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读城|莞邑中秋分外明
东莞+ 2024-09-13 18:19:42

日前采访《东莞传》的作者詹谷丰和李炳球两位先生,他们说,近十年来“城市传”逐渐在全世界兴起,国内也逐渐出现了《北京传》《上海传》《广州传》《成都传》《潮州传》等,俨然成为一门显学。东莞虽然建城历史和规格不如上述城市,却有着自己独特且鲜明的特点,比如先贤所体现的爱国爱乡的精神,卖身节、送中秋等民俗,木鱼歌、龙舟说唱等曲艺,盲佬话等方言,莞香、莞草等物产等,书写的价值很高。

确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尤其地貌丰富、文化多元的东莞,个性鲜明、形象立体。就说传统节日吧,我们总觉得从前的节日最为精彩。一来是因为儿时无忧无虑,二来是从前慢的生活,节日味道浓、人情浓,生活充满仪式感。而在东莞还有其他因素,比如独具地方特色,赓续、传承至今的节庆习俗,不仅保留农耕文明特色、更增加了现代都市的丰富性和创新性的文旅体活动。

2023年中秋国庆期间,南社明清古村落为游客准备了精彩表演和活动 赵浛锐 摄

比如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近年来,在文化强市的推进下,东莞的中秋节不仅将地域独有的传统节庆进一步发扬光大,更是增添了各类跨界融合、时尚潮流的内容,几乎每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市文旅体项目高达数百项。比如今年,东莞以“金秋·进莞来”为主题,推出艺术 “金”品、“chill”意生活、砥砺奋“进”、潮流东“莞”、喜迎客“来”5大板块500多项活动,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环节的文旅体验和消费场景,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美食住宿、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体验假期。同时为推动线上福利与线下活动的有机结合,还特别打造一个活动日历、一个美食话题、一场文旅直播、一批快闪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地打造中秋国庆期间文旅体热点。

同时,在东莞这样的现代都市中,依旧保留着各种各样好玩有趣的传统习俗,真是难得。今年中秋,东莞34个镇(街)、园区融合各自传统特色推出系列活动。如横沥镇、企石镇的中秋草龙舞,南城的“蚝岗里 绘花灯”,石龙镇的“游鱼游灯笼——醒狮游灯笼”等,不仅弘扬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也营造出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小朋友“担灯笼仔”过中秋 本报资料图 陈栋 摄

在这些传统习俗活动中,最受小朋友欢迎的莫过于“外婆送中秋,外孙担灯笼”。从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十四,做外婆的或舅父舅母的,都会送灯笼等礼物到外孙、外甥家中庆贺,意为照亮孩子的前程。孩子则担着灯笼走街串巷,边走边唱《耍乐歌》,即便玩疯了也不被呵斥。更为有意思的是,虽然外婆“送中秋”在农历八月初一到十四期间,但多数会选择在农历八月初一这天挑着各种礼品到外孙家。这个习俗和广东人春节“送利是”一样,“送中秋”会送到他们结婚前,寓意“好头好尾”。

特别是旧时,每逢中秋夜,东莞的小孩子就唱着“游鱼游沙碌(灯笼),添油添蜡烛”的童谣,手提着灯笼仔,到油烛店领取免费派送的蜡烛,然后走街串巷玩耍不停,这个被叫作“耍碌”。据《东莞县志》(崇祯版)风俗篇记载:中秋节聚友赏月。戏油团(柚灯、油球)。悬火(灯笼仔)。歌曰:“洒乐仔,洒乐儿,无咋糜。”意思说,孩子做柚灯、担灯笼只为耍乐不为吃。《东莞县志》(宣统版)同一条目下还有注释说,“今俗以纸为鱼虾花果之状,中可悬灯。中秋节相遗,曰送耍碌。”

东莞外婆“送中秋”的礼品非常丰富,有月饼、鸡鸭、猪肉、鱼丸、香蕉、柿子、禾椂、花生、菱角、芋头芋仔、灯笼和宝塔等。灯笼则是必备之物。有了外婆的这个礼物,从农历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小朋友们人手一个灯笼仔,入夜走街串巷,边走边唱《耍乐歌》。尤其是中秋节当晚,更是热闹得很。

但说起灯笼,石龙镇泗洲村的灯笼仔最是远近闻名,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了。该村编织灯笼仔的大多是妇女,他们每人每小时可编织六七个,甚至十来个。一般家庭一年可编织五六千个,甚至上万个。因为编织手艺一代传一代,这也让泗洲成了有名的灯笼村。石龙的灯笼制作看似简单,实则很讲究编织人的功力。从选料、破蔑,到泡制、编织、上漆、贴花,一共十几道工序,每一步都匠心满满。其中破蔑、灯笼头和收尾颇为费劲,破篾要求细如丝,大小统一,厚薄均匀,长短一样。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改善,旧俗渐渐被简化了,有时候甚至是一个红包就解决了。但作为东莞女婿和文化一线工作者,我是幸运的。丈母娘是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骨子里依旧对传统仪式和“意头”有着浓烈的执着,因此让我沾了儿子的光,近距离体会到了东莞传统文化的魅力。“送中秋,外婆照前程;担灯笼,外孙游沙碌”。每次中秋节看到他们祖孙欢乐温馨的画面,总有一种由衷的温暖和归属在我这个留在他乡打拼的人心中如树一般不断茁壮生长。

和许多东莞外婆一样,丈母娘“送中秋”的灯笼中,虽有新式的电子灯笼,但从来不会少了传统灯笼仔。因为这些手工灯笼四面的图案代表着四季平安、登科状元等,红色花纹也寓意着花开富贵,都是好意头。她还会孜孜不倦地跟孙子讲解这些灯笼的制作方式、图画的人物和寓意,以及往事和习俗等,许多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教育就这样潜移默化进入了孩子的心中。

作为文化工作者,我越来越发现,有些执着甚至固执,其实是充满岁月况味和人性的魅力的。这些坚守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过去生活与记忆的念念不忘,是对时代和岁月的抗争与和解。时至今日,石龙镇泗洲村仍保留着传统的灯笼仔制作技艺。2018年我曾到泗洲村采访时年75岁的叶安婆婆。那时,已经做了40余年灯笼仔的她,做起灯笼时,依旧技巧多娴熟,手法多变化,那灯笼框篾条的疏密相间一致,结实耐用又整齐美观。我无意间看到她的手,因长年累月编织灯笼,不仅布满老茧,甚至有些变形,这些都是岁月留在她身上的深刻印记。

叶安婆婆全年都在做灯笼,每年编织两三千只灯笼仔。尤其农历七月上旬到八月初,她都得马不停蹄地赶货。每天吃饭后,她就拿着小板凳及一捆篾丝,和几个乡亲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编织灯笼仔。“现在村里会做灯笼仔的都是中老年人了,年轻人不愿意学了。”叶安婆婆感慨说,除了儿媳,她的儿孙辈都不是很感兴趣,只是赶货时会帮一下忙。“因为太辛苦了,赚得也不多。”叶婆婆解释说。

好在,灯笼仔制作技艺的传承困境引起了石龙镇政府的重视。该镇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对泗洲灯笼仔作出保护计划,对灯笼仔制作过程进行录像保存和搜集整理相关历史档案外,还对灯笼仔的编织生产活动进行保护,邀请传承人对灯笼仔编织的要领进行培训与传承,让灯笼仔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现在大家都很重视这块,有好多活动邀请我参加,但因为腰的问题,好多活动我都去不了。”叶安婆婆说,因为长时间保持坐姿,她的腰椎有问题,每次起身都显得很艰难。但只要能去的她都尽量去参加,她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记住这门老手艺。尤其近年来,这个项目也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进行推广传承。这让叶安婆婆感到很欣慰,而我看到叶婆婆由衷、灿烂的笑容,倍感欣慰。

企石镇上洞村中秋草龙巡游 本报资料图 程永强 摄

此外,主要流传于东莞企石镇、横沥镇、凤岗镇部分村落的草龙舞,则是最热闹的一项民间习俗。该习俗以企石镇上洞村的草龙舞最有代表性,沿传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每年中秋节前,村民们会提前制作好草龙,并择一个良辰吉日舞着龙到老榕树下“采青”,将“沉睡”的草龙“唤醒”,让草龙焕发勃勃生机。采青仪式通常在水边榕树下进行,“榕”与“龙”读音相近,把几小段榕树枝叶插进龙嘴,祈福农作物郁郁葱葱。接着给草龙全身插上“立香”,寓意人丁兴旺、香火延绵。

中秋节当晚,在经过请龙、采青、拜门等仪式后,村广场上众龙起舞,金鼓齐鸣,锣鼓喧天,点燃的线香插满草龙身,香火划出道道的弧线,恍如龙鳞乍现,草龙便“活”了起来。

草龙舞表演形式与步龙舞相似,不仅有“盘、滚、游、翻、跳、起、伏、抢”等动作,还有跳龙门、过龙桥、拜四方、走龙云、穿龙肚、舔龙脊,寻龙珠等形式,有蛟龙漫步、金龙钻裆、蟠龙吐彩、火龙摆尾、游龙戏浪、一柱擎天等造型,活灵活现。舞龙最后环节就是到小溪旁将龙点燃,俗称“化龙”,寓意龙升九天,为人间带去祝福和喜悦。

可惜,这么多年来,我只能在视频、摄影和新闻作品上见证这种热闹,未能亲临现场,好好体验这种喜庆热闹,好好领悟独特民俗背后的文化寓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从福建到东莞,二十年间辗转过五六个城市,但只有把根扎下的土地才能给予源源不断的供养,才能宁静祥和地去与故乡千里共婵娟。扎根十年的东莞,中秋等传统佳节不仅有丰富时尚潮流的都市文化活动,也有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技艺与习俗,让我从倍感羡慕到融入其中,有了深深的归属和眷恋。它从寓意团圆深情的“送中秋”习俗,到孩童们手提灯笼、笑语盈盈的“担灯笼”场景,再到祈愿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草龙舞表演,这些不仅是节日的点缀,更以其独有的韵味和生命力,成为了标志性的城市文化符号之一,是东莞人情感与记忆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中秋的温情与祝福在岁月的长河中绵延不绝。

文字:沈汉炎 图片:赵浛锐、程永强、陈栋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