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丨王十月、郑小琼:带着问题去创作,化用作品提升东莞文学影响力
东莞+ 2024-08-24 00:09:42

8月23日,“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讲座之《小说创作漫谈》在桥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知名作家、文学期刊编辑王十月、郑小琼围绕小说、诗歌等文学创作问题,与东莞作家和文学爱好者零距离分享。他们以质朴、诚挚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案例,实实在在地分享了在文学创作上的心得,让来者收获了满满的干货。

王十月是深知现场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最迫切的需求的,因此讲座伊始,他就开门见山,谈起了小说创作的方法和路径。他认为,一个作者哪怕是成熟的写作者都不要为了写作而写作,而是要“我手写我心”。特别是小说,“真正的小说写作,一定要到心中有挥之不去、不得不写的时候才去写。”

他还直接指出,好的小说作者一定是带着问题去创作,让作品中的人物代替作者去思考问题,甚至解决问题。“大千世界,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作家们关注的问题不同,作品呈现就不同。有的作家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的作家则关注更宏大的问题,其思考能力,表现方式自然不同。关注问题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作家的高度。”

随后王十月围绕着“问题”展开,从技术层面分析了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如何对待问题。其中,短篇小说往往搁置问题,并把问题简单化,更注重对冲突和矛盾的展开。中篇小说则“用错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一带二,二带四”,让事情往复杂化走。“但凡有一步是正确的,问题就解决了,故事也就结束了。”

长篇小说的“问题”只是切入点,用以引出一个个人物,并通过每个人物的问题组合展开书写,如《红楼梦》。“大部分长篇小说如此。当然,也有特例,比如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王十月说,《一句顶一万句》是所有的人都面对同一个问题:找不到可以说知心话的人。这个是很难处理的,但刘震云却处理得很自然,因此该作品被誉为“中国的《百年孤独》”。

对于读者关心的“如何将小说写下去”的问题,王十月认为,这需要作者为小说人物设置解决问题的障碍,并分别以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举例。通俗小说碰到问题,解决的方式比较极端,“在日常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严肃小说中人物遇到的问题则是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其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正常的方式,因此符合生活逻辑和人物性格特点是作家必须努力去克服的。

“严肃小说中的人物困境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困境,是人物绕不过去必须解决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剖析人物的生活外在和精神内在。”王十月表示,这也是作家绕不过去的问题,因此作家关注问题的能力和对生活的体验和转化能力,决定了作家的创作水平和作品的独特性。

王十月还强调,小说创作尽量不要过度描写(描写是要用到最要紧的地方),最好是设定一个“我”的听众。“正如莫言说的,小说家是讲故事的人,要尽量说人话。”王十月说,小说的第一句话很重要,尽量从松弛的地方开始,“好的作家起手很轻,总能在开始就很能抓人。”他建议作家在写完小说后回头看第一段,觉得可有可无就删掉,然后看下一段,周而复始,直到删不动了为止。这样一个好的开头,一个好的切入点就有了。

此外,王十月还建议小说故事的创作可以借鉴诗歌的写法,让故事更有跳跃感,有留白,有悬念。他特别强调,小说创作没必要将人物的“前史”交代得清清楚楚,因为读者不关心过去,他们更关心故事的进展。

郑小琼接着王十月的话题展开分享,分享了其对文学创作现代化的思考。她以诗歌创作面临的现代化问题展开,认为当下文学创作者面临着物质和精神两个现代化问题。比如在工业时代,我们面对现代生活、科技产品、新式材料等“物”,创作中如何处理,如何去完成对这个“物”的意象化。这些“物”不能带来自身的一个意义,就需要我们去深入了解,从外在的形象,内在的艺术内涵着手,通过作家的技术处理,形成一个文学形象或意象,甚至将其固定下来,一如古诗词中梅兰竹菊、明月等一些经典意象,转化为精神的现代化。

对于精神现代化(文学内涵现代化)这个问题,郑小琼带来了如何进入现代生活即事物本身的思考。她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文学创作者需要去感受万物的生命力,去完成对生命的建立。这需要我们作者在关注当下、发现不同生命的形式和内涵的同时,通过不断与人与物沟通交流,去深入生活和思考,了解我们与现代化的物的关系,并在创作中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和拓展。

对话:深挖、转化利用文学作品,提升东莞文学影响力

东莞日报:能否谈谈您对东莞文学的印象,以及对东莞小说创作现状的看法?

王十月:东莞因为有几个标杆性的作家在这里,如陈启文、雪漠等,为东莞文学树立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是东莞文学的高度,也不仅是广东文学的高度,他们作为中国文学最顶级的一群写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文学的高度。

东莞还有许多有实力有才华的年轻作家,如穆肃,虽然近年来写得不多,但其文学才华在那里,文学界一直对他很有期待。他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积淀,大家更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作家,只要他再出手,就能写出很好的作品。此外,周齐林、莫华杰等年轻作家在小说、散文上都写得不错,他们的成长也值得期待。

但从整体上看,若要说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现在整个小说队伍有一点点没有那么齐整。小说创作的队伍没有像早些年给人“出来一大批”的整体的感觉。主要是因为现在人口流动性比较大,全国各地也发展起来了,许多从东莞成长起来的作家,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平台,逐渐从东莞走向了全国,走向各地。

东莞日报:当下东莞文艺创作出现了一种新时尚,如实地调研采风、驻村创作等,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您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评价,东莞的作家如何正确打开这种创作“新姿势”?

王十月:不管是驻村创作还是实地调研采风都是一件好事。相对来说,写非虚构,写散文,通过实地调研采风更容易,也比较快出作品。因为它是一种“我看到感受到,我就能成为写作”。但对小说来说,它有自己特殊的创作规律。就是说作家他到处走到处看,他在经历生活等,这些是他的财富积累,需要先放在一个巨大的素材库里面,得等到什么时候去激活它,才能转化为作品。这是一个未知的结果,因此你不能要求一个小说家,在一个地方生活一两年就能创作这个地方的小说作品。这些生活经验,这些文化,需要你去真正理解,然后内化为你的基因和融入血液里的营养,等下次创作时,自然就用到了。

比如我,刚到东莞、广东的时,甚至在东莞生活那么多年也没有创作出以本地生活和经验为背景的作品。我真正开始写东莞是相对比较晚的,是在十多年以后,我消化了东莞的生活经验后。那个时候已经不是说我有意地去写一个东莞题材,而是提起笔来,这里的故事就会放到这样的背景下,因为它最适合这个时候的你去展示它。

但总体而言,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作家平时还是要多出去走走,多去观察、体验生活,自觉不自觉去增加自己的积淀,这是很重要的。但一定不能着急,不能说我急出作品,就像种稻子一样,刚种下去就要去收割,这个心态是不可取的。

东莞日报:东莞市荷花文学奖是东莞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明年即将举办第十届了,但也出现了一些困境。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如何进一步助推“荷花文学奖”品牌提升有什么建议?

王十月:荷花文学奖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学品牌,但也和其他地方文学奖一样,时间长了难免出现疲态,影响力难免出现下降的现象。我认为这可能有两个因素要考虑。

一个是荷花文学奖出道即巅峰,一开始就颁给了郑小琼这样的作家,他们后来成长为现象级作家,荷花文学奖也从一个镇的文学奖变成了一个全国性的文学奖。但这个事情可遇不可求,在东莞,在全国也很难再复制出来。可以说,作家、诗人,你是得靠机缘才会出现的。

这是一个难以改变的事,但你能够做的是,比方说对文学品质的坚守,拓展评奖的疆域,放宽评奖的条件等,通过提升奖项和赛事的规格,吸引更多作者进来。同时对历届荷花文学奖获奖作品进行一个深度的挖掘和使用,而不是评完奖后就束之高阁。如果没有后期的投入,没有后续的挖掘和使用,对很多人来说,你这个奖评给谁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们是不是今天还可以把这些作品拿出来,怎么去挖掘和转化利用,这是主办方和东莞相关部门要思考的问题。比如说当年颁给郑小琼的散文作品,可否在作品写到工厂举办沙龙,可否将两个散文拍成纪录片或者短剧之类的,这样它就打上了荷花文学奖的IP,打上了东莞的烙印。这就像李娟写新疆的作品通过转化利用成为一个IP,把整个新疆文旅都带起来了一样。郑小琼作品的影响丝毫不亚于李娟,甚至从作品的艺术性来说,她可能会是处理得更好的一个作家。且她也特别代表了东莞。东莞前不久出了一部叫《东莞东》的音乐剧,也是在回顾这一波历史。如果能从郑小琼荷花文学奖作家作品中汲取营养,做类似的有效的转化,它可能比《东莞东》,比李娟的那个作品做得更好,也都是未可知的。因为我们要记忆东莞,他们的那些作品是很有代表性的,是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利用的。

总之,一个地方的作家,尤其新作家群体的出现,它是有周期性的,没那么快出来。这就会出现评奖评来评去都是那几个人,慢慢的,这个奖的影响力就会下降,这个是没办法去解决的。因此,才要从外在的升格和拓展,内在的深挖和转化利用上下手,保持甚至提升这个品牌的持续影响力。

延伸阅读: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

本次活动为“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桥头文学大讲堂系列讲座之一,由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东莞文学艺术院、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桥头镇文化服务中心承办,东莞市作家协会、桥头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

“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是东莞市文联打造的一项富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通过邀请全国各地文艺名家来莞交流互动,涉及讲座、交流分享、采风、展览、调研、赛事等多种形式。旨在提升东莞本土文艺家的创作水平,强化东莞文艺发展规划和品牌构建,树立宣传东莞形象,助力文化强市建设和文化高质量发展。

其中“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讲座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邀请了陈履生、贺绍俊、霍俊明、蒋述卓、苏星、冀彦伟、蔡焕松、程向军、李耀林、金元浦、胡乐民、于同云、王苏、李群芳、王莉、梅昌胜、高宏存、李敬泽、梁凡、汪亓、潘鲁生、陈涛等众多全国各领域文艺名家来莞讲座,涉及文学、诗歌、美术、书法、摄影、朗诵、陶艺、舞台演艺、文化志愿服务、元宇宙、文化思想、流行音乐、民间文艺等众多领域,主讲话题前沿、内容深入丰富,广受观众欢迎,社会影响巨大。

讲座结束后,“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桥头文学大讲堂”东莞荷花文学奖座谈会在桥头镇莲城美术馆举行,王十月、郑小琼与胡磊、柳冬妩、詹谷丰等特邀嘉宾及荷花文学奖主办方代表一起就进一步助推“荷花文学奖”品牌提升,着力打造桥头·中国“文学之乡”IP品牌,以及提升作品质量和加强文学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文字:沈汉炎 图片:李梦颖 视频:李梦颖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