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丨专家热议东莞构建“8+4”产业政策体系:有力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东莞+ 2024-09-23 08:52:51

东莞近日印发《关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未来产业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构建“8+4”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政策体系,同时提出力争到2027年底,全市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不少于7个,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0亿元。要重点突破一批细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未来产业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5年至10年内从小到大、10年至15年内从有到优的发展目标。

东莞在构建“8+4”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政策体系过程中,具备哪些独特且不可复制的优势?这些优势又如何在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发挥关键作用?方案中创新提出了发展低空经济产业集群的重点方向,本市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应如何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具体的实施路径和策略是什么?东莞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以最大程度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聚焦优势领域,兼顾短板环节,打造“8+4”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矩阵?

本期三人行邀请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白明:

在创新激励方面,东莞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设立创新基金,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东莞还可以制定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来东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东莞还应加强产业规划和引导,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避免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和重复性。

制造本色

夯实本土产业基础

记者:东莞在构建“8+4”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政策体系过程中,具备哪些独特且不可复制的优势?这些优势又如何在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发挥关键作用?

白明:东莞拥有成熟的制造业体系,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实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配套基础。作为制造业大市,众多的制造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效的供应链支持。长期的制造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胡敏:东莞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次方案中提出全面加强产业统筹,建立“十个一”工作体系,即建立一个产业集群,科学把握产业集群差异化、阶段性发展特征,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去年发布自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六大基金群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便是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的重要一环。此外,东莞还推出了45块总面积1.2万亩产业用地,面向全球企业“挂榜招商”。这些地块是近年来东莞推出的区位条件最好、连片规模最大、半年内即可摘牌供地的产业用地,都表明了东莞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诚意与决心。

林江:作为手机之城,东莞拥有着“全球每4部手机,就有一部是东莞制造”的实力。东莞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其产业基础扎实,产品门类广泛、品种齐全,规模达万亿元级。9月11日,东莞市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国产基础软件生态的若干措施》,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信息化底座赋能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紧紧把握国产基础软件发展的战略性机遇,加快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推广应用,全力构建国产操作系统生态体系,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国产操作系统生态集聚发展将有利于重点发展智能移动终端核心技术和应用创新,加快虚拟现实关键器件研发创新,丰富5G与智能终端的多元融合产品供给和虚拟现实应用,实现“智能移动终端+AI”“智能移动终端+泛在网络”等应用创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 林江:

东莞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胆探索并拓展空中通勤、商务出行、空中摆渡、联程接驳以及跨境飞行等“低空经济+”等前沿低空新业态。同时,结合本土产业的优势与特色,塑造若干“低空+”应用场景,通过错位发展,防止与周边城市陷入同质化竞争,探寻各具特色、各展优势的发展路径模式。

未来趋势

发展低空经济是创新命题

记者:方案中创新提出了发展低空经济产业集群的重点方向,本市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应如何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具体的实施路径和策略是什么?

白明:在无人机设计与制造、航天航空材料热加工、航天航空构件精密加工等领域,东莞都具备独特优势。以中科云遥(东莞)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可利用北斗网格码、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真高120米以下空域的低空飞行保障服务,带动和撬动低空经济上下游产业链高速增长。而在无人机安全防护设备方面,东莞火萤科技有限公司已拿到31项专利,产品占国内市场60%份额,占国际市场17%份额,已稳居国内无人机应急装备领域第一梯队。独特化、细分化、差异化是东莞发展低空经济的路径。

胡敏:2024年以来,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产业,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南京、深圳等各地纷纷出台新政,争相加入“低空竞赛”抢滩新蓝海。在竞逐“天空之城”的道路上,东莞着力将低空经济推动成为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本次方案中提出要重点推动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飞行汽车等低空产业发展,支持以松山湖、谢岗、水乡等为重点建设集聚区,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先行区。值得一提的是,东莞计划在2024年-2026年3年内聚集链上企业200多家,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林江:东莞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胆探索并拓展空中通勤、商务出行、空中摆渡、联程接驳以及跨境飞行等“低空经济+”前沿低空新业态。这些创新之举不但会极大地丰富东莞的城市交通体系,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还将为东莞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全新的增长动力。东莞还需要结合本土产业的优势与特色,塑造若干“低空+”应用场景,通过错位发展来实现低空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和强链,防止与周边城市陷入同质化竞争,探寻各具特色、各展优势的发展路径模式。例如积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低空装备制造中心、低空应用场景运营中心、低空航空器综合测试基地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胡敏:

东莞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东莞去年还发布规模庞大的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以及推出了45块总面积1.2万亩产业用地,面向全球企业“挂榜招商”。这些都表明了东莞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诚意与决心。

专家献策

共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记者:东莞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以最大程度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聚焦优势领域兼顾短板环节,打造“8+4”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矩阵?

白明:在创新激励方面,东莞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设立创新基金,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对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企业给予奖励,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还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应用。东莞还可以制定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吸引更多的企业来东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值得注意的是,东莞还应加强产业规划和引导,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避免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和重复性。

胡敏: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东莞精准定位并布局“8+4”产业体系,未来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大政策扶持,设立专项创新资金,对在优势领域有重大创新成果的企业给予重奖,同时对短板环节的企业给予补贴和税收优惠,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二是搭建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三是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四是培育产业生态,通过举办行业峰会、建立产业联盟等方式,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8+4”产业发展矩阵。

林江: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东莞可重点发展智能移动终端、高清显示、汽车电子核心技术和应用创新,支持以松山湖、滨海湾、长安、塘厦为重点建设集聚区,培育世界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在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发展上,可重点推动高端数控机床、柔性制造、自动化、工业母机、机器人伺服电机等技术发展,推动工业母机企业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水平,支持以松山湖、滨海湾、厚街、谢岗为重点建设集聚区,巩固高端装备产业竞争优势。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展上,可聚焦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发展,加快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的布局,重点发展车规级半导体产业。支持以松山湖、滨海湾、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重点建设集聚区,打造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上,可重点围绕汽车电子、智能座舱、充换电系统等环节发展,打造大湾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特色制造中心和创新发展高地。推动光储充换检多场景应用推广,支持以水乡、松山湖、塘厦、长安等地为重点建设集聚区,打造新能源产业特色制造中心和创新发展高地。

文字:记者 官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