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东莞这五年③|制造新根基,阔步新征程
i东莞 2022-05-04 16:22:08

东莞的改变,似乎是不可思议的。

在改革开放前,东莞基本上没有制造业基础,从太平手袋厂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东莞及时抓住每一次机遇,短短40余年间高速成长为一个人口超千万、经济总量破万亿的特大城市。

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东莞人,也目睹了近些年“世界工厂”发生的变化。在这片热土里,金融、环境、劳动力、新科技,生产要素的力量不断奔涌袭来,让东莞的工厂在时间的河流里反复洗练。

敏捷机变,有人这样形容东莞制造的气质,而众多东莞制造业企业主同样认为东莞的制造业从未停止过进化。旧秩序崩塌,新秩序渐立,过去的成功法需要全面迭代、剧烈重构,但创新一直发生在东莞的工厂当中,东莞早已不能再同昔日的世界代工厂划上等号。

迈入“双万”新起点,在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的今天,“东莞制造”正昂首阔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东莞正奋力走在争当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的路上。

做大——壮大规模深化提质增效

去年11月15日下午,在道滘镇蔡白村,伴随着现场热烈掌声和各种工程机械鸣笛声中,东莞市和乐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和乐电子)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生活硬件总部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年产6千万多套设备,年产值达10亿元。

时间拉回2009年,和乐电子在道滘镇小河村成立,彼时,它不过是一家30多人的小厂,做着海外品牌耳机的贴牌代工生产。十余年时间,和乐电子一步一步壮大,成为一家集产、研、销于一体,专业从事无线音频设备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培育出核心品牌QCY。2020年,和乐电子工业产值突破10亿元,同比增速37%,在疫情压力下为稳住东莞经济基本盘做出了积极贡献。

▲和乐电子生产车间(资料图)

2021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培育经济新动能,提出要形成万亿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5000亿级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乐电子也跟着东莞产业集群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径,加快了迈向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产品走向世界,做行业的领导品牌。

随着品牌打响,和乐电子产品订单数量不断上涨,增资扩产,公司进入集约发展规模化的新赛道。

据了解,和乐电子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生活硬件总部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31294.1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3335.65平方米,拟建成集智能产品研发制造、物流仓储系统、居住休闲生活区、地下交通枢纽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产业园。

项目的开工,是和乐电子公司迈向智能制造、壮大规模的一座里程碑。该项目投产,不仅让和乐电子产线扩充、产能提升,业务规模也扩大,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生活硬件甚至VR、人工智能等领域有更多布,并将整合资源,协同上下游企业高效集成式发展。

和乐电子董事长陈树康表示,接下来,和乐电子要借该总部项目建设的东风,奔着高起点、高标准、大发展的目标,继续将企业做大做强。

做优——数字化赋能补短板

一颗稻谷是如何变成大米,又是怎样从工厂走向百姓餐桌?

在东莞市太粮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太粮”)的智能生产车间里,智能机器繁忙而有序地运转着,每台机器对应着脱石、砻谷、筛分、碾米等大米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生产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东莞太粮信息化负责人尹鉴深告诉记者,加工环节通通都由世界先进的自动化机器完成,这些机器会把生产信息同步上传到云端,只要通过数据信息大看板,总控制室的工作人员即可实时了解大米生产信息,一改以往手工记录信息的作业方式。

包装完成的大米再通过流水线运送至码垛机器人面前,码垛机器人将大米码整齐后,转运机器人依次将大米送上货车。而通过手机APP接收到系统调度信息的物流司机,则将这些大米运到各个商场或是消费者的家里。这就是东莞现代化工厂中一颗大米的自动化旅行。

▲太粮米业智能数字化工厂

一切对技术的追求,似乎最终还是回归到根本:效率和成本,这对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至为关键。

东莞太粮数字化转型发生在近些年,“太粮米业在2015年就开启了数字化工程布局,经过数字化及工业智能化的持续推进,相比10年前,日产能提升了4倍。”尹鉴深说,通过不断地升级迭代,该企业从生产计划到原粮采购、自动生产,再到仓库管理、物流配送、数据分析,各流程均通过数字化系统来完成。

多项数据在数字化运转下有了很大的改变,例如原粮轮换周期从40.5天缩短至34.08天;大米检测时长从原来的30分钟左右提高到现在的2分30秒;干线运空返率由原来的40%降至23%,城际物流配送日装载率由原来的1.08增至1.196。据介绍,东莞太粮的全流程自动化水平已达90%以上,主生产线上基本只需10个人以内,大大地减少了人力成本。

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更不是简单的通信技术改造,而是要形成工厂内软硬件的全面协同,真正做到数字化、线上化,打通企业内部的全数据链,这是一场陌生地带的“硬仗”。

而类似太粮米业这样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在东莞各个行业上演,尤其是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的影响程度更深、更广。

做强——产业迈向中高端

一双鞋子从建模到样鞋落地,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你能想象得到吗?

在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台湾青年曹昌合利用3D技术为制鞋企业提供手稿设计、3D扫描、3D打印等一条龙服务。他告诉记者,用3D建模,再用3D虚拟技术试鞋、更换材料、进行调整,最后再通过3D打印技术将样鞋制作出来,这样就可以减少开模时间,快的话甚至只要短短的3个小时,样鞋就能够落地了。

今年,曹昌合的利奥鞋业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设立了办公室,他的电脑里收集了上百种制鞋材料信息以及大量的“脚三围”数据,将设计稿输入电脑后,电脑根据信息不断调整,直到设计师满意为止,这可以让一双鞋子能够快速落地。据曹昌合介绍,3D制鞋比传统制鞋速度快至少3倍,可减少约七成的鞋样品制造,十分环保。目前,这种3D制鞋方式主要用于私人订制和网上少批量订单的生产当中。

实际上,东莞的传统服装企业也早已在探索3D打版制衣技术。一些企业通过3D虚拟技术帮助纸样师高效打版,提高了纸样师与设计师的沟通效率,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更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在他们看来,这种既节约费用又节省时间的3D制作方式,前景可期。

东莞传统制造业不再传统,传统产业摒弃旧价值模式,科技赋能下,改头换面向高端现代产业靠齐,赋予产品更多的想象和价值空间。

2020年,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24.8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智能制造装备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55.5亿元,同比增长13.9%。智能装备产业成为我市第二大支柱产业,2020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872.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21%,产业份额稳居全市制造业第二位。

2021年,东莞工业稳增长取得显著成效,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

其中,东莞规上工业企业数突破1.1万家,排名全省第二;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3295.26亿元,增长9.1%;工业四个特色产业增加值462.90亿元,增长16.6%;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营业收入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接近20%;智能移动终端、“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达万亿级规模,占全省的四分之一。

当前,东莞正向着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目标稳步前进,同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培育新兴产业,加速孕育新动能,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向现代化经济强市高速迈进。

文字:向连 图片:郑志波、陈帆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