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地貌多元,气候宜人,江河湖海更是样样齐全,孕育了东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元的文化经济生态:作为岭南文明重要发祥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重要根据地、改革开放先行地,和许多知名的城市一样,东莞的历史是一部与水息息相关的历史。
其中,东莞上千年的文明基本集中在东江两岸和沿海一带,这里有蚝岗等古人类遗址,有万福庵、却金亭、金鳌洲塔、西城楼、榴花塔等重要古遗迹,有可园、石龙铁路桥、石龙贸易商埠、东纵抗日遗址等近代重要文保单位,也有改革开放早期工厂和桥梁,如鳒鱼洲工业区、高埗大桥(旧址)等,以及当下重要的经贸商区和标志性建筑。
可以说,东江两岸尤其东江东岸,凝聚着东莞文化发展历史和记忆。
莞邑“东江文明”源远流长
有江河就有水,有水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就有人类创造的文明。东江作为珠江流域的重要水系之一,发源于江西省,最终在东莞市石龙镇分为南北水道,注入狮子洋。作为东莞的母亲河,东江在东莞境内支流众多,演变出星罗棋布的湖泊,经纬纵横的河涌,繁衍出这座城市千年文化底蕴和人文风采。
特别是在古代,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紧密依存,依水而居更是其中的客观规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东江文明的古遗址中,东莞有十余处,最远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如距今有超过5000年历史的蚝岗遗址和万福庵遗址,距今超过4000年历史的龙眼岗贝丘遗址,以及诸多距今超过3500年历史的其他遗址。其中蚝岗遗址作为广东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人类聚落遗存,更被考古学家麦英豪誉为“珠三角第一村”。当时的蚝岗人就已能用石斧、石锛等工具制作水上交通工具、可以理解为独木舟的雏形。
沿着东江及其支流沿岸,一座座历史名城点缀其上,璀璨生辉。建成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的莞城,则是东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城楼、可园、却金亭等古建筑繁不胜数,见证着东莞“城市原点”的起起落落和“东莞文脉”的不断延伸壮大。
位于入海口的虎门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180多年前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在东莞虎门海畔写就。此后的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时期的虎门海战等可歌可泣的抗争历史也在这里书写。石龙同样是东江文明的一颗明珠,是“广东四大镇”之一、红色文化重镇。这里的贸易商埠述说了繁华,这里的国民革命东征历史留下了孙中山、周恩来等人的身影,播下了革命火种。
此外,以“东江”命名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更是华南抗日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东莞大地上先后与日军进行了榴花塔、黄潭、百花洞等战斗。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更是创造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全国第一个“一条龙,一站式”企业服务办公室、全国第一座集资修建的大桥、全国第一条地级市投资兴建的高速公路等,率先试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率先试点商事制度改革,率先推行“三互”大通关模式……成为当之无愧的体制改革“试验田”,也留下了众多了具有时代烙印的工业遗存,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东莞海防与贸易领潮岭南地区
江环海绕的东莞,历来为粤省门户,广海咽喉,海防尤为重要,海上丝绸之路航道上的重要节点,明清时期各地商贾纷纷云集至此。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庆新的《全广门户与海贸要区:略论东莞在明以前广东海防与海外交通上的地位》,东莞南头在明代,是全国重点设防区域广东海防中路中心南海卫的治所,也是巡视海道副使的驻扎地,在明朝海防中占据重要地位且长期兼管对外贸易,在对外关系上扮演重要角色。
明清时期,东莞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在整个岭南各县中都是非常发达的。其中东莞南头还曾负责与葡萄牙人贸易和税收工作,在澳门开埠之前起着广州外港的作用。明朝中叶后,随着广东海外贸易的转型,东莞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商业经济尤其繁荣,不仅成为珠三角著名的“藏富之区”,更是资本输出之地和著名侨乡、西方商人在中国沿海最重要的贸易场所之一。东莞屯门地区被称为“贸易岛”。
从“市场经济”表现而言,当时东莞墟市遍布,是省内墟市较为发达的县。据统计,清初广东墟市共1270个,平均每个县27.7个。而据《崇祯东莞县志》记载,明代东莞有墟市32个,可以估计,到了清初,东莞墟市的数量还应更多,且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这些墟市基本沿着东江主支流的交汇点或入海口附近的沙洲、海岸布置,与水陆交通息息相关。如处于东江主支流的交汇处的墟市横沥牛墟是广东“三大牛墟”之一,是见证横沥商贸繁荣历史的“活化石”。该牛墟以耕牛交易量大、经营时间长而声名远播。
清初广东以香、药、花、珠四类专业墟市著名,其中,“香墟”完全掌握在东莞人手中。寮步镇的“香墟”则是靠近入海口的墟市之一。明末清初广东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描述为“凡莞香生熟诸品皆聚焉”,莞香不但在本地和周边城市畅销,在国内还远销岭南以北,远到苏松一带。每年中秋,莞香彻夜焚烧,每年销售过万金,莞人多以香起家。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站点的东莞,却金亭碑的记载便是其海上贸易繁荣物证之一。除莞香外,莞盐、莞席、烟花爆竹等东莞重要的经济产物盛行海内外,甚至到了20世纪下半叶,莞草编织、烟花爆竹更是一度是东莞经济支柱,是当时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改革开放后的“世界工厂”,事实上早已依靠海上丝绸之路,汇入国际经贸大潮,与世界沟通联系。特别是沿江的水乡一带和临海片区,更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推动着东莞从一个普通的农业县向现代城市华丽转身。
东莞“水文化”发展丰富多彩
东莞是一座依水而兴,与水共生的岭南山水名城,居住在东江边的人和江上的人,靠着这条水路,发展了社会经济,造就了莞城、石龙、长安、虎门等众多东江重镇,也繁衍出丰富多彩的与“水文化”息息相关的文化和习俗,成为东莞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水文化便是龙舟文化。屈大均在其著作《广东新语》中就有“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的记载,认为东莞龙舟活动之盛更是位居诸县之首。到如今龙舟文化在东莞水乡处处可见。单龙舟竞渡就分布于东江沿岸的中堂、道滘等15个镇街(园区)及沿海的长安、虎门等4个镇街(园区),少数山区则盛行旱地舞木龙、游木龙的习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麻涌、万江、高埗等镇街恢复了龙舟竞渡传统,龙舟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龙舟月”,是东莞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牵涉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活动内容颇为丰富的节庆活动。该活动因集竞技与娱乐、发展与和谐、传统与时尚一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参与者众多,深受百姓喜爱。
近年来,东莞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打造“潮流东莞”品牌,包括东莞龙舟在内的传统文化跨界融合,更具潮流创意,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如今年以“龙腾湾区·潮游广东”为主题,推出40多项“体育+文化+旅游”一体的系列活动,让市民解锁龙舟文化,体验新玩法。
沙田、虎门等临海地区除龙舟文化外,更富有特色的是疍家文化。这些“舟楫为家、捕鱼为业、退潮而歌”“枕水而居”的疍家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与生存方式,并衍生出咸水歌和水上婚礼等独具特色的习俗文化。据《东莞市志》记载,沙田、麻涌、虎门、长安等沿海地区流行咸水歌,其中沙田咸水歌包含着东莞疍家文化最原始、最独特的韵味。
与龙舟文化一样,近年来,疍家文化也得到了有效的活化利用。其中沙田通过对穗丰年水道的整治提升,焕发了疍家文化的新活力。坐落在穗丰年湿地公园内的沙田文化艺术中心的开放,融合了疍家文化、龙舟文化、莞草文化以及展演展览,将打造成为岭南疍民文化示范场馆。
此外,与水有关的东莞文化和习俗还有东坑“卖身节”、道滘镇的放荷灯、莞草种植编织等等。为此,近年来东莞东江沿岸和沿海地区的镇街(园区),积极因地制宜实施“百千万工程”,依托“水生态”,做好“水文章”,借助重点文保单位、村镇风貌、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活化利用,打造水文化休闲娱乐空间和精品旅游路线等,不断推动文旅产业“出圈”,提升“东江文明”的内涵和外延,让东莞的江河湖海愈发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