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统筹 双胜利 | 发挥职能勇作为 逆行抗疫筑防线
东莞+ 2022-06-01 06:19:24

五月的东莞,处处充满着生机:大街上,东南西北车来车往;商场里,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工厂里,机器声轰鸣不断;地铁里,乘客乘坐地铁赶往各自目的地。

烟火气回归,是这座城守望相助、同心战疫换来的美好景象。

在一个多月前结束的这场疫情防控总体战中,除了身着白大褂的医护,还有来自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社会平安稳定工作的政法队伍,是为夯实家园安全日夜执勤的公安民警,是坚守岗位做好城市“物业管家”服务的城管,是坚持疫情防控和安全风险防范“两手抓”的应急工作者……

面对东莞2020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最棘手的疫情,他们挺身而出,尽心尽责,汇聚成了一支由不同“兵种”组成的守护者队伍,坚定地筑起一道“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坚强屏障,助推千万人口城市实现“双胜利”。

3月16日,大朗镇核酸采样点,医务人员为市民采集核酸 记者 郑家雄 摄

拼速度

“疫情防控摆第一位”

2022年,比春天来得更早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

在东莞战胜“12·13”疫情不到2个月的时间,疫情于2月24日再次扑向大朗,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战斗再一次打响。

面对严峻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政法、公安、应急、城管等机关单位将疫情防控摆在第一位,迅速响应,组成队伍,加入“战斗”。

以速度换时间,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先后派出业务骨干进驻大朗和松山湖,成立大朗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面稳控专班临时党支部、松山湖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面稳控专班临时党支部,将“战斗堡垒”建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确保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出击。

作为莞邑卫士,东莞公安第一时间强化社会面管控,实施全覆盖巡逻防控、全方位治安管控、全路段交通查控、全天候防疫宣传。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全面加强全市各住宅小区、村(社区)封闭管理落实情况的巡查和指导等,以最高标准、最严举措扎实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全力以赴坚决遏制社会面疫情蔓延。

与此同时,东莞城管紧急部署全市城市管理领域各项工作,主要领导率队深入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督导,从严从细压实防疫责任;全市各级工会干部、劳动模范纷纷下沉基层,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核酸检测,落实好联防联控各项措施……

一时之间,众多来自全市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汇聚在一起,脱下旧马甲,披上防护服。

2月24日当晚,疫情发生后,大朗镇综治办工作人员刘耀良第一时间报名,为了实现快速响应,他对一旁的伙伴说了句:“如果我没留意到微信通知,请立即打电话给我!”面对临时接到的隔离水马墙搭建任务,大朗城管分局迅速研究部署,组成一支队伍,于低温寒冷天气持续奋战7小时。

凌晨有号召,清晨即到岗,这支庞大的队伍快字当头,争分夺秒,尽锐出战,为东莞争得与病毒较量的宝贵时间。

有力度

“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3月16日下午,在松山湖信访中心,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词响彻场馆。由东莞政法系统9名党员组成的松山湖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面稳控专班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松山湖社会稳定又添“定盘星”。

人们常说,看到了太阳就看到了希望。被疫情阴霾笼罩的日子里,鲜艳的红色党旗也能给人强大力量。

依托“双报到”机制,广大党员干部迅速下沉到防疫一线参与相关工作。

“明天横杭社区需要15名志愿者紧急支援核酸检测,哪些同志有时间”“我去”“我有经验,算我一个”……3月10日晚11点左右,东莞巴士公司党支部群弹出几条信息。群里的党员们一个个主动请缨,不到5分钟的时间,志愿者队伍就集结完毕。

来自石排城管分局的温尧芳是一名52岁的老党员,负责着环卫工作。日常生活中,只要有突发情况,不论晚上10点还是周末、假期,他总会迅速奔赴现场。疫情发生后,他还坚持每天到疫情前线和清洁卫生一线巡查和处理出现的问题,并督促环卫公司落实环卫工人做好防疫“五件套”。

选择像温尧芳一样向“疫”而行的党员还有很多。没有年龄之差、性别之分、部门之别,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优秀青年同志争先,他们无惧“倒春寒”,披上马甲,戴上袖章,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化身志愿者。

“红马甲”一直坚守到深夜撤场,一干就是一整天,汗水布满了脸庞、浸湿了全部衣服,但没有丝毫懈怠,脸上始终挂着热情亲切的笑容,尽心尽力服务,真正实现了疫情防控一线在哪里,党支部就驻扎在哪里,党旗就高高飘扬在哪里。

今年3月,大朗镇封控区内,社区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杀作业 记者 陈帆 摄

聚温度

“我们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3月4日,我市大规模核酸筛查均未检测出阳性个案,疫情在社会面传播的风险逐步得到控制……一系列好消息传来,在感到心安的同时,广大市民也牢牢地将前方各个部门奋战人员的样子记在了心里。

“我妻子羊水突然破了,要尽快送去医院!”3月4日,在大朗杨涌封控区内,正在执行支援任务的大朗城管片长叶润钊和队友叶翰枢收到市民求助,立即将事发地点、事件基本情况等信息及时上报杨涌疫情防控指挥部,随后,大朗医院启动紧急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将孕妇接回医院,到了医院,医护人员又一路小跑将她推进了产房。在多个部门的帮助之下,孕妇顺利生下一个男宝宝。

对于群众的需求,他们事无巨细,无所不包。

封控区内,他们既分工又合作,几人一组,把一箱箱热乎乎的饭菜抬上楼。宿舍楼没有电梯,为了给群众派送物资,他们就在每层楼的楼梯上安排5至6个人,组成“人梯”,像“蚂蚁搬家”一样,把一箱箱慰问品从一楼传到六楼。

核酸检测现场,他们耐心地引导居民提前打开“粤康码”和“葵花码”之余,不忘搀扶老人、帮忙带娃,倾囊相助,不论刮风还是下雨。

他们还是坚实的后勤保障员。“我家没有菜了”“我的药快吃完了”“我行动不便不好出门”只要一个消息、一声呼唤,他们便随时随地切换成“快递员”“搬运工”“服务员”,全力以赴满足群众的各种需求。

“谢谢警察叔叔,谢谢社区物业,谢谢松山湖、大朗两地政府的协调。”这是9天大的宝宝经过接力顺利回到身边后,一位母亲由衷的感谢;“只要她在,我们就觉得很安心。”这是松山湖创意生活城管控区居家隔离人员对警务室网格员韩君如的评价;“她们真的好温柔,还帮我照顾孩子。”这是参与核酸检测的民众对桥头玉兰女子服务队发出的肺腑之言。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他们不仅有速度和力度,还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里传递了源源不断的温度。即使“面罩起雾”“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还不忘鼓励身边的群众:“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公安民警在常平镇核酸采样点协助群众有序检测核酸 常平供图

抓精度

“一个也不能落下”

“我是闲不下来的性格,没想到在救助点也能找到工作。”由于疫情管控,失业中的周先生滞留在松山湖,在松山湖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面稳控专班临时党支部的帮助下,燃眉之急得以解决。

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道“必答题”。“一个也不能落下”是东莞对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劳动者做出的庄严承诺。

为倾听广大企业诉求,19位市领导带队组成督导服务组,带领市相关部门深入33个镇街(园区),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各类生产经营问题,推动企业满工满产、物流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同时,全市各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成34个督导服务组全部下沉到基层一线到企业开展精细化上门服务。在市委市政府统筹下,各部门出谋出力,在非常之时以非常之责切实做好“服务员”,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纾难解困。

担心企业复工后的安全问题,城管部门开展了燃气安全排查专项行动,挨家挨户检查登记,做到无死角、不缺失,发现隐患情况立即要求用户限期整改。应急部门则成立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安全督导组,由该局各分管及协管领导带领分赴各镇街(园区)开展督导,确保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安全形势稳定。

随着重启的序曲奏响,一些矛盾也显露出来。3月23日,几名工人因催要工资无果,找上松山湖综治办。综治办人员随即组织人社、住建、承包方进行调处,协调付钱结算,双方对账……一通忙活下来,一场建筑工地劳资纠纷在当日就得到了有效化解。

面对疫情,市总工会还号召广大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响应单位采取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和制度安排,主动与企业开展集体协商,依法解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权益保障问题。

黑夜尽管漫长,但挡不住灿烂的春光。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带领下,各镇街、各部门齐心协力,千万人口并肩同行,于是便有了4月12日的“摘星”,工厂里机器的轰鸣,熟悉“烟火气”的回归。

特写

基层防疫“侦察兵”:三人成团,24小时响应

“你好,请打开粤康码,配合核酸检测。”上门测量体温、核酸采样、配送物资……作为万江街道谷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社区防疫“三人小组”成员的庾锐钦,已经习惯了这样繁琐的日常工作。

今年2月,庾锐钦成为谷涌社区防疫“三人小组”成员。作为最熟悉社区情况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在奥密克戎来袭的那段日子,他日常除了开展上门服务工作,还要配合做好流调工作。简单来说,就是既要做好“侦察兵”,又要做好“宣传员”。

在寒潮来袭的那一夜,受强冷空气影响,万江下起了小雨,夜晚温度骤降。当所有人都窝在家中取暖时,庾锐钦的手机收到基层民警发来的一则信息。

“信息里说,谷涌社区疑似有从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万江人员未录入信息,需要马上核实。”于是,庾锐钦立即披上雨衣,骑着电动车从社区出发,按照民警给予的大数据消息,到达疑似人员的家中敲门,但没人回应,打电话也没人接听。

想到如果不及时实施管控,可能会出现病毒传播的风险,庾锐钦心里十分着急,坚持穿着雨衣一个角落一个角落地巡查。最后,在来(返)万人员的工作场所发现了该名人员,他马上实施相关防疫措施。经证实,该名人员未进行自主申报,所幸的是,核酸检测未见异常。

社区“三人小组”不仅需要扛起基层防疫重担,更需要做好对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的日常管理,由于集中隔离人员自由进出受限,他便成了他们的“管家”。

“钦哥,麻烦帮我买点猪肺和海底椰,今晚我想煲汤。”在庾锐钦的手机上,时不时会响起类似信息,集中隔离人员通过微信或电话提出需求,有时候是因为想煲老火汤缺少材料,有时候是因为不小心受伤需要创可贴,有时又是突然通知需要居家隔离但缺少口罩,他都一一应允,全力帮忙。

为防信息遗漏,庾锐钦还将两台手机维持24小时待机状态,做到及时回应和跟进。他说:“三人小组作为防疫一线人员,必须冲锋在前、争分夺秒。”

记者观察

网格化管理,打通防疫“最后一公里”

疫情防控,考验着一座城市的社会治理能力。作为人口输入大市、人员流动大市,在国内疫情多点暴发的情况下,东莞依旧能够快速处置好疫情,原因何在?

联防联控是重点,网格化防疫是关键。社区、小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东莞依托已有的“智网工程”基础网格,快速建立了由社区工作人员、社卫中心医务人员、社区民警组成的“三人小组”。一个小组就是基层的一个网格,一个网格就是一个微型战场。

有哪些人员是来自疫情发生地?哪些人员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三人小组”联合行动,夜以继日,每天24小时不间断开展工作,确保了不错过一人,不漏查一户,足迹遍及社区每一个角落。

从监督隔离措施落实,到协助隔离对象采购配送物资,到群众诉求收集和协助解决,他们还当起了“服务员”,只要一有需求,就能“无时不候”“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给群众送来温暖,带来“定心丸”。

自疫情发生以来,“三人小组”全力协助开展封闭封控区域管理、重点地区人员摸排管理、转送转运和核酸检测、居家隔离精细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及违法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已成为与群众接触最为直接、最为频繁、最为信赖的工作力量之一,构成了基层网格化防疫工作的末端神经。

“三位一体”防控思路下的莞式网格化防疫,推动实现绝大多数涉疫情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筑起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关键防线。

/  数读  /

今年大朗“2·24”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政法委牵头下,全市组建了3680个“三人小组”,配备公安、卫健、村(社区)的工作人员共计11973人,全力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全市公安机关迅速组织共3500多名警力奔赴抗疫一线。

全市城管系统近1万名工作人员下沉一线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等工作,平均每天约有4万名环卫工人坚守在岗位上。

截至今年4月,市镇两级工会共投入抗疫资金超过1200万元。

与奥密克戎对战的48天里,全市2000多个单位党组织、5.5万名党员落实“双报到”下沉社区一线,组建200多个临时党支部。

文字:张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