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东莞,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热浪翻滚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在时代的洪流中从未停下脚步,而一股新的浪潮,正从教育,向着城市的每一处角落扩散。
从清末诞生的东莞中学、莞城中心小学等百年名校,到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再到1992年自办建成第一所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紧随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的步伐,一睹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风采,展望即将亮相的大湾区大学,时间为笔,记录着城市的发展,演绎着东莞教育每一个高光时刻的荣耀。
教育有希望,城市有未来。可以预见,未来,教育将与东莞这座城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携手共进,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即日起,《东莞日报》推出“智汇东莞·筑梦湾区丨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不断擦亮东莞教育品牌,以高质量教育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能级提升注入强劲动能。敬请垂注!
近日,东莞高等教育喜报频传:备受瞩目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二期增补为2024年东莞市重大预备项目,计划明年开工;东莞理工学院36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广东医科大学国旗护卫队再获全国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赛第一名……
大学因城市而生,城市因大学而盛。上个月,历经五年筹备建设,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正式启动,并举行开幕典礼。从此,2460平方公里的莞邑大地上,有了第一所世界百强的一流高校,东莞的高等教育掀开了崭新一页。
扩大版图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创立,是粤港合作的丰硕成果,标志着两地在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方面迈上新台阶。
从最开始筹建至今,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已经走过了第五个年头。早在2020年初,东莞市人民政府、香港城市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签署协议,在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内合作举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2024年9月2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举行开幕典礼。记者 郑家雄/摄
2022年6月,教育部批准筹备设立香港城市大学(东莞)。2024年4月,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香港城市大学(东莞),9月,迎来首届500名多本、硕士新生。
“五年来,部省同心、校地同力,聚几年之艰辛,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做好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各项建设工作。”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表示。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启用,使得东莞终于拥有了一所世界100强高校。与东莞现有大学最大不同的是,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创校时确立了一项使命,即通过集结全球的智慧与资源,培养未来的领导者和变革者,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粤港两地合作优势,形成两校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双赢局面。
更令人期待的是,唯一以“大湾区”命名的高校——大湾区大学,同样选址在东莞。据大湾区大学(筹)官网介绍,大湾区大学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教育合作背景下,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东莞市政府投入保障为主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定位为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按照“一校两区”开展规划建设,包括松山湖校区和滨海湾校区,两校区共同承载“教育教学”“科教产融合”“国际合作”三大功能。
大湾区大学。东莞图库/戴国辉
目前,大湾区大学已组建了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在教育部专项支持下,学校以及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100余人。预计2030年达到在校生10000人左右,本科生与研究生规模比例预计达1:1左右。
今年4月,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启用,距离正式开学越来越近。短短两三年时间,东莞通过拼命建大学,先后迎来两所一流高校,届时东莞高校数量将首次突破个位数,达到10所,意味着东莞的高校版图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也将提升一个台阶,有望带来城市高校形象的“关键一跃”。
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图库/戴国辉
回首过往,东莞真正的第一所大学,是1992年自办建成的东莞理工学院,资金问题全靠东莞自己解决,举全城之力结束了没有高等教育的历史。如今,东莞正在从一个高等教育弱市向高等教育大市转变,向着高等教育强市迈进。
破局求变
作为一座“双万”城市,东莞努力建大学的背后,是因为高校实力与经济实力和城市定位不相匹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国际制造业名城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成功迈上GDP过万亿、人口过千万的“双万”城市新赛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1978年的6.11亿,到如今的超万亿,东莞GDP在40年间增长了两千多倍,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九,人口也从百万一路冲破千万,成为广东第三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仅次于广州和深圳。据统计,东莞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3.4岁,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东莞城市面貌。记者 陈栋/摄
然而,就是如此青春、活力、发达的“世界工厂”“制造业名城”,却面临着“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的“尴尬”。
高等教育,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从高校数量看,北京92所,广州84所,武汉83所,位居高校数量前三城市。从在校大学生数量来看,广州、郑州、武汉超过100万,广州更以164万的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即便同为“新一线城市”的苏州,也有26所高校,超30万在校大学生。对比之下,东莞高校建设,还有很大潜力。
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当下,需要时间沉淀的教育和文化,是东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题”。面对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现状,东莞破局求变,势在必行。
除了补齐短板,更重要的目的,则是赋能“城市创新”。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融汇点。目前,我国高校聚集了60%以上的全国高层次人才,更不必说高校在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更能吸引数十万怀揣梦想与激情的青年人才涌入,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城市活力四射、充满生机。
纵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合肥等“科创之城”,其“大学城”不仅为城市提供人才、智力、思想、科技、文化、创新等支撑,也不断激发出创新动力、创业活力、创造潜力,还彰显城市荣光、传承城市文化、推动城市发展。
“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是东莞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底色。作为全国人口吸引力排名第五的城市,尽管过去几十年东莞都在吸引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但随着城市能级提升,东莞需要大量高端人才和智力支撑,更需要培养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实现内生赋能。
面对这道“必答题”,东莞必须奋力前行。
融入湾区
实际上,不只是东莞,环顾粤港澳大湾区,周边的深圳、佛山、珠海,甚至高校实力一流的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省,都在开启“疯狂建大学”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在广东目前有20多所高校、学院、研究生院,正在建设或筹建之中。这场高校建设热潮,已然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巨大力量。
作为最年轻的“一线城市”,深圳高等教育起步晚、底子薄,但过去十年,深圳新建高校8所,几乎以1年1所的速度疯狂建大学,基本摘掉了“大学贫困市”的帽子。不仅如此,深圳还在筹建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海洋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香港大学深圳校区等高校。
深圳把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增量的同时,还在不停地提质。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各种榜单上,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本土高校的排名以令人惊喜的速度一路攀升。如今,在深圳,高校的人才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已成为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培育的重要载体。高校正成为深圳创新发展的智慧“加速器”和人才“聚宝盆”。
不久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佛山大学,这意味着,继广州、汕头、深圳之后,佛山从此也有了以城市名字“冠名”的大学。目前,佛山正在以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为着力点,引进广东财经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佛山校区、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华南师范大学工学部、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创新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等高等教育重点项目建设,与港澳合作办学的香港理工大学(佛山)也在推进中。
在珠海,继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之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获批。此外,珠海也在积极筹建以城市命名的大学——珠海大学,同时利用粤港澳合作的机遇,引进澳门科技大学珠海校区。
就连“全国大学生第一城”广州,坐拥2所985、7所双一流大学,也在加快筹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交通大学、黄埔大学、广州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此外,中山也在筹建中山科技大学,加速筹办与澳门科技大学的联合办学。
5年前,“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横空出世,粤港澳三地站在了全面融合的时代新起点。随着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加速建设,都市圈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并取决于人才和教育,高等教育量的比较价值和意义更为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谁拥有更多更好的大学,谁就能拥有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谁就会赢得发展先机。
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站在高质量发展的紧要关口,今天的东莞,对于大学的渴望日益迫切,甚至比以往来得更加迫切。所幸,今年9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隆重亮相”,对于东莞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为东莞加强与港澳互联互通,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巍峨山下,国之重器。东莞图库/戴国辉
“香港和东莞同属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两地优势互补、紧密合作。”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开幕典礼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表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是两地合作的新领域、新高点和新里程碑,希望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等方面发挥独特的纽带作用,并持续推进港莞两地教学与资源要素的顺畅流通,促进港莞在产学研三方面更好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培养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人才。
动力引擎
一座城市对大学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对未来的态度,也预示着这个城市今后的发展高度。
“2019年开始筹划港城大(东莞)项目时,东莞政府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给了两片地供选择,经过深入探讨,我们最终选取了松山湖。”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副校长(学术)李娟说道,选择松山湖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在这一片有很多优秀的“好邻居”,包括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华为等,非常希望能与这些优秀的企业一起做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同学及教授能够在开放的平台上面做科研,好好地学习,为社会作贡献。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记者 陈栋/摄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不仅是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以来首个新建成的高水平大学,也是松山湖科学城“四梁八柱”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两者可谓相得益彰。
“在东莞设立大湾区大学,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大湾区大学(筹)校长田刚院士表示,国家需要新型研究型大学,东莞具备改革创新土壤,校地联动推进筹建,东莞市各部门全力支持,大家拧成了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精诚合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这是东莞办成大湾区大学的信心与底气。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也证明,大学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两者总是相互成就、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共同成长,逐步演变成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大学作为“驱动者”的作用将越发突出,不断深度参与、实质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民生发展,成为引领社会发展前行的灯塔。
处于广深两座超一线城市之间的东莞,要想在千帆竞发的大湾区城市群中迭代升级,迫切需要突破以往发展路径依赖,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引领作用,打造经济创新发展动力引擎,释放新质生产力以重塑东莞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新优势。
新动力引擎在哪里?身处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交汇点的高校,就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整体谋划,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于东莞来说,就是要聚焦城市与高校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机制,着力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向高校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以高校发展的“质量”和“贡献”,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动力,推动城市与高校在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中实现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共建共赢。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无论是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还是大湾区大学(筹),东莞并未简单地一味“起高楼”,而是综合考虑城市资源和需求,调整优化高校布局及学科设置,坚持高等教育特色化、内涵式发展,构建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
因此,在学科设置上,两所一流高校都聚焦物理、化学、生命、材料、电子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的国际前沿等领域开展变革性、颠覆性、引领性的原始创新研究,利用松山湖科学城平台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必将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积蓄庞大能量,助力东莞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记者 陈帆/摄
从全球经验来看,世界级的高等教育往往是世界级城市群的标配,也是世界级城市群的“脸面”。东莞发展高等教育,需要高瞻远瞩,思路开阔,长远规划,着眼于城市未来50年、100年远景发展,着眼于一座城市的荣耀与梦想,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持续发力,长期投入,久久为功。
城市,是大学发展的土壤;大学,是城市腾飞的翅膀。城市与大学双向赋能、相互成全,两者才能在融合发展中不断攀上新的高度,生动演绎“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东莞佳话”。
策划:余佩函 张朝霞
执行:刘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