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专家话东莞城市名片”主题研讨会召开
东莞+ 2022-06-10 09:05:11

6月9日,市社科联(院)联合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在东莞市社科大楼召开“省社科专家话东莞城市名片”主题研讨会,邀请了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社科院原党组书记李子彪,省文化厅副厅长、巡视员杜佐祥,省文史馆员、省社科联原主席田丰,省文史馆员、广州市社科联原主席顾涧清以及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黄泾炜等五位省内知名专家学者,研究、盘点、提炼东莞城市文化和城市名片,为东莞下一阶段文化强市建设把脉献策。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国锋出席了研讨会。

■昨日,“省社科专家话东莞城市名片”主题研讨会召开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它的根和魂。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东莞而言,打造文化强市既是东莞站在双万新起点上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承担新时代新使命的必然要求。为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继今年的全市文广旅体工作会议后,提出将培育壮大文旅产业作为今年“一号工程”,5月,东莞出台了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推动东莞市文化高质量发展。

市社科联召开此次研讨会,就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打响东莞的城市名片,深入挖掘研究东莞这座城市的丰富内涵,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焕发城市文化新气象。

在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重点研究和讨论了“四张名片”(近代史开篇地、科创新城、潮流东莞、篮球城市)和“七大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潮流文化、体育文化、莞邑文化、生态文化)的科学性,包括该提法是否科学,该表述是否准确,能否凸显东莞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内核,为东莞下一阶段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把脉献策,提出了很多新思路、金点子,为东莞深入挖掘研究特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助推文化强市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延伸阅读

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社科院原党组书记李子彪

赋予改革开放文化新的时代特色

东莞强调打造改革开放文化以推进文化强市的建设,用改革开放文化的精神文明促进经济建设的物质文明发展,这个路子走对了。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样本,东莞产生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创造了一连串“东莞奇迹”,形成独特的“东莞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东莞的改革开放文化是感人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一直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并重,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发展完善,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传承改革开放文化并赋予它新的时代特色,这对东莞来说无疑是个新的发展起点。

东莞应该秉承改革开放文化的精神,在推进文化强市的建设过程中,坚定不移地用“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条腿走路,利用地理优势和人口优势,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城市论坛以及国际未来产业与产品永不落幕的展馆。

何为永不落幕?就是要常年开的,不是说开完一次大会、办完一次展览就关停,东莞这一个地级市拥有7000多家国高企业,这比一些省的总数还多,这就是东莞经济发展的活力与潜力所在,也是东莞核心竞争力所在,完全可以将数字产业、机器人产业的新成果常年展示出去,并以此吸引同类型的高新产品、高新企业涌入东莞,让科技文化、改革开放文化百花齐放,又反哺经济社会的发展。

省文化厅副厅长、巡视员杜佐祥

在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新景观上“大有作为”

东莞不仅是一座美景如画、充满活力的青春之城,更是一座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魅力之都。东莞已成功迈上了“双万”新起点,目前进入了全新的转型发展阶段,从追求“量”的增长到提倡高质量、高品质的发展,尤其是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关注度前所未有,历史文化保护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东莞在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新景观上可以大有作为,比如利用东莞本土的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红色革命遗址景观来打造旅游路线,可以全面展示东莞文化底蕴、城市形象和时代风貌,提高东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东莞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应该将历史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作用和使用价值。

东莞作为珠三角地区中为数不多拥有工业遗产的城市,不妨在城中区大力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景观带。东莞的鳒鱼洲工业遗存改造及活化利用项目,这就是工业遗产文化创新发展的典型,工业遗产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有很大的文化传承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工业遗产旅游开发需要更注重工业遗产的价值内涵,进一步释放文化价值。

省文史馆员、省社科联主席田丰

撸起袖子擦亮湾区文化新名片

东莞提出的“四张名片”和“七大文化”,提炼得比较到位,但应该在打造东莞的文化名片上,凸显出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除了“七大文化”,还应该加上“湾区文化”。

占据大湾区中轴核心位置的区位优势的东莞,不仅拥有毗邻港穗深三大国际大都市发展优势,也接受着深圳先行示范区辐射影响。可以说,东莞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图上,东莞正日益成为珠江东西两岸半小时经济圈交会的核心区域,这里正搭建起整个大湾区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连接轴。

所以东莞要建设文化强市,其实也是在探索湾区文化建设发展创新路径,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良好态势下,我相信我们所有人对湾区文化发展都有着美好的期望。

省文史馆员、广州市社科联主席顾涧清

打好“近代史开篇地”这张王牌名片

威远炮台、沙角炮台、林则徐销烟池的遗址,不仅承载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篇,还有中国梦的启航。在东莞这片历史资源和红色资源丰富的大地上,可以时刻感受到当年中国人抵御外敌入侵的壮志豪情,昔日中华儿女为守卫家园,不惧牺牲、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似乎也从未远去。

以虎门为龙头打造“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文化旅游品牌是全面提升东莞历史文化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打造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目的地的最重要“王牌”,如何打好这张王牌,除了打造城市名片,还可以在珠三角地区跨市合作,联手打造国家文化公园。在东莞,以鸦片战争海防遗址为基础,可以统筹考虑海防文化遗产和其他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休闲旅游等资源空间分布,规划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东莞段)总体空间结构。在做好文物遗址保护的前提下,探索开发策划更多有历史价值和意义的旅游产品。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常副会长黄泾炜

把非遗变“网红”,激活非遗文化传承活力

东莞要打造文化强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东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资源相当丰富,给我们在建设文化强市的时候提供很多思路,比如利用非遗文化赋能乡村经济的发展,或者是让非遗文化搭乘数字经济的快车向“网红”转型,概括来,就是要激活非遗文化的传承活力。

东莞的千角灯、赛龙舟、莞香制作技艺等这些别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在传承创新、整合运用、宣传联动、开放展示等方面可以不断尝试突破,焕发出非遗资源的新时代魅力。可以推进非遗传承保护与特色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非遗旅游新亮点,真正把东莞非遗项目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优势。

在新时代下,东莞应该把握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机遇,通过数字资源赋能,探索非遗传承、传播新模式和新路径,比如搭建云上传播平台,探索“平台+数据”“电商+服务”“直播+带货”等多元模式,“非遗数字力”赋能东莞非遗资源全民知晓、社会共享、参与体验。

文字:庄嘉颖 图片:郑家雄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