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观察|滨海湾新区加速“入圈” 打造深莞同城新样本
东莞+ 2022-08-09 16:28:59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布《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下称《指引》),提出要加强都市圈发展战略和空间格局的统筹,并进一步界定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西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的内需重点协调的空间范围。

其中,深圳都市圈的范围包括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指引》全文提及东莞22次,东莞全域进入深圳都市圈,将加快与深惠城市一体化、同城化进程。

作为东莞深度参与“黄金内湾”建设的重大平台,滨海湾新区在《指引》中被提及6次。《指引》指出了滨海湾在空间格局、生态、交通、公共服务、产业等方面融入深圳都市圈的方向。

定位重大湾区级功能节点之一

《指引》提出,深圳都市圈将构筑“一主两副七廊多节点”的多中心分布式结构。其中,东莞被定位为深圳都市圈“一主两副”核心区中的副核心区之一,东莞滨海湾新区则与深圳会展海洋城一道作为“一主两副”外的重大湾区级功能节点,打造国家现代服务业与头部企业节点。

对于滨海湾新区而言,在深圳都市圈中极具优势的地理位置和格局定位,将进一步增强滨海湾与周边城市的资源要素共享互通,更好地承接深圳发展红利和“溢出效应”。

在生态协同方面,《指引》提出,以各市边界地区地理单元为载体,重点打造“一河一山一谷一径一湾一源”生态产品。“一河”即茅洲河碧道,加强茅洲河与周边镇街衔接,建设涵盖松山湖连海步道工程、长安绿道之城等茅洲河碧道。

滨海湾至松山湖碧道工程项目全长26公里,该工程的滨海湾段——滨海景观活力长廊东宝河堤段正位于茅洲河入海口东侧,与东宝公园相接,与深圳前海隔河相望。目前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建设,长廊东宝河堤段与东宝河公园联动,未来将成为深莞两地市民共享共游的生态休闲好去处。

串联深圳中心区打造临界次级枢纽

便捷的交通是都市圈城市联动发展的重要基础,高铁、城际、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将成为深圳都市圈建设的热点。

《指引》明确,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快线的复合交通走廊为骨架,形成“三横四纵”的网络综合交通格局。在“四纵”中,西部沿海走廊将以深圳20号市域快线和穗莞深城际为支撑,结合原有的莞太路、广深高速、沿江高速形成复合交通走廊,串联起深圳中心区-宝安-滨海湾。

按照规划,东莞地铁2号线三期工程可在交椅湾站与深圳20号线换乘。东莞地铁2号线及深圳22号线建成后,将有效促进滨海湾新区与深圳宝安区、深圳中心区等区域往来交流。

《指引》还提到,深圳都市圈将构建与分布式区域发展结构匹配的轴辐式铁路枢纽格局。在深莞惠中心区布局9个主枢纽,其中在东莞布局东莞东站、第二高铁站2个轨道主枢纽;在人口与经济活跃的莞惠深相邻地区,设置虎门站、滨海湾站、塘厦站、光明城站、平湖站、惠州南站6个临界次级枢纽,与主枢纽形成高效的轴辐式结构,分担主枢纽压力,支撑东莞滨海湾、深圳会展海洋新城、东莞松山湖、深圳光明科学城、塘厦、平湖北、大运新城、惠阳以及大亚湾等关键分布式节点。

按照《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三铁合一”的滨海湾站谋划接入深茂铁路、中南虎城际、赣深高铁、广州地铁22号线、深圳20号线等。多层次的快速交通网络越织越密,产业、人才、资金、数据等要素加速流通,为滨海湾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强化公共服务 打造国家现代服务业与头部企业节点

《指引》提出,构建“1+2+N”的深圳都市圈公共中心体系。其中,N个公共服务中心是由深圳5个城市重点平台,东莞滨海湾、松山湖、东南板块和惠州惠阳、大亚湾、仲恺构成。

《指引》还提出补齐深莞惠便捷地区的公服短板,推进特色公共服务与基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其中提到,在海洋会展城-滨海湾新区和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等地区,深圳、东莞均已各自谋划市级服务核心,可借助茅洲河生态廊道、中部隧洞走廊建设、黄江城市更新等契机,共同谋划特色公共服务设施,强强联合。

以深圳都市圈重点建设培育共建共享的N个公共服务中心的契机,滨海湾将以重大民生基础设施项目为抓手,对标深圳都市圈的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加快构建高品质的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并依托茅洲河生态廊道建设特色滨海公共服务设施。

另外,《指引》明确,深圳都市圈将依托四大交通走廊与轴辐式枢纽体系,构建湾区级产业科技创新功能节点。其中,深圳会展海洋城-东莞滨海湾新区将打造成国家现代服务业与头部企业节点。

具体而言,深圳会展海洋城-东莞滨海湾新区将发挥临空向海的区位优势,统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终端、海洋经济、总部经济、科技服务、高端商务、时尚创意等高端高新产业,形成高端产业与高品质都市空间协同发展的产业组团,加强与前海平台联动,共同打造国家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头部企业总部基地。

紧抓深圳都市圈发展新机遇,滨海湾将加速“入圈”,打造深莞同城新样本。

专家:新区要积极主动加入“深圳都市圈”建设

“深圳作为一个科创型的城市,它的经济活力、市场化程度都十分高,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又明显差异于东莞,与东莞形成十分契合又互补的关系,所以我觉得把东莞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是非常好的机制和体制的设计。”著名城市经济专家宋丁表示,东莞强制造,深圳逐渐形成全国的科创高地、研发创新中心。未来都市圈的建设,将继续巩固和扩大它们的产业差异化优势和互补优势,两个城市之间的咬合性、融合性更强,互利互惠推进两个城市的发展和实现深莞同城化。

具体到滨海湾新区,宋丁认为,滨海湾新区的建设一是让东莞成为了海滨城市,二是让东莞加入了“黄金内湾”城市群,成为引领未来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此次“指引”的提出,对滨海湾这类成立不久的新区如何与周边城市互动,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指引,对新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都市圈相较于城市群概念,在民间互动、经济互动、资金交流、人口流动等方面都有更加具体的指引。这对滨海湾新区更好融入大湾区建设以及与两个‘合作区’的交流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宋丁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滨海湾新区在政策加持下,也要主动作为,积极加入‘深圳都市圈’建设。尤其是加强在土地空间、政策、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力度,吸引产业布局,真正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宋丁表示。

文字:见习记者 李东明 资深记者 张华桥 图片:郑志波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