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水息息相关,村落、城镇的坐落沿交通线延展。从古至今,江河湖海是水资源与交通融合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南方,降水丰沛,水网密布,诸多重要的河流水系周边诞生了一个个文明硕果,崛起了一座座历史名城。千年莞邑便是其中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母亲河“东江流域”活动、聚居,特别是在东莞建城后的一千多年里,沿着东江主支流,人类社会和文明不断繁衍,东莞文脉逐渐成为“东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东江两岸尤其东江东岸,凝聚着东莞文化发展历史和记忆。因此,在东莞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加速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东莞一方面应大力全域统筹发展,将“东江流域”(东莞境内)的主支流的河运,与航海、高铁全面发展起来,努力让东莞成为枢纽型城市和重要人流物流集散地,通过交通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成为大湾区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同时做好“东江水文章”,围绕“水文化”打造加大特色文旅建设,有利于凸显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的特色和地位。
近年来,东莞各地,尤其东江沿岸和沿海地区的镇街(园区),积极依托“水生态”,做好“水文章”,通过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都市文化融合创新,在挖掘和活化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不断推动文旅产业“出圈”,振兴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东莞文史学者、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在一次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未来的城市竞争力,更要有文化来做支撑,在“双万”这个更高的起点,东莞更要从“高质量”出发,建设具有文化底蕴的现代特色都市。他建议东莞要在“东江水文章”上下功夫,如借鉴京杭大运河杭州拱辰河段的建设模式,通过围绕“东江文明”,打造“三江六岸”、做好“东江水文章”。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东莞多元的地理地貌和文化,与未来东莞的交通规划相配合,打造一个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海纳百川的未来东莞,让处于广州、香港、深圳之间的东莞有其突出的历史地位和存在,让东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必来的城市,而不是现在“有空才来”的城市。
此外,强化保护、挖掘、活化、利用好文化遗迹(文保单位、古建筑)、非遗项目(文化习俗、民间文艺)等文化载体,并进行充分的个案研究。尤其是鸦片战争遗址、东纵革命遗址、改革开放重要遗迹等。如今的鸦片战争博物馆最早只是林则徐销烟池,后来通过挖掘研究和整合利用,如今涵盖了销烟池、海战馆、威远炮台,以及规划建设中的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等一系列景观,成为广东省参观人数最多的景点和人们认识广东、东莞的一张名片。再如,茶山寒溪水村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红色革命遗址打造成一张红色文化名片,等等,许多文化载体是需要不断挖掘和研究才能发现其价值的。
此外,在做好“东江水文章”上,李炳球还建议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的价值认识,并加强保护和利用。同时建议,从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下的文化载体,从未来的维度看待当下,挖掘研究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化载体,为未来东莞留下文化财富,比如针对大朗的毛织、长安的模具、石碣的电子等,再比如对自梳女历史、东纵历史、改革开放史等进行抢救性挖掘和研究,对当事人和主政者开展“口述史”资料留存和整理研究。
未来的文化发展是“融合发展”的,是“守正创新”的,东莞文化的发展应该继承并持续这个优良传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弘扬优秀文化,并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传播。站在“东江文明”的历史财富上,围绕“东江水文章”,我们还要一方面加强东莞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挖掘、研究、出版等,加强文化遗存和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让东莞文化得到更好的留存、开发,让东莞文脉永久留存、夯实东莞城市底蕴,滋养城市文明。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文化艺术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文艺精品,建设一批新型文化场所、设施和创意文艺类型,让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获得感,让东莞文化强市建设更富特色和竞争力,也让更多人享受文化强市建设“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