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事丨几百公里之外,他们在期待……
东莞+ 2024-10-24 15:21:51

行程四百多公里,

跨越九座城市,
一笔笔助学金、一本本图书,
从“瓦蓝栈”的志愿者手中传递,
将一份份沉甸甸的爱心,
从东莞传递到化州,
只因他们在期待
……

 

在化州举办的助学金发放仪式上,一位小学生眼里满含期待

近日,“瓦蓝栈”公益助学团队在孙岐坤的带领下,从东莞出发,行程四百多公里,跨越九座城市,在化州市开展助学行动,为38名困难学生送上近5万元助学金,助学团队还深入到新申请困难学生家里,开展家庭走访工作。

“瓦蓝栈”公益助学团队的小车在村道上迂回而行

发放助学金,入户走访新申请困难学生,全部工作要在一天之内完成,工作量相当的大。这次助学团队里,有一部分是新加入“瓦蓝栈”的新成员,他们分成四组,在老队员和当地村社工的带领下,开展助学金发放、家庭走访、资料登记、整理入册等工作。他们分别在合江镇为7位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在下郭街道为31位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助学团队在合江镇梧村村困难学生家里走访,给孩子们送上学习用品

化州市合江镇共翁村,“山旮旯”里的一座小村庄,小车在村道上迂回而行,助学团队上门为被资助的邹美娴发放助学金。邹美娴的家离镇上有十多公里远,助学团队到达她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还没进到家门,她的爷爷奶奶已经在门口迎着。邹美娴在村里的小学读一年级,成绩优异,家里贴满了她的奖状,见到助学团队的人,她低着头,显得腼腆与害羞。“爸爸在我一岁多的时候已经去世,妈妈在我读学前班的时候离开了家,就再也没有回来,现在是爷爷奶奶照顾我”。说这些话的时候,邹美娴的眼中泛着泪水。

邹美娴成绩优异,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奖状 

邹美娴签收助学金
邹美娴一笔一划地在表格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邹美娴的爷爷奶奶送别助学团队

离开邹美娴的家,助学团队马不停蹄,来到合江镇梧村村。这是一户生活极度困难的家庭,房间里只有一张床,随处堆满了各种杂物,墙壁都是兄妹俩的涂画,一个塑料收纳箱既是饭桌也是学习桌。简单的厨房,是六块砖头垒起来的炒菜和煮饭的地方。这里住着一家三口,兄妹俩和他们的妈妈,妈妈患病,哥哥读六年级,妹妹读三年级。面对助学团队的到来,兄妹俩显得很淡定,哥哥把仅有的两张塑料凳子拿出来给志愿者坐,妹妹迫不及待地拿起刚收到的书籍阅读起来。临走的时候,竹竿上晾晒的三条红领巾格外引人注目,也许这是激励兄妹俩信念和力量的源泉吧。

助学团队在合江镇梧村村困难学生家里走访

周铭富和妹妹用木炭在红砖墙上画了“小猪佩奇”

周铭富家的厨房非常简陋

周铭富和妹妹在助学团队的指导下认真填写资助材料

收到助学团队送来的书籍,周铭富的妹妹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

竹竿上晾晒的红领巾格外引人注目

化州市下郭街道办辖2个社区、9个行政村,东莞市“瓦蓝栈”公益对辖区内符合资助条件的31名困难学生,统一发放了助学金。“这是我第二年受到资助,这笔宝贵的助学金帮助我们这些家境贫寒的孩子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我现在读高三,还有两个弟弟,一个读高二,一个读初三。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支教老师,用自己的所学去回报这个社会”。被资助的学生林嘉仪说。

资助团队给困难家庭送上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 

助学团队在下郭街道办官田平坡村困难学生家里走访

每一次的助学金发放和入户走访,助学团队都感受到被资助家庭的热情与感激

公益助学虽然累且辛苦,但看到孩子们因为得到帮助而露出的笑容和取得的进步,团队成员都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助学金是一份爱心的传递,一种责任的担当,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心存感恩,回馈社会。要常怀感恩之心,将这份爱心和善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力量”。孙岐坤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说。

“瓦蓝栈”公益助学团队对化州市下郭街道办辖区内符合资助条件的31位困难学生,举行统一发放助学金仪式,领队孙岐坤宣读受助名单

困难学生家庭领取助学金

 

关于“瓦蓝栈公益
瓦蓝栈公益是非营利性的民间公益机构,2007年由一群热爱公益、交友互助的年轻人组建。2011年正式注册“东莞市瓦蓝栈公益服务中心”。2014年经东莞市志愿者联合会批准成立“东莞市瓦蓝栈志愿服务总队”,每年活跃的志愿者有1000多名。2016年经东莞市民政局正式注册“东莞市瓦蓝栈公益基金会”,成为非公募基金会,同年获得东莞市“市级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2017年获东莞市第一家基金会认定“慈善组织”。2023年,东莞市瓦蓝栈公益基金会被东莞市社会组织评估为4A等级。截至2024年9月,东莞市瓦蓝栈公益基金会、东莞市瓦蓝栈公益服务中心、东莞市瓦蓝栈志愿服务总队投入的各项目公益活动的善款总额约4529万元。其中,在开展的瓦蓝助学行动中,截至2024年9月已资助困境学生约9860人次,足迹遍布广东、广西、贵州、新疆等地。

  

图文程永强

编辑: 潘畅

审核:张村城 刘春

统筹:张洪波 

 

文字:程永强 图片:程永强 编辑: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