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年来的综合治理、品质提升,永庆村已经蝶变为“小江南”
“我蹭到了乡村振兴的红利,是‘美丽经济’的建设者、见证者、受益者。”“以前我是不敢带朋友来家里玩的,‘退屋还河’后,河涌是我家的后花园。”……这些幸福之“声”,来自道滘镇永庆村村民。
近年来,永庆村把“拆得彻底、清得干净、建得漂亮、管得有序”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总要求,坚决拆除沿河违建,大力提升人居环境,充分激活非遗元素,稳步引导产业升级,成为周边的“网红村”、东莞的“小江南”。
“永庆村的美丽蝶变,一份代表建议发挥了重要作用。”道滘镇人大代表、永庆村党总支书记黄建维告诉记者,通过广泛听取民意、充分汇聚民智、科学民主决策和有效落实四个步骤,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永庆村把群众的好主意、金点子落实到“百千万工程”的细节中,使村居治理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人大代表助力
沿河违建拆得彻底
道滘永庆村向东莞“小江南”蜕变,从拆除沿河违章建筑开始。
黄建维告诉记者,道滘是鱼米之乡,永庆村以前水清河美,由于粗放式发展,“散乱污”企业增多,导致环境变差。“河涌两岸违章搭建,延绵数公里,不仅破坏沿河景观,影响河流水质,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村民对此意见很大、反映强烈。”
市、镇人大代表获悉群众诉求后,多次到实地察看,了解到沿河控制区内乱扔、乱占、乱堆、乱建等问题屡禁不止,水岸生态逐渐退化,河湖黑臭现象频发,一些临水而居的群众无奈终日紧闭门窗,更加坚定了他们为民发声的想法。
“我们调研发现,水乡片区沿河违建历史遗留问题较为普遍,一直是制约碧道建设的突出因素之一。”黄建维介绍,由于涉及面广,违法建筑存在时间长,拆违难度比想象中大得多。“启动永庆‘一河两岸’建设之初,不少企业和村民对清理沿河违建不理解,有抵触情绪。”
把拆违阻力转化为发展合力,驻道滘两级人大代表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通过逐户上门、电话沟通等方式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大力宣传“干部带头拆、党员率先拆、群众自觉拆”一视同仁的做法。
作为人大代表,黄建维对沿河的3家“钉子户”持续耐心宣传解释半年多,最终争取到其理解支持,促成沿线清拆任务完成。道滘镇人大办专门制作《代表关注·城市品质提升》专题片,由人大代表当主角,用镜头展示碧道建设成效和现场群众感受,宣传碧道建设对道滘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逐渐实现群众从抵触到支持的观念转变。
代表“微力量”推动环境质量大提升。2019年以来,永庆村共清拆民房、厂房等沿河违章建筑55间,清拆面积为5465平方米,清拆窝棚25个,整治各类违法建筑约2万平方米,清拆完成率达100%,全面完成了清拆任务,为打造优美人居环境扫清了障碍。
在完成清拆后,永庆村抢抓机遇,积极申请水乡特色示范村庄、特色精品村、民生大莞家试点项目等,先后启动了社区公园建设、三丫涌南北两岸景观提升工程、曲艺社修缮工程,不断提升村人居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
群众积极支招
和美水乡建得漂亮
拆得彻底,也要建得漂亮。永庆村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广泛听取民意、充分汇聚民智,当地村民和文史专家的金点子、好主意,被吸收采纳,落实到“百千万工程”的细节中。
走进永庆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休闲栈道、滨水码头、亲水桥、临水观景平台映入眼帘。河涌水清岸绿,榕树沿着河岸生长,郁郁葱葱,岸边精致的民房错落有致。夜晚,河岸两旁亮起灯光,呈现出一幅五彩斑斓的夜景图。
补齐“历史欠账”,重塑“水清岸绿景美”的水乡风貌,道滘人大充分利用代表联络站,“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问情于民”,与居民群众共同探讨,结合群众的各项需求和意见建议,打造和美水乡。
“也文也武·河边茶事”主理人叶沃斌,是土生土长的永庆村人。2020年4月,他辞掉干了20多年的工作回村,将自家三层老屋改造成创业基地,一楼是咖啡厅,二、三楼打造成艺术民宿。“在水上叹茶、看网鱼,体验水乡风情、感受水乡文化,是民宿最大卖点,每天吸引300~500人前来打卡。”
在“也文也武·河边茶事”,人大代表、党员、村民代表围坐一堂,就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多元声音的汇聚,促进了民主协商的深入进行。
叶沃斌坦言,随着水乡文旅味道越来越浓郁,外来游客日益增多,开发水乡经济迫在眉睫。“建议打造一条有创意的公交文化特色游船航线,品尝道滘美食,选购道滘特产。”
巍焕楼、虹桥是道滘地标性建筑。巍焕楼历史悠久,周边环境优美,极具水乡特色风貌。有群众建议,以此为中心做文章,辐射带动周边文化旅游发展。
党员叶先生指出,三丫涌两岸搞得很漂亮,改造还不够全面不够细致,许多细节做得不到位。比如部分旧屋舍不端正、不整齐,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影响村容村貌。
群众有所呼,代表有所应。今年以来,市、镇人大到永庆村开展“百千万工程”、水环境治理、绿美生态建设等视察调研活动6次,推动解决游船项目开发等问题4个。
道滘镇政府积极回应代表建议和群众诉求,以“水生态”激活“水经济”,整合夜赏、夜食、夜游、夜市,打造“夜游道滘”消费新场景。永庆村还谋划成立游船公司,推出水乡游船观光项目。
■夜晚,河岸两旁亮起灯光,呈现出一幅五彩斑斓的夜景图
重视建议办理
美丽经济焕发活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道滘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镇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如何利用水乡特色的优美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把“生态红利”转化为经济效益和民生福祉,增加集体和居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了人大代表重点思考的问题。
为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黄建维提出“水乡古村活化”一条工作主线,在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肌理的基础上,以“文化赋魂、改造赋新、产业赋能”,全力打造留得住历史、引得来游客、产业焕新发展、村民生活改善的水乡古村,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道滘镇第十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期间,永庆村代表团提出《关于用活文化产品的建议》,建议依托兴隆河、三丫涌一河两岸水乡新景,以及巍焕楼、裹蒸粽文化馆等打卡点,让碧道增添更多水乡文化特色,成为道滘文旅产业发展新引擎。
道滘镇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以水为脉依次串联昌平村、永庆村等8个村落,成功打造长度18公里,面积31.1平方公里的水乡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融入粤剧、七夕贡案、裹蒸粽技艺等本土非遗元素,举办“美食文化节”“粽子节”“七夕乐夏节”,以及水韵灯辉元宵夜、端午水上婚礼等活动,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前来游玩,让水乡老旧街区焕发“新活力”。
永庆村充分利用莞惠城轨道滘站省市合作用地开发项目以及北侧地块开发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结合本村巍焕楼、酱油厂旧址、曲艺社、衡斋家塾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着力把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新增长。
2024年,道滘镇“和美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代表东莞,参加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评选活动并成功入选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名单。沿河的永庆村被纳入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计划。
当前,永庆村精心打造曲艺社特色体验区、研学示范区、美食体验区以及西社横街特色街区,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本村巍焕楼、酱油厂旧址、曲艺社、衡斋家塾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串珠成链,新修缮的永庆曲艺社内粤韵悠扬,前来考察的旅行社、村(社区)两委干部络绎不绝,“研学游”火热,2023年以来共接待研学师生5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