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万”镇能量|麻涌:凝心聚力谋发展 “1+1+8”规划谱新篇
i东莞 2022-01-21 09:37:47

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20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7亿元,总量全市镇街排名第1位;华阳湖通过国家级验收并挂牌国家湿地公园;粮油、造纸、汽车、电商等传统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近年来麻涌的发展备受关注。

不久前召开的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水乡功能区要加大连片土地统筹和环境整治力度,建设富有水乡特色的高质量统筹发展示范区。对标全市发展目标,麻涌瞄准数字经济和新能源双重驱动,从狠抓科技创新、新动能培育、先进制造等三方面发力,在守正创新、立破并举中奋力实现弯道超车。

■1月14日,麻涌召开全镇领导干部大会,迅速传达学习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东莞两会精神

立足“双万”新起点,麻涌高质量发展这盘大棋如何下?对此,麻涌镇委书记谭叙棉表示,麻涌将深入推进“1+1+8”发展规划,着力实施八个方面的现代化建设,即打造现代化新型党建、现代化国际港口、现代化产业集群、现代化城市风貌、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品质交通、现代化公共服务、现代化治理体系,努力建设大湾区现代化重要节点城镇,为东莞迈入“双万”新起点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麻涌力量。

坐不住、停不下、等不起,“双万”新赛道上,麻涌冲劲十足。

■麻涌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深入推进“1+1+8”发展规划。图为平安信息科技港项目

关键词:科技创新

全力推动“创新强镇”建设

麻涌镇拥有相对发达的工业和临港产业等发展优势。2021年,麻涌以全力推动“创新强镇”建设为目标,多措并举推动创新驱动,并实现了科技招商工作、科技企业培育、研发机构建设等多项新突破。

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麻涌有实力、有底气:累计投入创新驱动扶持资金近6500万元,共推荐申请省、市级科技型项目超300项;入围“创新强镇”建设项目主项名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三。

创新资源的集聚是赋能产业发展有力保障,麻涌以“城市更新+港口经济+穗莞同城”作为创建市“创新强镇”的特色,通过补齐创新资源短板,全面优化创新发展生态,平安水乡信息港、汇智科技园和信力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成功签约落地或动工建设,科技招商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依托现存土地要素资源,麻涌推进佛莞TOD麻涌站首期1343亩地块招商工作。加快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做好548亩广深高速西侧连片改造、272亩汇智科技园等发展定位和布局,打造创新“试验田”。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坚持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在智能移动终端及穿戴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率先形成集聚生态。去年以来,麻涌在引育5G数字、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方面持续发力,平安水乡信息港、联东U谷、汇智科技园等一批创新载体成功签约落地或动工建设,科技招商工作取得了新突破,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正深度融合。

围绕粮油、造纸、纺织等现有传统优势产业,麻涌实施“扩链、聚链、补链”工程,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对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创新驱动主导、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格局。

事实上,麻涌把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突破口,以产业升级、产品结构优化、产品质量提升为重点,推动以粮油、造纸、纺织为重点的传统优势产业扩链提效,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此外,引进培育一批科技服务机构,打造集创新研发、成果转化、金融支持、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关键词:数字赋能

为美丽乡村插上智慧“翅膀”

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政务业务,点开公众号就能知道附近哪里有停车位,打开手机识别二维码就能阅读图书……在麻涌,只需简单的操作即可享受数字化带来的各种便利。

当前,麻涌镇正全力推进广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工作,聚焦绿色和数字化,依托华阳湖生态优势,大力打造智慧旅游,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园区,推动智慧交通工程、县乡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数字化建设、“互联网+物流”、数字云广播、“互联网+政务”等试点项目建设,形成区域示范效应,一个现代化、数字化的美丽宜居乡村正逐步从蓝图走向现实。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景区附近以及中心区出现的堵车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麻涌借力科技手段打造智慧停车系统,通过统筹华阳湖片区、麻涌市场片区及麻涌行政服务中心片区约2700个停车位,实施智能化管理,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题。

如果说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工作为麻涌插上了数字的“翅膀”,那么另一个重要推动力来自于在全市首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中,麻涌是为数不多同时拥有东莞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和东莞新能源产业基地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镇街。

未来五年,东莞将全力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数字经济也正在麻涌逐渐形成聚集效应。走进“京东亚洲一号”,园区内建有22公里的自动分拣系统、78台高约20余米的自动堆垛机、800多个分拣滑道……借助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分拣机器人可以迅速对包裹准确分拣,分拣效率惊人。

麻涌还借助良好的粮油产业优势,以食品餐饮行业作为特色主题产业来打造,全力构建起一个产业平台、一个示范基地,建立起一个行业指数,打造粮油餐饮业“麻涌指数”。

■2021年“6·18”疫情期间,麻涌组织工作人员在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日夜坚守

关键词:疫情防控

抗疫17天的“硬核”答卷

时针拨回到2021年7月5日清晨。一则解封的通知打破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的宁静。至此,抗疫17天,麻涌辖区所有封闭、封控区全部解封,同时宣告东莞中风险地区清零。麻涌疫情防控工作能快速处置,有赖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并获省市领导充分肯定,为全省乃至全国校园疫情应急处置提供样板。

与时间赛跑,跟病毒较量——6月18日,南城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日,麻涌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天起,麻涌对全镇各出入口实施围闭,实行“只进不出”封闭管控,全力严防疫情风险外溢。6月21日,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正是因为在疫情初期采取快速精准防控,及时转运首批密接者和次密接者,全面排查确保不漏一人,才在最短时间内有效稳控疫情。

汇集“疫”力量,架起“同心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麻涌全镇“一盘棋”,上下齐心凝聚抗疫力量。麻涌以快速反应,通宵达旦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 党员、医护、民警、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每一个“战场”,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采集样本、维持秩序、录入信息、答疑解惑,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民生不断档,筑起强后盾—— 抗疫离不开扎实的后勤保障服务,麻涌全力协调保障各封控封闭区域的物资供应,加强供水供电和生活、防疫物资调配管理,着力解决隔离人员吃饭和物资配送问题;中考期间,麻涌采取分级分类防控管理办法,为1582名中考学子保驾护航;疫情期间,不少企业面临进出货困难,麻涌成立联动服务工作组,制定企业货物、货车的进出货报备机制,切实解决企业迫切需求。

新华抗疫记,满满正能量——“新华需要大家!”在省市指导下,新华学院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专班,24小时守护同学们;1.6万师生的一日三餐,更是不容马虎的大事。麻涌借助全国领先的物资配送优势,组织餐饮企业准点为1.6万师生供餐,丰盛的“抗疫菜单”引发许多学生的点赞;7月10日,随着最后一批学生走出校门安全回家,标志着麻涌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疫情一日不除,战斗一刻不停。就在市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12·13”疫情突如其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决定党代会延期,转入“抗疫模式”。经历了“6·18”疫情大战大考,更加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按照“快、准、狠、严、实”要求落实各项防疫工作。两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各项疫情防控举措扎实落到实处,市民大众响应号召出门戴口罩。

■麻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华阳湖从“龙须沟”变身国家湿地公园的生动实践,成为中组部30个生态文明案例之一

关键词:为民办事

从让群众得实惠看麻涌民生图景

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去年9月在莞召开,麻涌作为其中一个观摩点,文明创建成果获省市领导点赞;在2021年文明创建督导检查情况中,麻涌第三、第四季度连续两个季度排名第一,第二季度排名第二,第一季度排名第三……去年以来,麻涌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喜人成绩,这得益于全镇人民热情参与、积极支持,为创文增添了精神动力、提供了无穷力量。

以连续三届荣膺全国文明镇荣誉称号为契机,麻涌把文明创建与城市品质提升、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城乡文明水平。如中共东莞市麻涌镇委员会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名单;麻涌镇代表东莞参赛省第二届“乡村振兴大擂台”,镇委书记谭叙棉向全国、全省观众全方位展现乡村振兴成果;着力建设古梅乡韵美丽乡村景观修复及提升工程,打造麻一、麻二、麻三等市特色精品示范村。

作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华阳湖从“龙须沟”变身国家湿地公园的生动实践,成为中组部30个生态文明案例之一,并获得中央媒体的青睐。“看东莞,看麻涌。”去年10月4日,由央视策划的大型融媒体行动《百年百城》走进东莞,全面展示东莞的新风貌、新业态、新生活。东莞直播全程60分钟,第一站走进麻涌华阳湖,用长达22分钟的时间展示华阳湖如何实现华丽蜕变,麻涌如何绘就乡村幸福画卷。

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麻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也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麻涌党员干部重在知行合一,以“五有一得”开展工作,要求学习有深度,宣传有声势,感悟有表达,开局有势头,办事有实效,促进群众得实惠。

针对民生重点领域工作,麻涌新建、升级文武涌路延长线等一批路桥项目,推动东江大桥扩建和新建东江过江通道,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一村一示范路(街)”。同时,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对川槎站、大盛站、鸥涌站、漳澎一站4个站点进行标准化建设改造,着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短板,切实推动全镇医疗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育和学位供给问题方面,麻涌投入3.97亿元新建大步实验小学,扩建古梅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新增6435个学位。引入总投资达15.3亿元的民办名校东莞市嘉荣外国语学校,2022年全部建成后,可提供优质学位近万个。此外,麻涌多措并举解决看病难问题,市镇斥资建设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新院区),将打造成为一所1500个床位的高水平公立非营利性综合医院。

重点关注

麻涌迅速传达学习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东莞两会精神

学深悟透精神

推进“1+1+8”发展规划

当前,立足“双万”新起点,东莞正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加快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1月14日,麻涌召开全镇领导干部大会,迅速传达学习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东莞两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麻涌镇委书记谭叙棉强调,要学深悟透市党代会精神和东莞两会精神,对标市发展目标定位,深入推进“1+1+8”发展规划,着力实施八个方面的现代化建设。

——打造现代化新型党建。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基层党建、两新党建等走深走实,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面提升干部“七种能力”。

——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把新沙港、东莞港麻涌港区建设成重点突出、布局分明、功能齐备的港口,融入湾区港口一体化发展,打造湾区内核心枢纽港。同时积极引导进出口贸易公司注册子公司在麻涌,利用港口带动当地收益。

——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传统产业方面,延伸、丰富粮油产业链,加快引进中央厨房及下游终端产品;新兴产业方面,在首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中,麻涌同时拥有东莞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和东莞新能源产业基地。数字产业方面以创信产业平台为主要抓手,打造水乡数字产业园。新能源产业方面要发挥港口、交通、周边汽车配套、拥有全国第一条新能源汽车检测线等资源禀赋优势,放大原有新能源企业的辐射作用,主动承接广州汽车要素外溢转移。

——打造现代化城市风貌。积极盘活现有存量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力争至2025年完成城市更新3500亩。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下来逐步验收每条村示范街的建设成果,在完成“古梅乡韵”美丽乡村串珠成链风貌带提升的基础上,提升、丰富“走近香飘四季”风貌带。

——打造现代化生态文明。做美做优华阳湖,将华阳湖打造成为东莞向全国展示湿地保护成效的生态名片、东莞生态文明建设面向世界的展示窗口,努力打造生态保护、旅游、商业、总部经济四个方面的版块。

——打造现代化品质交通。增加广深沿江高速出入口,尽快做好东江大桥的扩建,连接穗莞深TOD的基础设施,以水乡投入为主,麻涌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加快建设进度。至2022年,每年投入不少于2亿元加大路网建设,每年新增路外公共停车位不少于800个。

——打造现代化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水乡教育高地,其中古梅一中与莞初实施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嘉荣外国语学校也备受关注。全面推进健康麻涌建设,加快推动水乡中心医院投入使用,坚持走校地共建或者院院合作之路。利用好文化艺术中心辐射带动作用,继续擦亮龙舟、篮球、足球三张名片。

——打造现代化治理体系。加快科技护城墙和维稳专业力量建设,制定和完善各项应急处突工作预案。实施社会综合治理的“铜墙铁壁”工程,在镇层面打通各部门数据壁垒,实施动态化更新管理。

文字:袁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