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2024年东莞城市科学节在莞邑大地掀起的全民科技热潮仍在持续发酵。作为本届城市科学节成员单位之一,东莞市人社局充分结合职能实际,以“技能人才之都”建设为抓手,通过丰富多彩的技能培训实训和竞赛活动,实现技能培训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让全市青少年、产业工人沉浸式体验技能的创造力、生产力和拼搏力,让“技能使生活更美好、技能使生产更有效、技能使社会更健全”渗透到社会各领域。
四大举措,推进科普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近年来,东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服务“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扎实推进“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深化“技能人才之都”建设,加强科普教育,着力培养企业行业紧缺急需技能人才、新职业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技能人才之都”的做法和成效,得到国家和省层面的关注和肯定,技能人才培育模式获评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最佳案例,东莞模式被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采用,成为提升技能、促进就业、稳定岗位、推动发展的工作范例。
今年,为进一步推进科普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市人社局结合“技能人才之都”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制定《推进科普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重点推进技工院校科普教育、公益性实训服务与科普教育深度融合、搭建“技能莞家”与“科普东莞”资源互通共享平台、提高职业技能竞赛的科普“含量”四大工作任务,将“1个节日、15项竞赛、30个实训体验、2000门课程”视之为推动四大工作任务的落脚点,大力推动产业工人培养与科普教育交叉融合、资源共建共享,为东莞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技术和科学素质支撑。

“技能+科普”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9月23日,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人头攒动,正在举办的该校第二届幼师技能系列活动“手工小能手”扎染技艺科普活动引来了1500多人次的学生家长前来围观、体验。参加展示的26名幼师专业代表,用精湛的技艺和贴心的讲解,为大家揭开了扎染这一传统工艺背后的科学原理与文化内涵,以及扎染的原理、使用的染料种类、特性,以及扎染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奥秘。不少学生还亲自尝试扎染,对扎染传统工艺有了更深认识,现场满是浓郁的科普氛围。
这是在城市科学节期间,人社局举办的技工院校技能文化主题活动的一个剪影。城市科学节期间,全市8所技工院校围绕主题,通过校园技能竞赛、技能展示、技能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活动100多场,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理想信念,激发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热情,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科学素质。
“技能+科普”的宣传推广阵地并非只在8所技能院校。城市科学节期间,东莞市人社局还充分将科普元素融入2024东莞市职业技能大赛各项竞赛当中,将之视为东莞城市科学节系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单元,不仅彰显了东莞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丰富了科学节的内涵。市人社局联合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组建竞赛项目科普专家团队,加强竞赛项目技术层面与科普层面的对接交流,对竞赛过程进行通俗性讲解,提高社会公众对职业技能的了解程度。

在城市科学节期间,举办的汽车喷漆、智能协作机器人、轨道车辆技术等共15项竞赛,预计将吸引全市450多家企事业单位1000多名选手参赛,将选拔培养高技能人才250多人、东莞市技术能手100人。例如,叉车大赛中,来自全市70多家制造企业近200名选手同台竞技,选手们高超的操控能力和对空间布局的精准把握,不仅让现场众多观赛者过足了眼瘾,感觉到了东莞对技能人才的重视,现场对叉车司机仓储、物流应用领域知识的同步科普讲解,更是让大家感受到了“技能+科学”的强大力量。
“线上+线下”扩大科普覆盖面
9月22日,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20多对父母带着子女齐齐出动,走进了东莞市数控铣工职业技能竞赛现场观赛,亲身感受竞赛氛围,认识了各种制造业设备与工具,并现场用铝合金和铜等材料打造属于自己的工艺品-子弹头,深刻领略东莞制造的魅力。

作为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的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紧紧围绕市人社局的四大举措部署,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将生动的竞赛现场,融入到了第四届“我是小工匠”青少年制造业科普活动中。
“类似这样的活动我们一直都在做,这次恰巧赶上了城市科学节。”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该中心充分发挥中心配置各类先进制造业相关实训设备的资源优势,定期组织小学生参观技能实训车间,面向院校学生、企业员工提供先进制造业相关线上线下公益课程40期以上,向社会免费提供体验制造类实训项目超过30个,年服务院校学生和企业职工超过5万人次,着力推动公益性实训服务与科普教育深度融合。
除了一个基地外,东莞市人社局还逐步构建了普惠均等的技能培训资源体系,并于今年发布了419个技能资源目录,“技能培训 人人享”品牌逐步健全。“技能莞家”“科普东莞”两个平台,投放了技能培训、科普等课程2000多门,实现全年365天24小时在线学习畅通无阻,把技能服务送到校区、厂区、社区。目前,两平台成功吸引注册人数达6400人,鼓励带动学习17000多次,实现了让每一位在莞、来莞人员都有机会享受技能培训和科普教育。与此同时,线下开展的“技能进村”科普活动也在同步推进,活动辐射了8个村,以城市科学节为契机,把技能送进村,让乡村也能分享到科技与生活融合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