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莞十年,一直坚守在文化新闻一线上,东莞文联更是我的主线口,私以为对东莞文艺还算门清。但当翻开这本《甲子回眸——东莞文联六十年大事记》后,依旧被许多生动的细节和鲜活的故事触动,特别那些鲜为人知的内容让人眼前一亮,那些泛着岁月光影的老照片同样让人动容。
中国文化哲学中对时空是敏感且富有人生况味的。单在文字上,就有难以计数的字词章句,且各有倾向、个性和意境,内涵与外延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是丰富异常,灵动多姿,难以言说的。“甲子”便是其中之一。我们仅从时间的维度上看,一甲子为六十载,却也是中国传统历法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意味着一个圆满句号,也预示着一个新的起始。然后一甲子又一甲子,不断循环着螺旋上升、向前,奔赴无限可能的未来。
是故,2023年东莞市文联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东莞文联以“致敬、传承、超越”为主题,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用优异的文艺精品创作成果、高质量的文化品牌活动和创新服务,持续提高东莞文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领群众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再创新时代东莞文艺新局面。
其间,东莞市文联与下属单位、各文艺家协会勠力同心,团结全市文艺家,推出了系列活动,涵盖作品创作研讨、展览展示、舞台表演三大板块近30个(系列)品牌活动。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东莞)朗诵艺术节等大型活动,规格高、规模大、创新性强,在国内和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双万”东莞树立和传播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岁月如首歌,歌中有你我。从1963-2023年,东莞文联走过了一甲子。轻轻翻阅《甲子回眸——东莞文联六十年大事记》这本图文并茂的书,不知不觉便走进了时光的陈列长廊,跟随着一个又一个珍贵的历史镜头不断跃然纸上,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人物和历史,就像正面迎来的班列,跑进了我的眼睛——这个临时站点。
第一列是烧煤的老火车,名字叫“始创”,服役于1963-1973年,身负着重任,燃烧着烈火,喷吐着浓烟,拼命奔赴,为东莞写下了一部“筚路蓝缕的岁月赞歌”。
第二列还是烧煤的老火车,唤作“重燃”,服役于1973-1983年。它以残破的旧躯体,经历紧急的修复后,不怨天不尤人,重拾希望与坚定,迸发出“抱薪救火的时代激情”,高举东莞文艺大旗,重启星辰大海的征途。
“致敬、传承、超越”!“致敬”是因为怀念过去。我们要致敬那些为东莞文艺事业发展壮大做出突出贡献的已经逝去的作家、艺术家们, 我们不能忘记写出《香飘四季》的陈残云, 《大沙田放歌》和《望香港》的谭日超,画出《渔女春秋》的郭同江,樟木头作家村首任村长雷达,育人无数的罗阳、郑润铨、岑诒立、李逸江、陈庆祥、黄士超等,正是这些文艺界的前辈们,传承着红色文艺的血脉,迎着新中国的曙光,为东莞文艺事业奠定了基础,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情感档案和历史记忆。在文学艺术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寻找前辈的足迹,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三列为绿皮火车,服役于1983-1993年。它以“蝶变”之名,喜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以“敢为人先的开放创举”,培根固本,融合蜕变,共同推动东莞文艺事业华丽转身。
第四列为特快火车,服役于1993-2003年,名为“壮大”,更是开启了“百舸竞渡的突破格局”,东莞文艺事业从此厚积薄发,绿芽遍地,为迎接下一列火车提供了充实的准备。
进入新世纪以后,东莞越发重视城市文化建设。从2001年提出“文化新城”建设,到2010年的“文化名城”建设,再到2020年建设“品质文化之都”,东莞这座年轻的现代化都市,对文化建设有着科学的规划和严密的衔接。在这场关于文化崛起的接力赛与持久战中,东莞市文联无异于是东莞文艺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与代名词之一。
是故,第五列火车为新型的车型——动车,取名“跃升”,服役于2003-2013年这一个与城市“同频共振的发展进程”。其间,在东莞文艺界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东莞文艺事业紧紧围绕着中心工作、服务城市发展大局,也正式进入“跃迁”新时代,为下一个十年的不断“跨越”文艺高峰,谋划蓝图。
最后进入我眼睛的列车是一列名为“跨越”的高铁,服役于2013-2023年。它以充满科技感和书卷气息的身姿,为我打开了一幅“繁花似锦的文艺图景”。这十年间,东莞市文联依旧与新时代同频共振,通过十载深耕细作的和接续奋斗,不断开拓新征程。特别是2022年以来,东莞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东莞市文联以“联”为纲,以育人才和出精品为工作核心,苦修“铸思想、搭平台、育人才、出精品、强管理”十五字秘诀。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东莞“双万”城市新起点框架背景下,最终打造出一支颇具影响力的“文艺莞军”,彰显了东莞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实力。
不知不觉60分钟过去了,《甲子回眸——东莞文联六十年大事记》也正好看完,那些浓缩在巧合数字中的历史与文艺精华,不知不觉入心入肺,让我感慨不已。60年来,一代又一代作家、艺术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宽广的世界视野中讲述东莞故事,在现代意识的映照下描绘岭南的精神图谱。他们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与“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筑就新时代文学艺术不断向上攀登的长梯,生动诠释着什么叫传承。
今天,站在前辈生活和工作的莞邑大地上,我们在伏案笔耕的杨宝霖身上,在挥毫泼墨的黄泽森身上,在温池、莫树材、邓慕尧、陈启文、陈锦波、崔臻和等一批文艺家身上,依旧看到这种精神的薪火相传。在朗诵艺术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更年轻的文艺工作者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接力,并坚信这是我们生活和创造的意义所在。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顾过去,看着东莞文联如何建立如何一路走来,同时,我们满怀信心、满怀憧憬地展望未来,超越现在。对于东莞文联而言,六十华诞也意味着下一个奋斗周期的新起点。特别是2023年全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东莞吹响了从“文化新城”“文化名城”跨越到“文化强市”的冲锋号角,市委市政府为东莞文艺事业擘画了宏伟蓝图。面对这一历史机遇,东莞文联早已踌躇满志,她将团结起全市三万多名艺术工作者,继承文艺前辈们“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拼搏精神、“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精神;“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奋斗精神以及“团团结就宝珠圆”的团结精神,勠力同心、奋楫笃行,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实现东莞文艺事业跨越式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东莞文化自信自强,为“双万”新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为全面完成“文化强市”建设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甲子回眸”,为的是在致敬、传承中超越。正如杨宝霖老先生为本书题写的书名和对联“风雅扢扬经甲子,文明赓续创春秋”,同样寄寓着对东莞文联,对东莞文艺事业的拳拳殷切期盼。也正如本书封面右上角东莞市文联成立60周年的logo隐藏的深意:是凤凰形象也是数字“60”,是赓续“凤台”(东莞)精神文脉,也展示了东莞文艺凤鸣九霄、腾飞向云端的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