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晨起床后,不停地打喷嚏和流鼻涕,呼吸时发出类似拉动风箱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困难,偶尔还能听到喘息声,这情况让人不敢耽搁。”近日,市民王女士拨打东莞日报民生热线22111000表示,近段时间,天气下降,孩子班里有很多同学相继“中招”,持续发热2—3天,甚至更长时间,面对孩子的病情,王女士不知如何应对。
冬季来临,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针对王女士的问题,记者走访了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和东莞市虎门医院,医生表示,随着气温下降,呼吸道疾病也开始进入高发期,当前医院门诊量增长20%-30%。
针对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医生建议,近来天气转凉,应注意保暖,采取有效预防病毒传播,同时对于流感病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患儿增多,多为呼吸道症状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24年第46周(11月11日-17日)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在监测的15种常见病原中,肺炎支原体、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均在主要感染病原前列。
虎门医院儿科主任徐俊介绍,气温下降,儿科接诊的罹患呼吸道疾病的患儿增多,门诊量增长20%-30%,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包括急性鼻咽炎、急性咽喉炎等,急性支气管炎的病人也明显增多,部分进展成肺炎,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另外腹泻、呕吐的病人也较平常增多。
“近日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工作量确实较前段时间有增长,来诊原因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多。”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三区主任马战英表示,据统计,近期本地流行的优势病原体在年幼儿童中以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为主,年长儿则以肺炎支原体、鼻病毒、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常见,流感病例感染趋势总体平稳,较前期无明显增加。
流感起病较急,婴幼儿需加强重视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通报中可以看到,目前,北方地区,门急诊检测出的病原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鼻病毒和腺病毒。南方地区,门急诊检测出的病原体主要为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其中,0-4岁儿童中,感染率最高的为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5-14岁儿童中,感染率最高的为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
马战英表示,流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起病较急,常有高热,可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对于婴幼儿流感而言,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引起忽视,进而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同时徐俊补充介绍,就近期接诊情况来看,少量病人有喘息的表现,年长儿会提示有咽痛、咽痒、咽部异物感等症状。
目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仍处于低流行水平
据第46周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的结果分析显示,目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仍处于低流行水平,其中鼻病毒感染在流行期波动;北方部分省份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保持在较高水平,主要受影响的人群是5-14岁学龄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
为了有效预防病毒传播,徐俊介绍,家长和患儿应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同时,养成良好的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衣袖等掩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扔进垃圾桶。勤洗手,经常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注意室内通风,打开门窗保证空气对流,每次通风不少于半小时,以保持空气新鲜。此外要保持卫生,床单被褥等经常清洗,在太阳底下晾晒,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马战英表示,对绝大多数的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而言都是重在预防,良好的个人习惯有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合理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1.控制传染源:对已确诊或高度疑诊的流感患者,需家庭隔离,避免外出公共场所;
2.切断传播途径: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时注重咳嗽礼仪,勤洗手,注意居住、工作场所的通风等;
3.保护易感人群:对于高风险人群可在流行季节前主动接种流感疫苗,有利于预防疾病或危重症的发生。
“对于流感病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马战英提醒,在流感流行季节,当出现以下表现,如发热(体温≥37.5℃),伴或不伴有咳嗽和(或)咽痛等症状,尤其是近期可疑接触有类似症状或明确流感病例的患儿,请及时就医,尽早按需使用抗流感药物治疗,可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但家长朋友切忌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