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东莞:一所流动的群众文艺大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7 15:15:48

10月15日,全国群众文艺工作交流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见证了东莞发展的铿锵足音。回到最初的改革开放奋斗年代,我们溯源而上,探究何以“东莞”?

汇聚“2亿人”奋斗故事,点亮时代之光与城市之光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卷中,改革开放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事件。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曾有2亿多人选择东莞作为拼搏奋斗的起点。这两亿多人带来了五湖四海的多元文化,在东莞留下了无数成长成才、拼搏奋斗的故事,也将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和改革、开放、创新等独特文化带到全国各地,他们既是东莞城市的建设者、奋斗者,也是东莞文艺的创作者、享受者

一个社会的人文精神,往往蕴藏在细节之中。今年国庆,东莞地标再一次为在这片热土上奋斗过的“2亿人”亮灯,多幢摩天大楼外墙流光溢彩,“双向奔赴的善意 点亮城市之光”“我爱你 东莞”等一条条标语照亮夜空。一座城市,以“光明”的方式,向普通劳动者表达最高的敬意与美好的祝福,灯光激荡着南海的浪潮,也点亮时代之光与城市之光。

“最传统”也“最潮流”,多元共创古今交融新文化

东莞既是岭南文明重要发源地,又是勇立潮头的改革开放先行地,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诞生出“最传统MIX最潮流”的群众文化特色。

以焕新传统文化传承城市文脉。桨飞鼓声起,寻“龙”大湾区,东莞已成功举办两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结合莞邑文化底蕴,打响龙舟月文化品牌,全民议龙舟、看龙舟、划龙舟,全网话题量近8亿,东莞龙舟成为全国“顶流”。今年国庆,东莞市文化馆举办“最岭南”鸿福桥市集,围绕“茶”“玉”“香”等主题,吸引年轻人感受小而精的新中式景观,打造集文化体验、社交互动、创意消费于一体的岭南生活美学空间,擦亮“有一种新中式生活,在东莞”IP。

以潮流文化品牌塑造城市形象。2023年东莞获得“中国潮玩之都”称号,全球动漫衍生品的四分之一、中国近85%的潮玩产自广东东莞。随着产业不断扩大,如今东莞形成了从原创IP设计生产到销售推广的全产业链新模式,如今这里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涵盖了34个大类6万多种产品,形成了万亿级电子信息集群、5000亿级装备制造集群及新材料、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千亿集群,东莞也成了全国制造业最发达产业综合配套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从享誉国内外的电子制造业,到如今的“智造”潮玩新兴产业,东莞走出了时代的“潮流范儿”。

“一所流动的群众文艺大学”

来自天南地北“2亿人”的奋斗故事,厚植在东莞岭南传统文化的底蕴沃土之上,成就东莞“最传统最潮流”的新工业文化,开出了新的文艺“奇葩”。今年6-8月,东莞原创音乐剧《东莞东》在全国巡演,致敬改革开放,寻找“2亿分之一”城市建设者,引发强烈共情,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在东莞回归到了“人”的时代注脚。

为了更好地服务“2亿人”,今年以来,东莞全面升级“市民艺术夜校”,为广大产业工人、青年上班族参加美育培训提供便利,仅2024年以来开展培训课程1.38万场次,受惠超21万人次,其中产业工人占比30%。一时间,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来文化馆参加夜校学习,成为东莞人的新日常。此外,东莞还联动64家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组建全民艺术普及联盟,拓宽面向市民、青少年儿童的服务阵地,让更多高品质的艺术走到群众身边;打造四季“村晚”,以擂台赛方式创新推出“文艺村超”,以文艺赋能“百千万工程”。1座城、2亿人,他们双向奔赴,他们共创共享,东莞犹如一所流动的群众文艺大学,为前来奋斗之人提供文艺的温暖和鼓舞,进而辐射全国。

“以人为核,以产立轴,以城造梦”

从《外来妹》到《东莞东》,东莞以2亿外来建设者的奋斗故事为蓝本,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东莞,更展现出中国人民对幸福的执着追求。它从涓涓细流汇集成奔涌之势,在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中崛起,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谱写出时代不可缺少的情感。它早已不只是一个制造业中心,这里,人与人、人与城市之间的互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人的主动性、创造力和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发挥,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朱元冰认为,东莞在改革进程中关注人的主动性,实现了“以人为核,以产立轴,以城造梦”三位一体的新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下,人的首创精神让城市持续保持活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塑造出气质卓尔富有吸引力的城市精神,进而吸引着更多优秀的人才汇聚于此,构建正向良性循环,让“东莞东”的故事在新时代不断延续,并赋予新的内涵与意义。

东莞,如今已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版图上的璀璨明珠,它见证了无数传奇:有普通人用双手和智慧改写人生,有城市与人共同成长的奋斗足迹,更有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东莞对多元群众文化的珍视和实践,正是把两亿人和一座城连接起来的文化纽带,为全国群众文艺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鲜活经验。

文字:记者 林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