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统筹 双胜利 | 东莞市轨道交通局:扬帆奋进 推动轨道交通向更高质量发展
东莞+ 2022-06-01 06:19:31

盾构机在地下机声隆隆掘进穿行,钢材搭建的基坑盘扣架在烈日下闪着光芒,四射的电焊火花映衬出工地忙碌的景象……在东莞各轨道交通站房、轨道线路施工现场,处处昂扬着热火朝天的建设气象。

交通强市,轨道先行。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市轨道交通局勇担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以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轨道建设目标为指引,统筹推进轨道交通迈向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打造大湾区综合环境新高地贡献力量。

轨道建设:

推动轨道交通建设迈上新征程

不负好时光,笃行正当时。

市轨道交通局积极对接“双区”建设,强化轨道交通与湾区城市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全市轨道交通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

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加快推进轨道工程项目建设。面对“2·24”疫情,市轨道交通局按照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将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全面部署我市轨道交通疫情防控工作,深入运营的轨道交通站场和在建的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现场,督导落实防控各项要求,定期向各大站场提供防疫物资,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尽可能降低疫情对轨道交通建设的影响。

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稳步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如火如荼;深江铁路盾构即将进行穿海工程;佛莞城际加速收尾工程,将在年内通车;2号线三期工程勘察设计加速进行,将在年内开工建设;3号线一期工程工可编制稳步推进;深惠城际东莞段开工在即。

今年4月18日,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黄江北站段盾构机顺利始发,标志着黄江段主体结构施工进入了新阶段。

今年5月19日,市人大调研组对市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专题调研,调研组认为1号线在持续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措施、统筹兼顾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项目建设进展总体顺利,工作成效值得肯定。

截至今年5月底,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25座车站中的12座车站已完成主体封顶,8座车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3座车站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及围护结构施工,2座车站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全线24个区间中的8个区间已贯通,10个区间正在进行盾构掘进,2个区间正在进行桥梁施工。

而在位于虎门沙角社区河仔村的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工程,正在开足马力盾构掘进,再掘进200多米就将进入海底盾构施工。另一项重大轨道工程——佛莞城际加速开展收尾工程,市轨道交通局将加强协调,力争佛莞城际在2022年开通。

轨道规划:

助推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结合省工作部署,按照我市“以我为主”的总体思路,市轨道交通局积极谋划推进新一批高铁、城际铁路项目,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国铁是东莞和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互联互通的主动脉。市轨道交通局积极谋划广深第二高铁引入中心城区并设置高铁始发站,优化东莞铁路布局,提升东莞在国家铁路网络中的地位。

东莞城际轨道未来蓝图已经绘就——加快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中南虎城际的规划建设;开展塘厦至龙岗城际、深莞增城际前期研究;研究推动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常平至龙华城际规划调整,打造湾区中轴城际,构建佛山、广州、东莞、深圳四市中心城区城际直达通道。

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我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市轨道交通局对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并于今年3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调整主要优化了1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工程方案,调整了部分路段的敷设方式和线站位,并将规划期调整为2022年—2027年。

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获批,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轨道交通供给质量和效率、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支持我市加快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助推1号线一期项目顺利推进,3号线一期和2号线三期项目线路敷设方式和线站位更加合理。

■建设中的虎门高铁站和TOD新城效果图

TOD建设:

坚持“站城一体”,加快推进TOD项目

市轨道交通局坚持“站城一体”理念,持续推进虎门高铁站、东莞火车站等TOD、TID项目开发建设,打造功能立体复合、空间集约高效的城市活力区,树立东莞门户形象。

虎门高铁站改扩建工程的目标是通过优化各轨道车站的进出站流线,实现多种交通无缝衔接,同时整合车站周边地块,利用轨道交通资源优势,打造全天候、无障碍、高度智能化的“智慧城市核心、交通核心”。

日前,记者在虎门高铁站扩建工程现场看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虎门高铁站站房改扩建工程计划在2023年春运前投入使用。目前,已完成地下结构施工,正进行地上一层(平台层)结构、机电装修及屋盖钢结构吊装施工。

虎门高铁站TOD项目通过“土地出让+配建”的开发模式,由核心区经营性地块摘牌主体有序推进站房改扩建工程、核心区市政配套工程、经营性用地开发的建设,改变传统财政直投模式手续办理耗时长,避免核心区不同项目同时施工影响轨道运营。

从现场来看,虎门高铁站站房雏形初现,周边项目拔节生长,一座TOD新城即将出现在世人面前。

市轨道交通局还通过整体统筹东莞火车站TOD项目实现连片开发,复合利用实现站城一体、实现多种公共交通高效无缝换乘,打造东莞东北部发展新核心。东莞火车站南侧地块跑出TOD开发的“莞速度”,北侧地块将整体统筹、连片开发,通过打造特色城市名片,将东莞火车站TOD项目建设成为城市对外联系的新窗口、新门户。

在轨道大厦TID项目建成使用后,市轨道交通局持续推动黄江北站、黄江停车场、道滘车辆段、大岭山北站、大朗西站、东莞国际商务区等TID项目规划和建设。

品质提升:

解决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

轨道站点周边交通出行品质对提升群众出行体验、扩大客流人群、引导绿色出行、激活公共空间有着重要意义。

为提升市民的交通出行品质,市轨道交通局聚焦当前轨道交通体系中的短板和痛点,组织开展轨道站点交通品质提升工程,为群众办实事。

根据实际勘查情况,市轨道交通局将全市现有的34个轨道站点区分为枢纽型、城市型、社区型三种类型的站点,分两批次开展品质提升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当中。

对于枢纽型站点,以“无缝接驳”为目标,建立良好的公交、出租车、小汽车与地铁接驳换乘系统,优化交通组织,建立系统、准确的导向标志标牌,减少人车冲突,提升群众出行的便利性。

城市型站点则分为商业中心和就业中心。商业中心在群众活动密集区域开辟步行区,充分利用商业开发空间,延伸地铁服务,满足群众商业出行需求。对就业中心,通过建立良好的接驳换乘系统,营造具有都市感、现代时尚的公共空间,满足上班族的出行需要。

对于社区型站点,通过进一步梳理步行路径,加强车站与周边大型社区的联系,不断完善自行车系统,增加轨道覆盖面,管控片区车速,营造安宁街区。

截至目前,大部分站点属地镇街(园区)已启动站点交通品质提升工作,其中茶山镇已完成茶山站的品质提升工程施工,水乡管委会、大朗镇正在开展工程施工,东城街道、樟木头镇、厚街镇等已基本完成榴花公园站、下桥站、东城站、樟木头东站、展览中心站、珊美站、寮厦站、陈屋站等8个站点的工程方案设计。

文字:范德全 图片:市轨道交通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