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路上有我们|“多边形战士”王惠斌:“清零”二字重千钧
i东莞 2022-05-30 16:22:46

在东莞卫健系统,很多人都知道王惠斌是市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科长,而鲜为人知的是,他同时也是哨点专班、核酸专班、院感专班负责人,还是市卫生健康局指挥部办公室医疗组组长,被称为“多边形战士”。

去年开始,王惠斌受命担任市卫生健康局指挥部办公室医疗组组长,带领医疗救治组、哨点专班、核酸专班、院感专班全体同事,与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并肩作战,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

今年3月,东莞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一天凌晨,王惠斌趴在工作台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像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我奋力想爬出来,但怎么动弹也无法脱身。这山上闪着两个大字:清零……

“一定要守住九院!守住东莞!”

回想战“疫”的日日夜夜,从清晨到黄昏,从暮色沉沉到星光熠熠,再到旭日东升,初心不改、斗志不改,情怀不变、本色不变。王惠斌说,如今想来,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点点滴滴感动在心头。

今年1月31日除夕,凤岗镇发现一例输入病例。在市卫生健康局袁伟芬副局长带领下,王惠斌火速赶赴凤岗驻点,提级作战,迅速将疫情扑灭。凤岗疫情刚刚平息,元宵节塘厦又发现来自境外快递链条输入的新个案,王惠斌又立马转战塘厦。

“我们过了一个最紧张、忙碌而最有意义的新年,想到我们在第一线的坚守,能让全市更多的家庭可以团聚,换来千家万户的平安幸福,我们心甘情愿。”王惠斌说。

大朗“02·24”疫情发生后,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张巧利当机立断,立即亲自率领分管流调、防控、医疗救治等局领导以及相关职能科室精锐力量火速进驻大朗,把局指挥部直插到疫情防控的最中心。张巧利局长让王惠斌留在局里,叮嘱他一定要统筹好医疗救治工作;“这次大朗疫情必定又是一场硬仗,嘱咐我们一定要守住九院!守住东莞!”

九院,也就是市第九人民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是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主战场,被称为东莞最危险的地方。疫情防控的号角再次吹响!这是继2020、2021年“抗疫战争”后,我市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2月25日,王惠斌接到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的紧急电话,要求东莞在第二天(26日)开始集中收治我市本土以及惠州、梅州、河源、清远、汕尾五市的新冠肺炎阳性病人。

时间非常紧急、任务十分艰巨,必须马上布局、调配医疗救治资源。王惠斌告诉自己必须沉着冷静,不能乱!他马上召开会议确定:市九院立即全部腾空并扩容,集中收治新冠肺炎阳性患者;望牛墩医院迅速腾空,负责接收原九院收治的集中隔离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市人民医院第一门诊部,立刻承接原市九院日常接诊的5000多名艾滋病患者的日常爱心门诊工作;谢岗医院,作为阳性病例出院后康复后备医院;市人民医院及五所区域中心医院,预留一定床位作为危急重症的后备收治医院。紧急部署、布防后。那一天,各单位的全体人员全都忙活起来了,大家抢时间“挖战壕”“建营地”,全力做好打硬仗的一切准备。

实现“零重症”“零死亡”和医护人员“零感染”

但是,摆在王惠斌面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市九院的收治能力严重不足!当时医院开放床位仅有呼吸楼约200多张床,而且呼吸楼好几个楼层还在修缮中,特别是缓冲通道还没设置完成,整栋大楼还没安装独立空调,不能马上使用,其他的楼层也在装修和改建阶段。另外,九院仅有170多名医护人员,人手远远不够,需要全市紧急征调大量医护人员进驻支援。

这次疫情与以往不同,传染性极强,院感防控要求更加严苛,容不得一丝马虎和麻痹大意。人员培训、演练、磨合需要一个过程,如何做好大批人员闭环管理也是大问题?

疫情发展迅速,缓不得,等不得!很快,王惠斌最担心的问题来了,大朗以外的镇街也陆续发现病例,仅三天时间,全市就报告了112例,超过了我市2020年一年的收治总量!“数字很吓人啊。”王惠斌说。

关键时刻,在市卫生健康局张巧利局长的号召下,刚退休两个月的原副局长张亚林同志挺身而出、临危受命,重新坐镇市九院。当时,张亚林的爱人刚从广州治疗出院回来,正需要照料,但他没顾得上。他说:“大疫面前,个人和家庭的事先放一边。”

顾大局舍小家,这让王惠斌不禁想起了2020年初东莞第一次抗击疫情的情形,那时也是张亚林亲自率领大家进驻市九院,他那句“我们愿意‘重于泰山’,我们愿意献出生命,来保卫东莞人民的健康”,让王惠斌精神一振。

面对严峻的形势,市九院立即成立抗疫临时党委,先后抽调全市约800名医护骨干开展医疗救治,大部分科主任、护长都是党员,他们扛起党旗就往前冲,坚守住病房每一寸阵地,他们采取“一人一策”中西医结合精心施治,全力防止患者向重症转化。

与往次相比,这次病毒毒株传染性极强,院感防控要求更严苛、更审慎。为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市九院选调了杨文、唐艳琴、陈慧豪、曹军香等9名市级王牌院感专家带领20多名感控督导员全程驻点,大家下沉科室、逐项梳理、堵塞漏洞,紧盯院感防控不放松。

此外,这次疫情儿童患者多,为了强化儿童救治,市第八人民医院钟柏茂院长主动请缨,提出包干设置儿童病区。那时市九院护工、清洁工十分短缺,王惠斌问遍市内第三方公司都无法提供,尝试联系周边城市及其它省份,也未能如愿。这时又是市八院站了出来,在承建儿童病区的同时,把原来八院的护工、清洁工、保安员都“拖家带口”地带过来了。钟柏茂院长说:“九院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只要我们八院有,哪怕是仅有的最后一个,我们都送过去”。八院的做法迅速解决了燃眉之急,市人民医院、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滨海湾中心医院等都争先恐后补充后备力量,为市九院的医疗救治打开了崭新局面。

疫情期间,肖亚非书记、黎军副市长等市领导多次前来慰问及调研,坚定广大医护的信心和力量;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原副秘书长赖少瑜亲自对接市九院,统筹财政、城建、供电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全力加快市九院建设。市九院紧急建好呼吸楼,作为收治阳性病例的主战场,然后进一步抢建消化楼、普济楼。在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市九院各栋大楼相继建好,梯次开放。仅用两周时间,就把整个九院的救治床位从200余张迅速扩增至800余张,最大限度满足疫情防控需求,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实现了“零重症”“零死亡”,也确保了医护人员“零感染”。

“准备好了——随时可以上战场”

除了救治清零,社会面清零更需要雷霆手段。哨点排查、院感防控、核酸检测一样都不能少,而核酸检测是落实“四早”的关键措施。

“本轮疫情,东莞和周边城市的疫情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全省检测资源曾一度出现挤兑、紧缺。”王惠斌说,为争取第三方核酸检测资源,核酸专班同事时常化身“公关员”,心急如焚的他们,给全省十几家第三方检测机构一个个打电话,用尽各种关系和渠道,全力游说和斡旋,始终保障我市检测资源充足。

与此同时,为实现自力更生,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市卫生健康局迅速在市内统筹建立1个城市检测基地、6大区域检测中心和6个第三方实验室,其中“气膜实验室”一周之内在万江滨江体育公园内拔地而起,我市检测实力瞬间跃居全省前列。直到今天,王惠斌仍十分感慨:这一轮疫情,我们果断出击,在多轮区域核酸检测连轴转中,均做到了“强、快、严、准”,充分发挥出核酸筛查“排雷兵”作用,多次实现一天之内完成全市超过一千万人口的核酸筛查任务,体现了东莞速度和东莞担当,创造了地市单日检测的“全国纪录”!

“成绩的背后,倾注着我们核酸专班每一个同志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汗水。”王惠斌说,算不清大家有多少个日日夜夜通宵达旦忘我工作了。核酸专班的李晶,“12.13”疫情中她连续3天没有休息,同事们见她煞白的脸和阵阵痛苦的表情,都劝她歇一歇。她总是说:“没事,不用管我,等熬过这波疫情,好好睡上一觉就好了”。

1月29日中午,社会面清零的第3天,南城医院王三贵院长给王惠斌发了一张照片,那是一堆墨绿色的小石头。王三贵告诉王惠斌,这是刚从李晶同志体内取出的胆结石,她胆囊发炎厉害,水肿得很明显,再不处理就穿孔了!“这,得有多疼!她一个女同志怎么忍受?这真是石头一般刚硬的同事啊!”泪水一下子湿润了王惠斌的双眼……

这是每天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抗疫人员的真实写照。王惠斌说,面对三年来最严峻、最复杂、最棘手的疫情大考,东莞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但只要疫情多点散发、局部暴发的风险还存在,就必须慎终如始,一刻也不能放松。不管病毒如何变化,都要“以快制快”,在时间上跑赢它,这是卫生健康人的使命担当。

这几天,王惠斌又想起了20年前,刚从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到市人民医院做妇产科医生、普外科大夫的那段日子。“我知道,怀念青春,证明我不年轻了。上班前,我打开汽车后备厢,看到一直备着的行囊,它陪伴我走过了许多年,还将陪伴我继续走下去……”王惠斌说,那一刻,他又满血复活,准备好了——随时可以上战场!

 

 

文字:刘召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