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专家话东莞城市文化、城市名片”专题研讨会举行
东莞+ 2022-07-26 23:09:18

7月26日,由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市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社科专家话东莞城市文化、城市名片”专题研讨会在东莞举行,研讨会通过探讨东莞城市文化及城市名片,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出席活动。

在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基层文化工作者、企业代表围绕如何推动文化强市建设以及“四大名片”“七大文化”,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目标、内涵、措施、路径等方面对东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工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会议认为,要梳理东莞文化发展的脉络,利用好东莞的资源禀赋,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面向公众需求,突出在场景载体、产品服务、产业形态方面的创新和建设,丰富文化供给。加强文化建设工作的统筹谋划,做好“学术东莞”“东莞创作”、文化人才引进培育等各领域工作。要打造反映东莞历史文化传承和时代变化,体现时代潮流的清新灵动,具有很强的辨识度、独特性的城市名片。要结合东莞国际制造名城的优势,通过创意营销,以产品为载体,做大做强潮流产业,进一步擦亮城市名片,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观点链接

应推动东莞优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品质化、立体化转化和开发,突出不同类型、禀赋、特点文化资源的场景载体、产品服务、产业业态的创新和建设。将“七大文化”置于传承发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担当、国家区域战略下城市协同互补两大时空尺度之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寻找最具东莞特质,彰显东莞价值,代表东莞形象的城市文化发展新定位与新目标。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高小军

发展文化既要传承原有的文化,也要有新的创造,通过建设文化载体,打造地标性的文化建筑,承载东莞在文化资源方面的禀赋,然后进行对外传播,提升城市形象。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李炳球

建设独具魅力的文化强市,要形成与经济硬实力相匹配的东莞城市文化软实力,顶层设计与体系化经营是二位一体的。一是立足传统,深挖区域特色;二是着眼当下,提炼文化发展亮点;三是面向未来激发持续发展潜能。把东莞打造成人文文化高地、历史文化富地、特色文化标地、休闲旅游胜地、国际制造业文化阵地。

——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田根胜

要凸显东莞城市形象,文化是城市的“里子”,名片是城市的“面子”,也是东莞文化的无数个截面和侧影。东莞的城市名片可以包容更多的内容,进行动态的调整,反映东莞文化历史传承和时代变化,体现清新灵动的时代潮流文化。

——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袁敦卫

城市名片指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能代表城市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的优质的地方特色产品、特色景致、标志性建筑、生活方式等。城市名片应该是已有的,具有很强的辨识度,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一提起这个城市名片,就知道是哪里,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城市文明发展方向,传播力要强。

—— 市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赵金阳

完整制造业产业链是东莞的基础和优势,结合东莞制造业的优势,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能够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文化IP,通过创意和营销,以产品为载体,做大做强潮流产业。

——LAMTOYS创始人兼CEO 曾静

文化强市强不强,主要看人才队伍强不强、阵地设施强不强、社会氛围强不强、活动引领强不强、精品创作强不强。要用项目留住人才,推动市场化力量参与文旅建设,助推文化强市建设。

——樟木头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主任  陈昕

实现从“东莞文化”到“文化东莞”蝶变,关键要做好历史文化强、公共文化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文艺作品影响力强等“五强建设”。重视培养地方文史人才,拓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公共文化场馆基础,多渠道夯实文化产业的基础,让文化项目为东莞文化壮骨、塑魂、增色。

——凤岗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副主任 赖则昭

文字:范德全 图片:陈帆 实习生:赵子歆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