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即将开启穿海之旅!央媒、省媒采访团聚焦深江铁路建设
i东莞 2022-05-28 19:10:12

5月28日上午10时许,“深江1号”盾构机掘进至第200环,标志着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第一标段由盾构试掘进正式转入全速掘进模式。

当天上午,由人民日报广东分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经济日报广东记者站等央媒及省媒组成的媒体采访团走进位于东莞虎门的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工程现场。“令人振奋,能充分感受到东莞交通飞速发展的势头。”地下热火朝天的盾构施工,给媒体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盾构机即将开启穿海之旅

在地下40米的深度,大型盾构机正在继续往前、往深处掘进。5月28日上午10时许,中铁十四局“深江1号”盾构机掘进至第200环,累计掘进400米,标志着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第一标段,由盾构试掘进正式转入全速掘进模式,即将开启穿海之旅。

中铁十四局项目部盾构经理贾文宪介绍,“深江1号”盾构机从东莞虎门向广州南沙方向掘进,经过近两个月的人员和盾构机全要素的整体磨合,现在保持平均每天掘进5环(10米)的速度,达到了设计产能。连续攻克了盾构机始发、试验段上软下硬地层两个较大风险源,距离盾构掘进入海还有200米。

媒体记者为工程建设点赞

人民日报广东分社采访部副主任程远洲在走访中表示,从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工程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能充分感受到东莞交通飞速发展的势头。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交通格局中,东莞是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广深“双城联动”的交通轴心。眼下从建设高铁站到城际铁路站,再到多条地铁线和客运站,东莞的区域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建正在加速形成。

“在本轮疫情中,东莞这座‘世界工厂’提前谋划,出台了‘一揽子’稳增长促发展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实现了‘双统筹’‘双胜利’。”程远洲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总编室副牵头人魏星表示,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工程盾构机直径超过13米,超大型的盾构现场,颠覆了以往对隧道施工的传统印象,建设者们年轻、朝气蓬勃,大国工程令人振奋!

“深将铁路建成后对东莞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流通,助推大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东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施工现场,大家都鼓足干劲,加快建设项目,经济韧性很足。”魏星表示。

延伸阅读:

国内最大埋深、最大水压的水下隧道

即将面临海域段地质和水腐蚀性环境的变化,对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和技术要求更高。

项目部完善了专项施工方案,对盾构机刀具进行了检修更换,储备了充足的应急物资,加强了对海岸大堤的地表监测。同时,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项目部严格实行闭环管理,现场300多名施工人员分倒班作业,克服了疫情对原材料进场、渣土外运的影响,做到了防疫施工“两不误”,确保工程安全顺利推进。

中铁十四局深江铁路项目负责人李兵介绍,珠江口隧道全长13.69公里,是深江铁路重点控制工程,为单洞双线高速铁路,设计行车时速200公里每小时。隧道工程水文、地质极其复杂,下穿多条主航道,周边环境水腐蚀性较为严重,隧道最大埋深106米,海水水压10.6巴,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承受10.6公斤的压力,高水压施工区域约110米,为目前国内最大埋深、最大水压的水下隧道,盾构段最大水压力为世界之最。

中铁十四局承建的一标段隧道总长4515米,盾构开挖直径13.42米。隧道穿越5种复合地质、13种地层、17条断裂带,其中全断面硬岩长2.75公里,岩石强度最高达124.6兆帕。是目前国内在建水下隧道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之一。

深江铁路正线全长116.1公里,途经深圳、广州、东莞、中山、江门等5个地市,其中在东莞设滨海湾站,项目投资估算总额513.1亿元,设计时速250公里,建设工期5.5年。深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通车后,深圳的前海自贸区与广州的南沙港自贸区将实现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

深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在深圳枢纽西丽站与赣深客专贯通,在深圳北站与杭深铁路、广深港高铁衔接,在深圳机场站与规划的广深第二高铁线连接,在中山站与广珠城际铁路连接,在江门站与江湛铁路贯通,进一步打通沿海高铁通道,可直接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深江1号”泥水平衡盾构机,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之重器”。盾构机总长130多米,总重3800吨,装机总功率9010千瓦,开挖直径13.42米。其中特制的“双盾壳”模式以应对海底洞内接收的特殊工况,整机最大耐压能力不小于12巴,这在国内盾构机行业属首次。

文字:范德全 图片:范德全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