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这五年·东莞篇⑨ | 有甜头有盼头!这份 “小康答卷”,够靓!
i东莞 2022-05-17 15:14:32

在东莞,一种特有的现象正在发生:曾经因为村庄环境“脏乱差”、经济不发达而离开的不少村民,近年来陆续“归巢”,在家乡办起了特色产业。这些曾经破旧的村庄,“颜值”飙升,经济腾飞,也吸引了学习者纷至沓来。

一种现象佐证一个城市的幸福底色。过去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东莞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全市上下勠力同心、锐意创新、真抓实干,绘就了一幅全面小康的壮丽画卷。

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重要指标,经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更为丰富;统筹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学位、床位、车位等组成的幸福牢牢抓在群众手里……

阔步迈上小康路,莞邑大地处处生机盎然。

经济建设贡献品质发展
实力有目共睹

5月,太阳映照在莞太路元美广场的一家推拿店内,李俊锋推开新开的店门,脸上笑容藏不住。

“没想到我们残疾人也能在东莞实现创业梦,有了政策的帮扶,我们的业务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市多个镇街,日子越来越好了。”和他一样拥抱美好生活的盲人,在他们公司就有80多位。

▲李俊锋(第一排左二)和他的朋友们

这样的故事,在东莞这座经济蓬勃发展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是基础。这片热土,自古以来不缺敢为人先的闯劲、只争朝夕的干劲和勇于攻坚的拼劲。

五年来,东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去产能,全力建设好北海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工程,着重关注“煤改气”、大气治理等方面问题,落实好有关整治工作,认真谋划新产业发展定位目标,全力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为东莞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五年来,东莞狠抓项目落地服务助力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并不断完善基础条件推动企业开展市场采购新业态,推动我市信息平台与国际对接,探索“海空联运”航空货运快速直通模式拓宽企业通关渠道,加快培育外贸持续发展动能。

▲虎门电商产业园

五年来,东莞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新体系,狠抓项目落地服务助力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培育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以培育新兴产业为抓手,促进新业态壮大成长,一批批“东莞制造”在莞邑大地喷薄而出,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国之重器”在这里拔地而起。

一张底气十足的答卷徐徐展开: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重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000亿、8000亿、9000亿三大台阶,实现2021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387家,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力挺进全国城市20强、地级市第三……

文化建设赋能精神生活
氛围全民共享

近年来,东莞通过设置图书馆总馆、分馆、服务站、图书流动车、24小时自助图书馆、城市阅读驿站、绘本馆等三级网络、多种形态的合理布局,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总馆、分馆、图书流动车服务站、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城市阅读驿站等多级阅读场地,实现全市33个镇(街、园区)24小时自助借阅服务全覆盖的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便捷舒适的阅读时光。

▲东莞图书馆

全面小康,成果全民共享是其应有之义,既要有“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要有“知礼节晓荣辱”的社会风气。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五年,有着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东莞,围绕建设“品质文化之都”的战略部署和价值追求,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有力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集阅读、体彩、水吧为一体的休闲空间,吸引不少粉丝

最是书香抚人心。东莞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5年推进,截至2021年,已实现了图书馆“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服务模式,建立起了总、分、支馆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最是文化能致远。依托文化底蕴丰厚这一“家底”,东莞还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的内涵,形成“东莞记忆”等历史文化游径;创作拍摄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袁崇焕》等一批文艺精品,用心用情用功讲好“东莞故事”。一条条特色的路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留住了“乡愁”,更让莞邑文化,从这里走向世界,焕发出新的生机。

社会建设兜底民生服务
幸福稳步攀升

“我老婆用的抗糖尿病医药用品用完了,到石碣医院买,没想到降价了。”拿到手中的降价药,73岁的珠叔表示十分开心,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家人。

15年来,珠叔和妻子需要定期去石碣医院看病拿药,今年年初,他们在医院开药时发现抗糖尿病用的药品降价了,除掉医保支付的部分,原来需要个人支付170多元减少到了140多元。

▲市民享受医疗服务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来,小康生活一直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和憧憬。把百姓的需求放在心上,东莞一以贯之。

这是掷地有声的承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让老百姓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这是真抓实干的行动:过去五年,围绕民生福祉,东莞全力做好“加减法”,坚持每年梳理一批就业、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实事,列成“责任清单”,一件一件去落实,一个一个去推进。既抓好“学位、床位、车位、厕位”,又统筹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莞城中心小学的学生在上课

市财政投入2000多亿元用于用于民生保障,支出比例每年均超7成;新增公办中小学及幼儿园学位15.5万个;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年均增长18.4%,集采药品和耗材价格平均降幅50%以上……幸福的小康路上,东莞一个也没落下。

站在“双万”城市新起点上,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要加快朝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迈进,实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不断提高。展望未来,人们欣喜地看到,东莞将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推进人与城市共生共荣。

文字:张雨倩 图片:程永强 郑志波 陈帆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