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兴业?就来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东莞。
东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梦想之城,吸引了上千万人在此创业和生活,孕育了超过160万个市场主体,平均每6个人里,就有一个是“老板”。
在东莞,申请注册一家港资企业最快只需要1小时,全程都已经实现了电子化,不仅“不需要一张纸”,而且“足不出户”就可以搞掂。
让众多东莞企业倍感惊喜的是,这座城市会不定时发放让企业拍手称赞的惠企政策大礼包——把企业总部迁入东莞?有奖励!最高可奖1亿元;企业被认定为“小巨人”企业?也有奖励;企业获得政府质量奖?不用怀疑,一定有奖励!
一位对东莞惠企政策颇有关注的企业家,欣喜地发现:从今年年初重磅发布的“市政府一号文”,到本月发布的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制的“降成本8条”,一个又一个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相继出炉,不断释放利好信息,为东莞经济注入“强心针”和“兴奋剂”。
他梳理发现,目前已经发布并且正在实施的重点惠企奖补政策超过85条,有的围绕招商引资、工业发展、空间保障、产业专项,有的瞄准商贸物流、科技创新、人才奖励、金融政策,从多个方面、全方位地为东莞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政策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东莞“惠企”“助企”的营商环境不仅仅获得了来自企业层面的“民间认可”,还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点赞,并将东莞民间投资愿投、能投、敢投、快投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了分享。
就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中,东莞也以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的身份亮相在全国观众面前。
你要知道,东莞从一个偏安一隅的农业县,发展成为全国第十五座“双万”城市,从来不是说说而已。正是上千万从全国各地被这块投资热土吸引而来的人们,用勤奋的双手、辛勤的劳动,锐意进取、不懈奋斗共同创造的奇迹。
想要投资兴业?你永远可以相信东莞。

关键词:开新局
重磅政策接连发布,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癸卯兔年的春天里,东莞不断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强音。
1月30日,正月初九,不少人还未从春节假期的闲适中找回状态,东莞就高规格地召开了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2月7日,元宵节刚过完,东莞又召开了一次全市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大会以“莞邑招商 奋勇争先”为主题,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旋即掀起一股招商热潮。
2月8日,“东莞两会”正式拉开大幕,再一次向外释放东莞这座“双万”城市大抓经济、大抓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与此同时,一个又一个瞄准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磅文件接连出炉——《关于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构建“大招商”格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产业空间建设工作方案》……
其中最为重磅的,当属2023年东莞市政府“制造业当家”一号文——《关于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这个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写进市政府“一号文”的文件,围绕制造业立柱、制造业转型、制造业纾困三大方面提出了20条政策、75项举措,涉及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各项奖补政策资金约15亿元。
众所周知,东莞是一座民营经济大市。全市民营企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六成以上,贡献了七成以上的税收总额,在进出口、投资、消费领域的贡献分别占全市的六成、七成、八成以上。
为进一步提振东莞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激发东莞民营经济活力,《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足了功夫——围绕增信心、降成本、扩投资、提质量、解难题五个方面,形成12条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措施。针对当前东莞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全面优化东莞市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和创新生态,让民营企业敢闯、敢干、敢投。
“只要是好项目,东莞政策支持力度上不封顶。”《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构建“大招商”格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干货满满,发布了20条招商新政,更透露了东莞今年“力争实际投资1600亿元以上”的雄心壮志。
好项目纷至沓来,东莞如何破解用地难题,为好项目开辟空间筑巢引凤?
《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产业空间建设工作方案》有“招数”——在今年率先启动100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建设,并在5年时间内建设不少于5000万平方米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的产业空间,为企业提供稳定健康的经营发展空间,为全市制造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减租,再减租!补电费,再补运费、补布展费!企业需求在哪、政策就延伸到哪。
近年来,东莞发放的政策大礼包直击痛点,精准发力,既为东莞企业纾困解难,也为东莞营商环境提质加分。
在一波又一波利好政策东风的吹拂下,东莞企业愿投、能投、敢投、快投的氛围愈发浓厚。

关键词:新起点
打造营商环境国际高地
在东莞,企业深刻感受到“放管服”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不仅办事流程越来越简化,办事窗口的服务也愈发有温度,企业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
早在2019年10月9日,东莞就启用了市民服务中心,不仅推动实现了政务服务全域标准化,更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以及网上“一键装”服务,成为全省进驻部门最全、事项最多、综合窗集成度最高的办事大厅。
在编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上,东莞建立了统一的知识库,完善了基层政务服务大厅管理、队伍管理、数据采集、事项全流程管理等系列标准规范,全市政务服务退件率从13%降至2.3%。不仅如此,东莞还推进了政务服务“一平台、多终端”建设,市镇两级大厅基本实现高频政务事项100%进驻,铺设自助终端超2000台,1000多项业务实现“全市通办”“湾区通办”“跨省通办”。
如何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
为完成这一命题,东莞创新搭建了一个市场主体登记智能审批系统,登记审批效率提高2倍以上,更建立了一个公证文书信息共享数据库,上线中国(香港)委托公证业务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港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转变。
东莞还在全省率先实现水、电、气等市政公用业务“网上一键办”,公积金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全程零跑动。
“有难题?找市长!”东莞率先打造了市长“政企直通车”,覆盖了全市重点企业,实现企业诉求“一键办理”。
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上,东莞积极开展暖企行动,成立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的走访服务组,各镇街(园区)也成立专班和工作小组,全部下沉一线,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不仅如此,东莞还打造了一个政企沟通最为便捷的公共服务平台——“企莞家”。自2017年上线以来,该平台注册企业超过4万家,关注用户超过140万。全市各类涉企资金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统一申报,更具备“免申即享”“秒报秒批”“一键申报”等实用功能。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而东莞的营商环境有口皆碑。
在今年新发布的《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中,东莞荣获营商环境创新城市,并荣登“区域壁垒破除”榜单。

一直以来,东莞的主政者致力于为企业和市场主体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更秉信干部的作风就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
为优化营商环境,东莞市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被赋予了多重角色:既要当好“保姆”,遇事不后退,敢担当善作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又要当好“红娘”,发挥产业链组织者与协调者的作用,撮合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
还要当好“店小二”,主动下沉提供精准服务,实现“企业不跑政府跑、企业少跑政府多跑”。
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东莞市还制定了《东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务求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标志着东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即将掀开法治化、规范化、市场化建设新篇章。
站在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的新起点上,东莞胸有成竹,蓄势勃发——东莞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致力打造营商环境国际高地;继续切实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要更好地运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优化统一高效的政府网上办事平台,让营商环境和现代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市场主体提供方便快捷、协调有序的线上线下办事审批、政策优惠等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