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共建共享丨从“岭南艺象”主题展中的东莞题材作品,看岭南画派精神的传承
东莞+ 2022-07-14 15:11:03

东莞是岭南画派的重要策源地,“强调写生、关注现实、兼容并包、改革创新”的岭南画派精神,在东莞一直被很好地传承着,正在岭南美术馆展出的“岭南艺象——2022新时代美术创作作品展”堪称生动缩影。透过展览中大量的东莞题材作品,大家可以看到东莞美术工作者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瞬息万变的现实里选择创作题材,汲取创作灵感。正是莞邑文化提供的丰富养料,滋养出他们艺术之树上的累累果实。

“岭南艺象”主题展共展出来自全省美术工作者的352件(组)作品,通过建设新时代、美好新生活、秀美新河山三个部分进行呈现,主题丰富、内容多样、风格鲜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全省美术创作水平。

其中东莞题材作品有近120件,占到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从古代遗产、民风民俗、革命历史,到当代各式各样的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在美术工作者的笔下都得到了不同层面的反映。

这百余幅东莞题材作品,从多个维度为关于美术创作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答案,如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如何选择创作题材、从何处汲取创作灵感、如何传承优秀美术文化等,关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美术工作者寻求更进一步的路径,更有助于美术馆推出精品展览、打造美术品牌,而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美术工作者生活过的乡土上。

深入生活,描绘幸福家园

东莞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将自己置于街市的一角或山河的一隅,细心地观察,记录下劳动者疲惫又喜悦的神情、抗疫英雄脸上的汗水与印痕、节庆时人们的欢歌笑语、篮球场上健将的拼搏、东莞南站未建成时的静谧、旗峰山雨后的清丽、都市里你我的匆忙。《莞邑非遗》《旗峰过雨》《建设中的东莞南站》《魅力之城》……这些东莞题材作品如此接近东莞市民的生活,观者不难感受到和作者之间记忆的串联。

《都市魅力》刘婉仪

“在创作《都市魅力》的过程中我了解了东莞许多文物古迹、文化典故,红砖黛瓦的迎恩门、灯笼高挂的黄旗山、清秀典雅的岭南园林代表可园,记述着东莞这一岭南文化发源地的深远历史;如今,高楼林立的CBD,企业云集的松山湖畔体现着东莞的发展创新。我在作品中记录这些东莞元素,记录着东莞的过去与现在。从构思、采景到创作完成的三年的时间里,我更深入了解东莞历史,更加深爱这生我养我的地方。”作者刘婉仪说。

《莞邑非遗》张志峰

在众多的东莞题材作品中,观众也许会注意到《莞邑非遗》这一较为集中反映莞邑文化的作品。据作者张志峰介绍,作品取材于东莞非遗和东莞本土特色风物,以传统中国画4条屏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涵盖石龙新昌大鼓、麒麟、凤头、腊肠、鱼干腊肉、莞香、企石大寿桃等。“风物故山最亲切,少年画到白头时”,乡土题材是作者一直挖掘寻找的题材。

重温历史,回望峥嵘岁月

在深入生活的同时,东莞美术工作者也以笔墨作舟楫,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过去,感受可园留下的岁月痕迹,重现大岭山战斗时的紧张场景。在锈迹斑斑的枪支和城墙的弹洞里,在被磨损的军鞋上,带领观者一起感受战争年代先辈拼搏的艰苦;在厂房斑驳的外墙和拆迁处砸出的钢筋水泥上,带领观者一起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迁。《可园梦寻》《大岭山松风图》《大岭山突围》……美术工作者挖掘东莞的历史深度与厚度,赋予作品壮丽之感。

《可园梦寻》林金旋

林金旋的作品《可园梦寻》以岭南四大园林之东莞可园为创作主体。画作采取一百年前的老图片为创作素材,透过隐约朦胧的画面,探寻曾经的轻歌曼舞、绕梁不散的琴声、那广邀文人墨客雅集之盛会;居巢、居廉泼墨挥毫讲学授课之侃侃而谈。触摸苍茫纹理,回味可寻梦迹。

《大岭山突围》陈国剑

“1943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反击并粉碎了日伪军对东莞县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万人扫荡’的阴谋。画中表现的是广东抗日游击队在进行秘密突围的一个场景,体现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是画家陈国剑对其作品《大岭山突围》的介绍。

延伸阅读

岭南艺象——2022新时代美术创作作品展

主办单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单位:岭南美术馆(岭南画院)、东莞市美术家协会

展览时间:2022年6月26日至8月2日

展览地点:岭南美术馆一层陈列厅A1、A2,二层精品展厅C1、C2、C3,负一层综合展厅B1

文字:赵水平 图片:郑家雄 岭南美术馆 编辑:王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