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莞当老师| 新教师:我与东莞教育共成长
东莞+ 2023-07-20 16:34:49

“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今年7月,来自全国各地的2378名新教师在东莞参加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新征程。

今年是东莞新教师规培的第六年,作为省内首家实施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城市,东莞在今年的规培内容上有哪些继承和创新?这些变化,承载着人们对于东莞教育怎样的期待?

变化:人数、学历再创新高,东莞吸引力越来越强

迈入“双万”(千万人口、万亿GDP)新赛道的东莞朝气蓬勃、奋力向前,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东莞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优秀的教育人才。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随着东莞教育扩容提质的深入推进,东莞高度重视新教师引进,更注重新教师的规范、快速成长。2023年开年以来,东莞市教育局分赴北京、南京、广州、武汉、西安、长沙、南昌等城市招聘优秀毕业生,欢迎他们加入东莞教育队伍、实现教育理想。

伴随东莞扩容提质的深入推进,东莞对于优秀教育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优秀毕业生通过激烈竞争选拔来到东莞。以今年参加规培的新教师为例,2378名的总人数中,硕士研究生1064人、博士生5人,占比约45%;党员教师840人,占比35.3%,新教师人数与整体素质实现“双提升”。

据东莞市教育局数据显示,2022年东莞首次设立市教育局统筹岗位集中引进高层次人才,全年招引了在编教师4591人,超过以往6年总量,其中研究生学历在毕业生招聘人员中占比达75%,相较2016年人数增长超24倍。

数据呈现了东莞教育的蓬勃发展,也彰显东莞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东莞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生态,为有教育情怀、有从教梦想的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实现教育理想的机会,也为非师范专业优秀毕业生提供了改变人生发展航向的可能。

▲专题报告后,全体新教师郑重宣誓

亮点:将创新基因植入教师培训中

2018年,东莞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专门针对见习教师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完善培训体系、导师带教制度,缩短新教师的成长时间,打造教师培训全省样本。

回顾东莞六年来的教师规培课程,创新是唯一不变的底色。每一次规培,都在规培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创新改革,更好地适应新趋势和新需求。比如,2019年,培训增设防溺水训练、音乐、美术摄影、公文写作等10项选修课程;2020年,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培训必修课;2021年增加国家安全法、党史学习教育、普特融合教育等通识课程;2022年把第二、第三阶段课程进行整合,将学科教学和班主任管理课程融入第二阶段,为九月老师们走上讲台提前做好准备。

今年,围绕师德师风与职业操守、班主任德育能力、课堂教育教学能力、辅助教学技能提升“四大模块”内容,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采用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各园区、镇(街)教育管理中心、基地学校、聘任学校“四方共培”模式进行。新教师们将通过专家引领、名师带教、跟岗浸润、上岗实践、技能提升的方式,开展四个阶段为期一年的规范化培训。

“今年我们在课前开设‘今天我开讲’环节,进一步帮助学员边培训边总结边分享,不断提升。”开班仪式上,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校本研训指导部(重大项目办)主任吴华谈到。

其中,名师带教跟岗实践是今年规培调整较大的地方。通过充分发挥各镇街学校的自主性,推动新教师积极和带教老师紧密沟通协调,多渠道开展跟师学习,有利于促进新教师学习掌握从事科目最新学科动态,这对教师、学校及我市学科教育水平提升均有很大帮助。

▲7月11日上午,新教师“规培”第一课开讲

成绩:教育人才与教育强市的“双向奔赴”

为什么东莞能够吸引优秀的毕业生?为什么东莞要引进这么多的优秀人才?

近年来,随着教育扩容提质行动的深入实施,东莞公办学位极大扩充,千日攻坚行动启动以来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8万个,公办教师队伍大幅扩容,仅2022年新招聘事业编制教师就相当于过往6年总和。经过前期的奋力攻坚,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得到较好缓解,东莞教育进入了从侧重补短板逐步走向侧重增优势的新阶段。

要强基础、增优势、创示范,要推动教育公共服务更充分、更优质、更公平、更安全覆盖全市常住人口,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发展提供更坚实、更到位、更强劲、更持久的教育支撑,教师队伍是重要因素。为此,东莞满怀热忱期待“凤栖桐”,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东莞市教育系统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大力锻造“莞邑良师”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学有优教”提供人才支撑。

一方面,优秀的教师队伍为东莞教育带来新思维,也提升着教育服务城市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新教师也在优秀前辈的帮助下快速站稳讲台、实现专业提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师规培项目,五年期间,市财政共投入3232.68万元,采用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聘任学校和基地学校“三校共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带教导师“双师共育”的培训模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能力、班级管理、综合技能的立体化培训,已有3222名新教师参加了长达1年的见习期规范化培训,并有很多当年的新教师已成为了市的教学能手、学校的教学骨干。

正如刚刚结束规培的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张星所言:“东莞每有四块钱就会有一块花在教育上,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注,一定会让我的教育生涯无比精彩。”

特写:规培第一课——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东莞力量

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怎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如何做一名好教师?7月11日上午,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为今年参加东莞市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2378名新教师带来《奋力“走在前列”,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东莞力量》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教育强国”“走在前列”“争先进位”“莞邑良师”四个板块展开,现场气氛热烈。

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到“锚定标高走在前列,实现高质量发展自我突围”,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到阐述“教育强国”的历史脉络和丰富内涵,从“立足‘双万’新起点,跑出教育加速度”到“坚持‘四有’标准,做新时代良师”。叶淦奎带领新教师一起把思路投入到伟大历史进程中,一起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教育,不仅如此,还带领新教师走进东莞、走进东莞教育。

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地向新教师们阐述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教师使命担当后,叶淦奎勉励新教师奋勇前行,以辛勤的汗水把东莞教育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美好现实,为东莞走在前列、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入职第一课给新教师们带来了丰富的触动和思考,也带来了更大的激励。课后,东莞实验中学新教师陈家蒂表示:“要当一名好教师,必须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我现在够坚定、够勇敢、够实力、够宽仁吗?或许现在还不够,但是我相信通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策划:李照东 张朝霞

执行:肖郅朋 叶可欣

出品:东莞日报社行业新闻部

文字:记者 肖郅朋 叶可欣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