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做客《阳光热线》:“双万”新起点 以法治力量助力基层提升末端执行力
东莞+ 2022-07-23 16:39:58

今天(7月23日)上午,东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鸿钧带队做客《阳光热线》,就推动法治建设、提高立法质效、公共法律服务、法治惠民助企等热点问题,与广大听众、网友交流,现场回应群众诉求。

陈鸿钧表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聚焦省市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一切服务基层、一切服务企业、一切服务民生”,以高质量法治护航保障全市经济稳定增长,以法治力量助力基层提升末端执行力,提升群众法治满意度获得感。

站在东莞“双万”新起点,市司法局接下来服务经济社会的工作思路和部署是什么,又将从哪些抓手全面提升末端执行力?

据了解,市司法局将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东莞市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意见”重点任务举措落地落实,以法治示范创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率先取得突破,以专项领域“小快灵”“小切口”不断提高立法质效,更好地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及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将合法性审查“关口前移”,大力推动落实行政复议、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等政法领域改革,为“强创新”“拓空间”创新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持续深入开展法治为民惠民行动,着力办好年度法治“十件实事”,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常态化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及时精准的法律服务保障,整合优化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精准对接市民群众和在莞企业法律服务需求,以“企业法治体检”“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全市法律服务工作积极介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全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市提升末端执行力大会,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接下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要继承和发扬率先探索、先行先试、敢闯敢干的改革精神,以实际行动进一步提升末端执行力,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一是聚焦工作重点,找准发力点,优化法律服务和加强工作指引,依法为基层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出谋划策、松绑减负,赋予基层更大的改革创新空间,为激发基层活力提供法律支撑。二是发挥法律专业特长,在重大决策事项审查、办文、办案中,加强与相关部门、镇街的沟通协调,根据基层的实际和需求,缩短办理时效,提高办文办案质效。三是发挥组织保障作用,加强基层队伍法治能力建设,整合优化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送“法”下基层,以法治力量助力基层提升末端执行力。

关键词一:法律援助

创新性开展“援你微心愿”活动

法律援助是由政府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保障制度,能有助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我市的法律援助服务推出哪些具体便民措施?

“援你微心愿”活动启动仪式

对此,市法律援助处主任祝颖香表示,一是完善市镇村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规范市法律援助处及32个镇街法律援助办事处窗口服务,更新整合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600人。群众可就近到镇街司法分局进行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也可以向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咨询法律援助事项。该措施进一步打通法律援助服务的最后一个节点,打造法律援助就在身边的服务网络,强化“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的有效运行。

二是开通务工人员欠薪类法律援助“快速通道”,开通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先审查、指派,快速办理。与检察机关形成合力,简化刑事案件未成年受害人申请法律援助流程,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开展申请法律援助告知承诺制工作,将享受特困供养待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等18项证明事项纳入适用告知承诺制的法律援助申请,做到减证便民,优化服务。

四是创新性开展“援你微心愿”活动,联合“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对在受理法律援助案件过程中发现的符合申请“民生大莞家”项目“民生微心愿”条件的受援群众,由法律援助工作人员通过系统直接帮助受援群众申请项目,帮助受援群众获得临时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服务,让受援群众既获得法律援助,又获得生活帮助,增强受援群众合法维权的信心和决心。

关键词二:行政复议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复议程序

除了法律援助,行政复议在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民群众行使救济权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市司法局在行政复议方面是如何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发力,做到“复议为民”?

市司法局行政复议科科长周赟表示,今年以来,在行政复议方面市司法局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主题持续发力,全面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把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

由东莞市司法局行政复议科、东城司法分局联合开展主题为“学党史 我为群众办实事复议体制改革宣传”宣传活动

一是拓展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果。注重强化快捷受理、高效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加快推进复议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参与行政复议需要。上半年新收到行政复议1337宗,同比增长了148.5%。

二是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复议程序。围绕疫情后复工复产,市司法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着眼点”开辟了绿色通道,采取了受理和一次性更正等方式,确保复议案件“快速立案”;调集办案骨干,采取加快和优先办理的方式,确保复议案件“快速审理”;协调各方力量,缩短办案期限,确保复议案件“快速结案”。据统计,现已有24宗案件通过绿色通道得到快速解决,平均结案时长为16天。

三是进一步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建议书制度,梳理总结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针对性提出工作建议。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就适用法律条款错误、案件超期、执法文书不规范等行政执法典型问题向部分行政机关发出行政复议建议书,要求行政机关及时整改并书面反馈。

四是加大行政复议调解力度。针对交通违章、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工伤认定等行政纠纷多发领域,市司法局以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为目标,积极打造复议调解品牌,将“应调尽调”原则贯穿到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全过程,调解、和解手段实现案前、案中、案后“全流程覆盖”。今年1-6月市司法局共调解和解成功复议案件296宗。

关键词三:律师服务

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律师队伍是东莞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市司法局如何发挥律师在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作用?

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管理科(法律职业资格管理科)科长陈奕妍表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律师行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力军,面对这个要求,市司法局、市行业党委指导、组织市律师协会开展一系列措施,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市律师协会深入企业园区进行法治体检活动

一是为党委政府提供专业法律意见,提供决策参考。依法防控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政府部门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需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律师作为政府法律顾问、行业“两代表一委员”身份积极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

二是组建律师志愿服务团助力民营企业抗击疫情。为帮助企业顺利度过疫情“寒冬”,市司法局联合市工商联等成立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律师志愿服务团,通过“粤省事”“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平台”积极为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相关法律服务。目前,已推出了10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涉企法律知识问答》,为60余家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三是建立了“律所联商会”工作机制。为深化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市司法局着眼东莞企业需要,主动作为,2021年6月,联合市工商联、市律师协会建立了“律所联商会”工作机制,顺利完成全市35家商会与律所的对接工作,律所与商会陆续开展了系列活动,推动法律服务提质增效,助力法治民企建设。

四是继续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律师作用。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律师通过收集整理涉疫情相关法律法规、案例,制作疫情防控宣传资料等开展了出租屋、“三小”场所、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接下来继续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律师走访企业,为企业提供实地法治体检服务,为企业排查内部经营管理的法律漏洞和风险、解答法律问题。

关键词四:人民调解

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人民调解是我国一项具有特色的法律制度,被誉为“东方经验”。市司法局怎样通过人民调解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科长李晓丹表示,近年来,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统筹全市调解资源,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切实发挥好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东莞市寮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张惠欢调解工作室为群众调解纠纷

一是不断延伸扩展调解网络。全市已形成以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触角,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多层次、宽领域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目前,全市有人民调解员8472名、人民调解委员会1199个,其中商会调解委员会45个、协会调解委员会15个、个人调解工作室64个,驻所调解工作室95个,驻所调解工作室配备了49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开展7x24小时全天候的纠纷化解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各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1246次,排查发现矛盾纠纷1333宗,预防纠纷819宗,调解案件33673宗,成功调解33053件,调解协议涉及金额达5.4亿元。

二是积极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2020年以来,市司法局积极指导福建、湖南、河北、益阳等45家商会及美容美发、保险、特种设备、电线电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女企业家联合会等15个协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吸纳“来莞乡贤”、网格员等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引导和激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纠纷化解,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是搭建多元一体解纷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建立网上“大调解中心”,集合我市各类优质调解资源,统一协调管理,形成全方位覆盖;实施“调解+互联网+大数据”融入东莞“数字政府”,建立纠纷排查、调解、跟踪机制,形成调解流程工作闭环格局。打通部门信息壁垒,群众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在线调解、在线立案、在线司法确认,真正实现“群众少跑,数据多跑路”,做细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目前,已上线调解组织1332个,调解员6922名,平台累计线上处理纠纷4687宗。

关键词五:公证服务

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公证服务

公证服务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纠纷、维护法治、巩固法律秩序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市南华公证处主任冯志海表示,近年来,我市公证队伍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对公证服务的新要求,积极推进公证服务水平建设,加强质量把控,创新服务模式,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公证服务。

一是推进公证业务和仲裁业务融合创新,发挥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配合作用。我市东莞公证处与东莞仲裁委签订法律服务框架协议,通过发挥公证与仲裁各自的平台功能和专业优势,推行“仲裁+公证”的新型公共法律服务模式,从而深化了仲裁机构与公证行业的融合发展。

南华公证处推出“公证进社区”服务新举措

二是聚焦社区居民所需,打通公证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完善城乡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部署下,我市公证机构积极探索“定点+巡回”工作模式,有序开展公证进社区活动。今年6月,东莞市“易公证”系统首次进驻到黄江镇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群众可以通过“易公证”系统预约登记公证需求,公证机构会及时回应并一次性告知办证所需材料和程序;同时我市东部公证处会在固定时间派遣公证人员进驻黄江镇司法分局,为群众现场提供咨询服务和办理公证。“易公证”系统运行至今时间虽短,但已为群众提供了公证指引、咨询共38宗,办理公证14件,服务人数达到78人。我市南华公证处针对居民及其家属平时上班不好请假、老、弱、残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推出公证“周末办”“社区办”“上门办”三大服务举措,自6月份开展以来,利用周末共举行了4场活动,现场办理公证81件,服务总人数达到171人,满足了群众在“家门口”办理公证的法律服务需求,让居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键词六:公共法律服务

让市民获得普惠均等、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整体工程,有效满足群众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接下来,市司法局是如何打造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副科长陈秋艳表示,近年来,东莞市司法局以健全服务功能,优化服务网络为抓手,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联接网络、实体、语音三大服务平台,整合公共法律服务生态网络,构建纵横交织的法网体系,让市民上一张网、打一个电话、进一个中心就能获得普惠均等、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东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一是依托市司法局、32个镇街司法分局、58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因地制宜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集成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服务、公证和司法鉴定指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咨询、行政复议指引或立案服务,以及仲裁服务指引8项“一站式服务”。2021年以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累计提供法律咨询36601人次,跟进市民具体法律需求业务受理13393宗,较好较快地回应、解决了市民的法律诉求。东莞市民在生活、工作的村(社区)或所属镇街只需半小时即可获得免费的法律帮助。通过打造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诉求。

二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服务。统筹全市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与广东省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语音服务平台联接。组建东莞市的“广东法律服务网网络平台服务团队”,每天有7+X位律师安排在实体和线上平台值班。市民可以通过登录12348广东法网咨询法律问题提出法律诉求,亦可拨打12348热线咨询或寻求帮助,语音和网络平台服务时间为全天候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广东省司法厅将市民的需求形成工单转至我市的属地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跟进办理。2021年以来,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工单系统共受理任务682个,办结679个,办结率高达99%,获得市民较高的满意认可。

三是2021年3月底东莞仲裁委员会对外受案,填补了东莞本土仲裁服务的空白。东莞仲裁委以为广大民商事主体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仲裁法律服务为宗旨,组建了年轻化、专业化、高素质的仲裁服务团队;选聘国内外优秀仲裁员366人;深入探索互联网+仲裁和信息化建设;打造“仲裁+公证”新型公共法律服务模式,推进公证业务和仲裁业务有机融合;积极参与莞港澳法律交流和涉外法律培训,不断提高涉外商事仲裁能力。2021年3月东莞仲裁委正式受案以来,累计立案447件,受理案件标的额达8.18亿元。

文字:首席记者 李金健 图片:首席摄影记者 程永强  市司法局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