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 解难题⑪丨打通供水“最后一米” 让市民用上放心水
东莞+ 2023-12-14 08:33:45

“现在水压足,水质好,洗衣做饭都方便,晚上洗澡也比以前舒服。”12月1日下午,在南城元美东路稻花村小区18栋,住户陈先生拧开家里的水龙头,一股清水哗啦啦喷流而出。

市民用上干净水、优质水的背后,是东莞水务部门用真招、实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实践。市水务局多措并举推进居民住宅小区抄表到户工作,优化供水系统,解决百姓“老大难”问题,让“历史问题”不再遗留。截至目前,全市已更新改造供水管网657公里,全市供水管网综合漏损率大幅度下降,数十万用户用上干净水,用水满意度明显提高。

■施工人员在万江街道牌楼基社区更换供水管网

更新管网

让市民用上干净水

“你看,水很清澈,再也没有黄水、锈水。”在稻花村小区,站在水龙头前,陈先生不停地比划,“以前水压低,水质浑,现在用水很方便,大伙都说好。”

“不来水”,那就换管;“水压低”,那就加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质量参差不齐”“老化严重”“无人运维”……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类似历史遗留问题,跑冒滴漏、水压不足、水质降低等问题给老旧小区的居民带来诸多不便。

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毅聪表示,饮用水水质安全是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问题。水务部门把主题教育和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克服多重困难,积极开展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把干净水、优质水送到千家万户,努力让群众共享水务发展成果。

12月1日,万江街道牌楼基社区,市水务集团的施工人员正在更新供水管网,将PE管、不锈钢管埋在地下,淘汰老化生锈的镀锌管。工地负责人何俊文告诉记者,“这里是万江东管网改造点,周边的8个社区,供水管网都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以前供水输送管网基本上采用铸铁管和镀锌管。埋在地下,时间久了,就会生锈,堵塞内壁,导致水流细小,出现水压偏低、水质发黄等现象。”

东莞非常重视供水安全,一直以来都将供水纳入全市民生实事来抓。今年着力推进的东莞市供水管网更新改造一期工程,其中万江标段就涉及15个社区,长达529公里。目前,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的主体部分已基本铺设完工,施工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挖沟槽回填、布置管线等工作。

此次改造,将供水管网更新为PE管、不锈钢管、球墨铸铁管、钢管。管道改造升级后,将彻底解决周边居民长期水压偏低、水质差等问题,惠及周边6万多居民。目前,全市已更新改造供水管网657公里,全市供水管网综合漏损率大幅度下降,让数十万用户告别黄水锈水,用上干净水。

目前,东莞正稳步有序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其中,2022-2024年对大市区四个街道管网老旧情况严重的社区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2024-2025年对现状漏损率大于10%的中堂、石碣、高埗、望牛墩、厚街、虎门、横沥、桥头、樟木头、谢岗、大朗等11个镇开展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

二次加压

全天候用水更方便

二次供水是保障居民安全稳定供水“最后一米”关键环节。

据介绍,目前,市政配水的管网压力一般只能保证1楼到6楼,而高层建筑则需要新建泵房、水箱等设施进行加压后,才能将自来水送往较高的楼层,这就是所谓的二次供水。

针对管道材质不符合标准、管网漏损严重、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实施改造,水务部门从去年至今年对南城中心区加压泵房进行翻新改造,重新配置泵房、储水池、管道、阀门和安防系统等设施,改善了泵房内部环境,保障供水安全,确保居民用上放心水。

这两天,东莞水务部门正在对南城街道中心区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进行巡查。

南城中心区加压泵房,位于元美东路稻花村小区18栋对面马路旁,通过无负压加压供水,确保稻花村、菊香苑、石竹花园三个住宅小区“水压足、水质好”。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很多情况下泵房需要异地建设。新泵房建在哪里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建在绿化带上,有人说影响美观;建在居民楼板下,有人担心会不会有安全隐患……

市水务局供水管理科有关负责人表示,二次供水改造中充分尊重民意,改造前设计人员充分勘查,主动对接物业、业委会完善改造方案;改造中安排专人现场协调,还考虑居民生活作息,进户时间安排在每天上午8时至晚上6时,力求把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针对生活饮用水供水问题,东莞出台《东莞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东莞市二次供水技术规程》等系列法规性文件,将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改造以及运营管理纳入法治轨道。

对此,陈先生深有体会,“修建加压泵房后,周边3000多户居民用水得到了保障。任何时候拧开水龙头都水压足,非常方便。”

市水务局将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抄表到户问题作为主题教育活动重点调研课题,对全市1822个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普查评估,并联合镇街对上述小区的二次供水管理工作进行集中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经验做法,结合东莞实际,正研究出台东莞市推进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抄表到户管理工作方案,适时分步骤启动二次供水抄表到户管理工作。

抄表到户

水费交得明明白白

“11月份水费36元,四口人,不贵。每个月的水费一目了然,我们交得明明白白。”如今,在陈先生眼里,“抄表到户真正帮助用户厘清了水费账”。

“抄表到户”是每个用水户的期待,它既可以让水费更加透明,还能推动改善供水水质,强化供水管理和服务。近年来,东莞着力聚焦解决市民供水“中间层”问题,大力推进供水“抄表到户”工程。

据介绍,“抄表到户”是指供水企业原有的服务对象从“总表分摊”延伸到“一户一表”,即通过“户改”或接收全部住宅小区用户水表和二次供水设施并与用户签订供水合同后,由供水企业负责对每家每户的居民分户水表进行抄表收费。

对于市民来说,“抄表到户”以后,用户的水费按照实际抄收的额度缴纳,明明白白。

陈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小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总表分摊,水费由物业公司或者其他机构代收。大家理不清水费,存在账目不清、水费较贵等现象。”

如今,稻花村小区实行“抄表到户”,用户的生活用水不再实行总表分摊,用户的水费通过银行代扣或者自主缴纳等方式,直接缴给供水企业,账目一目了然,还有发票。值得关注的是,抄收到户以后,用户分户水表以外的漏损均由供水企业承担。

目前,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公司已完成大市区莞翠邨、南城中心区住宅区、第一教师村等10个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并实现“抄表到户”管理。

“抄表到户”按照一户一注册水表、统一收费标准等措施,为小区居民提供专业化团队运维,小区真正实现“抄表到户、计量到户、服务到户”。同时,水务部门监督落实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消毒、水质检测、安全防范等管理制度,接管小区的二次供水管理,确保“最后一米”水质安全。

把“小事”干好,把“大事”做实;以“新”换“心”,用“心”用“情”。刘毅聪表示,水务部门将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以“民有所需、我有所用”的决心切实提高群众用水质量,切实让大家用上“干净水、放心水”,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夯实“水保障”。

文字:周桂清 图片:周桂清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