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2东莞两会|市政协委员尹志强:引入专业物业管理 破解城中村“管理难”
i东莞 2022-01-10 19:05:13

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立足“双万”新起点,东莞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城中村管理工作不仅关乎城市品质,也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尹志强结合工作实际,带来了关于引入专业物业管理破解城中村“管理难”的提案。

他建议,我市应从强化政策支持、创新引入模式、寻求利益共享、凝聚社会共识四方面着手,规范城中村管理工作,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我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市政协委员尹志强

问题:城中村“管理难”

尹志强是滨海湾新区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今年首次担任政协委员。谈及今年两会带来《推动城中村引入专业物业管理,提升城市品质》提案的缘由,他表示,在与企业的沟通过程中,他留意到企业往往比较重视周边的配套措施。

尹志强通过住建局相关资料了解到,目前我市租赁住房总量约49.4万套(栋),其中城中村租赁住房共约42.9万套(栋),出租房间520.9万间,占东莞租赁住房的81.56%,可居住700多万人,是东莞住房租赁市场的供应主体。

“这么多的城中村住宅,若是环境、配套不够好,将不利于东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尹志强说,因此,加强城中村综合治理,提升城中村人居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我市营商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他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城中村存在管理难的问题。一方面,城中村大部分房屋处于分散自建状态,且基础设施、生活服务配套参差不齐。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普遍存在卫生条件差、绿化无人养护、公共设施无人管养、公共空间随意占用等问题。另一方面,管理关系不够明确,居委会、村委会和相关部门难以形成资源有效整合,联动形成管理合力。

此外,他留意到,近日,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立足“双万”新起点,东莞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规范城中村管理,提升城中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将有利于提升东莞城市品质,增强东莞综合竞争力。”尹志强说。

建议:引入专业物业管理

如何规范城中村管理?尹志强例举了深圳城中村引入专业物业管理的经验做法。

他介绍,深圳共有城中村1800多个,涉及居住人口1000万以上,近年来深圳通过修订《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采用授权条款,规定原村集体可以参照条例成立物业管理自治机构,并先后出台《深圳市“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进城中村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

“另外,深圳还通过建立‘城管+物管’的管理体系、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不同物业管理模式等举措来规范城中村管理。”尹志强说。

为此,他建议,我市应从强化政策支持、创新引入模式、寻求利益共享、凝聚社会共识四方面着手,规范城中村管理工作。

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把推动城中村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东莞市地方权限范围内制定有关管理办法,推动城中村物业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由市镇两级政府分别出台扶持政策和设立专项资金,同时建立“以奖为主、以补为辅”的激励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

实行统一管理,创新引入模式。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物业管理的归口管理工作,城管、交通、公安等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根据规划现状、配套设施及经济实力等情况,各村(社区)采取差异化的物业管理模式,包括自治运营、专业托管、统租运营、国企参与等。

推动市场共建,寻求利益共享。为进一步调动市场积极性,形成运营投入与收益回报的良性循环,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物业管理公司承担公共服务职能,支持开展多种经营;另一方面通过匹配经营性资源方式增加物业管理公司经营收入,提升项目经营效益。

加大宣传力度,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对城中村居民物业管理的宣传教育,提升居民主人翁意识和主动参与建设管理积极性,形成“谁受益、谁负责”的观念。

文字:刘维佳 图片:陈栋 郑家雄 视频:苏祖洪 廖嘉慧 刘俊华 肖丽香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