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 解难题㉑ | 市投资促进局:全面推广“摘牌即动工”
东莞+ 2024-01-16 19:35:14

在东莞水乡新能源产业基地的洋兴氢蓝时代项目建设工地上,工人正在抓紧施工,土方车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是东莞重大项目之一,也是水乡洪梅2023年首个“摘牌即动工”项目。

市委市政府将2023年定位为“招商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为切实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项目提速落地,切实提高企业获得感,东莞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相关镇街(园区)、部门参与,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跟到底”服务模式。同时推广“摘牌即动工”模式,确保项目高效落地,让项目规划蓝图变成热火朝天的“施工图”。

2024年元旦后首个工作日,中共东莞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投资年”行动为突破,切实稳定经济增长。市投资促进局坚持以制造业当家为根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投资年”行动为突破,大力实施“大招商”2.0行动,深化资源要素供给、市场化招商机制改革,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卡脖子”领域国产替代发展机遇,着力招引布局一批引领性、标杆性龙头产业项目,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东莞高水平建设国际科创制造强市、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洋兴氢蓝时代项目

项目“四证齐发”“摘牌即动工”

“我们公司在国内也有其他投资项目,但投资建设速度没有像东莞这么快的。”在洋兴氢蓝时代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东莞市洋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仲磊深深感觉到东莞“招商年”的决心以及产业落地建设的效率。

东莞氢蓝时代是国内氢燃料电池科创龙头企业氢蓝集团在东莞设立的燃料电池生产以及膜电极总部基地。2023年6月,东莞氢蓝氢燃料电池研发制造项目在水乡新能源产业基地奠基,项目总投资17亿元,用地面积约61亩。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为了提升项目落地效率,东莞相关部门主动作为,水乡管委会自然资源局联合水乡管委会城市建设局、水乡不动产登记中心、洪梅镇投促中心等部门成立专班小组,按照“摘牌即动工”模式召开项目推进会。

▲专班小组为企业制定了“时间表”、细化了“任务书”,明确责任分工并紧盯关键节点

这个专班小组为企业制定了“时间表”、细化了“任务书”,明确责任分工并紧盯关键节点。在项目各阶段申报流程的基础上,专班小组进一步精简材料清单和优化审批流程,将审批环节各部门“串联审批”变为“并联预审批”,将土地挂牌“等待期”变为“预审期”,将各部门“接力跑”变为“并排加速跑”,缩短审批时效。

“充分利用土地摘牌等待期,提前对接建设单位,完成项目方案设计、人防设计、施工图设计与图审,最大程度减少项目等待时间。”张仲磊说。专班小组同时主动提前为企业服务和审批流程再造的同步进行,合力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最终实现项目“四证齐发”(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专班小组同时主动提前为企业服务和审批流程再造的同步进行,合力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最终实现项目“四证齐发”

“五化”组合拳推进重点产业项目提速落地

“四证齐发”“摘牌即动工”的洋兴氢蓝时代项目,是2023年以来落地东莞的重大项目之一,也是“招商年”的东莞全力“拼经济”的缩影。

市委市政府将2023年定位为“招商年”,与往年相比,2023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构建起高位统筹、高效协同、全域覆盖的“大招商”工作格局。

市投资促进局牵头出台“大招商”工作方案,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推动市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上海、香港、苏州等地精准走访30余次,拜访一批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百队千企”总部企业走访活动,推动市直部门、各镇街(园区)、市属国企联动赴境内外50多个城市地区对接企业超1500家。

在项目落地上,东莞的投促部门更是打造全链条全流程服务体系,建立超百宗投资亿元以上促落地“项目池”,打出项目台账管理精细化、分级协调机制体系化、项目落地措施创新化、红黄牌亮牌通报常态化、项目代办服务一体化等“五化”组合拳,推进重点产业项目提速落地,刷新了东莞落地建设新速度。

“具体做法是项目签约后,积极引导企业提前开展设计方案、施工图、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能评、环评等动工前期工作,并在土地挂网出让期间设置提前介入审查环节,企业无需等到上一个证件出证后再申办下一个证件,可先行报送部分材料由相关部门完成部分审查,待前置手续完成后即可转为正式审查结果,有效压缩项目动工建设时间。”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项目施工现场

“招商年”稳中有进,“投资年”创新打法持续上线

除了百亿级超大龙头产业项目实现新突破外,30亿元的凤岗联泰项目、30亿元的沙田维龙数智化供应链管理项目、30亿元的企石三井中日制造供应链基地项目……2023年“招商年”,一个个重大项目持续投资东莞。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东莞招商引资工作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全市引进内外资项目协议投资3680.4亿元,增长9.4%,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协议固投1656.9亿元,增长13.1%;亿元以上制造业(含平台)项目协议固投1503.3亿元,增长34.5%。

这背后,不乏一些招引“链主”型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6宗,增长16.7%,3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宗,增长10%。136宗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完成摘牌,用地规模8054.28亩,增长15.4%。推动136宗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完成摘牌,增长46.2%,16宗项目实现摘牌即动工,49宗项目当年签约当年落地。

在“立新柱”(引进战新支柱项目)方面也成绩突出——全年引进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协议投资1136.5亿元,增长10.2%。其中,纺织服装鞋帽、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协议投资分别增长119.5%、44.1%、35.7%、31.5%、10.9%。

市投资促进局表示,在“投资年”的2024年,系列招商引资“新打法”将持续“上线”——包括探索组团式招商模式、推动12000亩挂榜招商连片地块重点招引产业“立新柱”项目、建立项目快速决策机制推动优质项目加快选址签约、持续开展投资东莞全球推广行动等。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图片:首席记者 曹丽娟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