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 解难题㉓丨“湾区制造”货物的东莞空港之旅
东莞+ 2024-01-19 08:50:54

深冬的东莞温度不减。在南沙之东、前海之北,坐拥黄金海岸线的“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以下简称“空港中心”)里,一批变压器、音频功放模块等出口货物在办理海关通关手续、完成航空安检和打板后,乘坐专用船舶从东莞港启航,直达香港机场码头,再装上飞机发往全球。

这是一条东莞与香港创新开辟的跨境贸易通道,是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海陆空联运项目,更是莞港合作的“超级项目”,被广东省列入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工作。它还是一个以服务企业、惠及企业为根本的项目,“湾区制造”货物在东莞有了“候机楼”,物流成本降低30%、时间成本降低20%,为广大企业带来了福音,推动东莞外贸高质量发展。

东莞是一座全球闻名的外贸城市,外贸稳则经济稳。东莞商务部门围绕全市商务工作发展,全员参加调研、了解外企诉求、梳理问题难点、做好跟踪服务,联合东莞港务集团不断拓宽东莞国际合作空间,扩大“湾区制造”货物的国际“朋友圈”。

■2023年8月17日,“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宣传推介活动”在东莞迎宾馆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奔着问题去,抓住难题改

香港和东莞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双方经贸合作日趋紧密。在东莞2万多家外资企业中,港资企业超过8000家。与此同时,东莞市先进制造业发达,进出口值近5成为高价值机电产品,存在庞大的空运物流需求。许多东莞制造的产品就是通过香港通道畅销全球,莞港贸易总额已超1500亿元。

然而,以往内地出口货物经香港机场发往全球,需要先办理海关通关手续,再通过公路运输经深圳口岸后,运到香港机场货站,在香港机场货站进行安全检查后,按照一定的规格装到飞机的集装器上,最后再装载进飞机货舱里。货物进出口高度依赖香港国际机场中转,传统陆路运输模式下存在物流环节多、运输成本高等问题。

如何为货物出口增质提效,一直是莞港两地希望能突破的难题之一。

奔着问题去,抓住难题改。为打通物流堵点,市商务局连同香港机场机管局、黄埔海关、东莞港务集团,成立空港中心领导小组,推动空港中心创新跨境海空联运监管模式。横跨内地与香港两大关贸区,莞港两地在硬件联通、软件衔接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突破创新。经过多方努力,一条空中货运大通道在东莞应运而生,带动“湾区制造”通达世界。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行家看门道”,为何要选择空港中心?只有走过了空港中心,才知道它的好。周家乐是东莞进明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香港代表,谈到空港中心他深有感触:“传统陆路运输模式下,订舱、运输、报关、打板等各环节需找不同公司负责,非常碎片化、分散化。而在空港中心,以上各环节都实现了集约化运营,而且在操作、安检等费用方面,空港中心也比香港优惠50%左右,我们的综合运营成本整体下降至少30%。”

“市、镇、国企”三级合力开展进企上门服务

空中货运大通道已经铺设好,如何让更多的企业受益?东莞商务局和港务集团以服务企业导向,全心全意助企惠企,全力推动空港中心走上发展快车道,以惠及更多制造业企业。

特别在去年9月至10月,市商务局连同港务集团等商务部门共同开展空港中心进企上门服务,按照“市、镇、国企”三级合力推广,共向600余家企业进行项目推介,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全市进出口业务较大企业全覆盖,向全市企业介绍了空港中心这一降本增效通道,争取让空港中心惠及更多湾区企业。

在莞港两地的共同努力下,空港中心如今的船舶航次从最初的一周两班升级到了一天两班,包机服务从一周一班到一周两班,承运飞机从60吨变成100吨,香港民航处认可在莞开展业务的货代从1家增加到如今84家。

包机模式受到了企业的认可。东莞港空运供应链有限公司赵东旭说:“以到南亚某国包机为例,当天16:00收货入仓,20:30货物便可装船,第二天9:00搭乘飞机,12:40即可抵达目的地,17个小时内便可完成打板、清关、安检、装船、装机发运等环节,客户对我们的认可度非常高。”

去年10月,在市商务局的推动下,东莞港务集团与香港机管局签署《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合资协议》,双方未来将研发投入海空兼容装卸设备、无人驾驶系统、高速货船等转运设施。预计2025年,空港中心还将建成航空物流园区。待空港中心设施更加齐全后,每年货物处理能力将超100万吨,东莞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对比现有模式有望降低约50%,物流时效可提升30%。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图片:记者 郑家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