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睡得很安慰,不用像以前那样日夜提心吊胆,担心墙壁倒塌,感谢法官,感谢社区法官工作室!”11月28日,李先生在社区法官工作室的回访电话中满含感激地说道。这场持续了五年之久的纠纷,在社区法官工作室的积极介入与不懈努力之下,最终得以圆满地化解,成功消除了矛盾冲突,还社区一片和谐安宁。这只是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南城法庭“社区法官工作室”践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的一个小小写照。
主动现场调查,调查矛盾焦点
“吴法官,这起纠纷已经折腾了5年,我们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今年2月,南城法庭法官吴丽冰接到了石鼓社区人民调解员的“求救”电话。自“社区法官工作室”开展工作后,吴丽冰就担任起石鼓社区的社区法官一职。电话挂断后,吴丽冰联合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第一时间前往社区进行走访调查。
“不可能是我们造成墙体开裂的,你这份鉴定报告,我们不认!”施工方坚决地表示。
“我们现在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房子的墙体什么时候倒塌!快5年了都没办法解决!我很失望!”李先生一边激动地拿出其单方委托鉴定评估报告,一边委屈地向吴丽冰诉说道。
事情追溯到2019年,当时社区正开展污水截流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李先生发现施工方对其房屋造成墙体开裂等损害情况。但施工方并不认为该损害由其造成,且双方对损害的赔偿金额也未能达成共识。
吴丽冰实地走访发现,李先生的房屋已经逐渐出现沉降、倾斜的状况,他们一家六口人仍在屋内居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一边是关乎当事人的居住安全,一边是双方当事人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吴丽冰陷入了沉思。“如果案件进入诉讼流程并且开展司法鉴定,必然会让纠纷持续更久。”吴丽冰表示,经过沟通,发现双方当事人都是通情达理之人,应该可以从法律层面向他们进行释法明理。考虑到李先生一家继续居住在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里,必须马上开展调解工作。
迅速组织调解,联动合力解纷
“我们是愿意积极配合处理的,但是还没有明确房屋受损的原因,公司领导是不可能同意谈赔偿的!”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李先生的鉴定报告是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鉴定的,除非你们有足以反驳的证据,或者有新的鉴定意见予以推翻。”
“李先生,我觉得当务之急就是解决这个居住安全问题。一旦纠纷进入诉讼流程和司法鉴定程序,是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的,如此一来,可能会导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还会增加你们的负担”。
吴丽冰一方面积极向施工方释法说明,让施工方认识到其应承担责任的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向李先生分析后续损失价值鉴定及修复方案等需要花费的时间与金钱成本,让李先生能充分认识到需要客观地分析损失情况。
同时,吴丽冰还借助南城街道“1+6+N”基层治理工作机制,联合平安法治办、水务中心工程项目的专家,为损失价值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的范围,并与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实地解释说明,逐步缩小双方在赔偿金额等方面的差距。历经3次调解联合会,最终于7月24日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由施工方赔偿李先生房屋损失90000元,该纠纷在诉前得以圆满解决。
据了解,2023年12月起,为落实“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做深做实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络”工作,南城法庭在南城街道18个社区全覆盖设立“社区法官工作室”,法官、法官助理和调解员定期轮值入驻,指导和支持社区开展民商事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工作和法治宣传等工作。自“社区法官工作室”设立以来,南城法庭已实地开展工作104次,指导社区调解118件,累计化解各类纠纷52件,真正将专业的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构建新时代智能化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