有兵 摄

12月11日,长安镇“品智科研”系列活动(第3期)在长安镇第二小学举办,活动聚焦教育教学成果申报的撰写,邀请专家给予指导并提出建议,助力长安教师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总结和推广优秀教育教学成果。

长安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负责人,镇内各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科研负责人、骨干教师,民办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等参加了活动。

聚焦教育教学成果申报

多所学校现场分享交流

本次活动以“教育教学成果申报的撰写指导及建议”为主题,东莞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刘巍应邀作专题分享,他从教育教学成果奖类型、获奖成果高频主题词、标题的表述、成果内容的物化形式和梳理提炼等方面入手,结合一些课题申报案例,分享了课题研究到成果凝练的方法和建议。

刘巍强调,长安在教育科研方面成效显著,过程丰厚、样态丰富、成果丰硕,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寄语教师们在教育教学成果申报时进一步加强规范性、聚焦性、整合性、逻辑性;要重视专业指导,适时引入专家资源;要组建高水平的项目团队,发挥团队的力量,做优做专教学成果的培育;要把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应用于学生当中,促进学校、学生更好地发展。

活动中,长安镇第二小学主要负责人就学校30年科学教育特色及其主要成果进行了汇报。其中,长安镇第二小学校长钟俏芳重点介绍了学校“三全育人”科技融合教育模式,包括其发展的四个阶段、成果创新点、主要效应,阐述了长安镇第二小学如何从“全域”“全员”“全程”出发,构建出“创享城”科学课程体系,开辟了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两翼”路径,并融入学校教育的经验做法。

长安镇第二小学副校长陈志平则介绍了该校30年科学教育的子成果——“木艺”融创课程的创新实践。他从课程构建的缘由、历程、成果等方面出发,阐述了长安镇第二小学基于新质人才培养的导向,立足学校“创文化”实际,发挥学校“科技+”强势项目,撬动课程新构建与新变革的过程。

现场还开设了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学科课程高质量实施的探索与实践两大主题汇报环节。其中,长安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梁万华以“幼儿园户外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为题,长安镇第二幼儿园副园长李海燕以“一核三段五步七径:儿童视角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的实践研究”为题,分别结合各自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实践,分享了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创新路径。

长安实验中学教师麦爱娣和长安镇乌沙小学教师蔡佩怡则分别从《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道法课“4335”活动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体验·思考·行动:小学高年级学生共情能力系列课程的实践探索》出发,分享他们在教学模式和课程开展方面新探索、新实践。

专业点评 干货满满

提升长安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连日来,长安镇以东莞市第十八届教育教学成果申报工作为契机开展了“品智科研”系列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成果培育经验,鼓励教师及教育科研团队展示分享研究成果等方式,总结和推广优秀教育教学成果,提高长安镇教育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参加当天活动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干货满满,受益匪浅。

“刘巍老师的点评很详细,也很接地气,为我们接下来的成果培育、教育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我们今后将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应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反哺于学生。”钟俏芳说。

“刘巍老师列举了很多有关教育教学成果申报撰写的方法,并提出了不少指导意见,让我们明晰今后做课题研究的方向,懂得总结教育教学成果要注意的细节,干货很多,收获满满。”梁万华说。

“现场有多所学校进行了课题研究的分享,拓宽了我对教育多元化的认知,也让我明白了教育教学成果精准提炼与系统呈现的关键。刘巍老师的精细点评,更是让我明确了申报要点,这对今后工作有着很深的启发意义。”长安镇乌沙幼儿园副园长张秋萍说。

推行“三全育人”模式

科教实践硕果累累

活动现场,木工、科幻画、建筑模型等作品展示,3D文创体验、3D编程虚拟作品体验、3D趣味糖画现场制作,还有气推纸火箭、木工小体验、航空模型飞行展示等多个极具科创特色的体验项目,充分展示长安镇第二小学科学教育30年的优秀成果,吸引了参加活动的领导、老师们驻足观看。

据介绍,30年来,长安镇第二小学积极推进“三全育人”(全域、全员、全程)科技融入教育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创享城”科学课程体系,开辟了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两翼”路径,通过自主开发亲子科技、多元评价等方式, 将科技教育融合学科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中。

该校组建了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团队,开拓了课堂和课题两大教研路径,探索了“引进来”“走出去”“沉下来”的“123”教研模式,并先后成立动植物标本制作、海陆空模型、木工等多个精品社团,拓展科普空间、编撰数套教材、录制科教视频等,科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硕果累累。

至今,长安镇第二小学获国家级、省级、市级成果奖20多项,承办重大活动11次,学生获国家、省、市各级成果超过1000项。

文字:甘劼伟 通讯员 王爱仪 曾瑞安 袁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