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东莞生产安全两项指标实现“双降”
i东莞-应急365 2022-01-07 10:13:15

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东莞应急管理工作再次取得佳绩。记者从东莞市应急管理局获悉,2021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7%和13.5%。自2019年东莞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以来,我市安全生产两项指标连续三年同比实现“双下降”。

■执法人员依法对继良五金厂违规生产设施贴上封条

“四个强化”“四个建设”

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1年,市应急管理局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应急管理厅和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决策部署,推动全市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市应急管理局强化长效机制建设,提请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东莞市委、市政府领导分片督导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东莞市党政部门及中央、省驻莞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压实各层级安全生产责任。此外,针对分租式厂房的安全监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强降雨和台风的防御、森林防灭火等工作,市应急管理局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和指引文件。

在强化执法能力建设方面,市应急管理局从推动事故隐患公开公示、开展安全生产巡查检查和强化执法监管等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其中,该局2021年以来深化企业事故隐患公开公示工作,已向社会公开公示存在事故隐患的企业超27000家、问题隐患超44000项,促进企业自行公开公示问题隐患超28万项;组织开展工贸和危险化学品行业“利剑守关”专项执法行动,统筹督促各级各部门分级分类落实安全生产巡查,实现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下企业和小作坊监督检查全覆盖。

在强化科技信息建设方面,市应急管理局2021年初步完成应急指挥中心场所改造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各镇街(园区)应急管理分局配备了77台卫星终端,其中37台已按省应急管理厅的要求安装星云通系统,26台已接入省应急管理厅星云通平台。开发完善了全市专职安全员巡查系统(App),强力推动安全巡查信息化建设。

除此以外,市应急管理局还持续强化宣教阵地建设。该局持续用好“东莞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和新开设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开展安全宣传。2021年以来,该局还立足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生产领域,开展复工复产培训、有限空间作业线上培训、高处作业培训等培训,共计为超过144万人次的企业人员、作业人员提供培训服务;开展“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考核人数超过4万人次。

“四个推进”“四个结合”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在去年成绩的基础上,东莞应急管理工作接下来将如何发力?近日,市应急管理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在参加广东省应急管理部门访谈栏目中也就此发声。

据介绍,东莞应急管理系统接下来将以应急管理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为根本目的,以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核心,着力防风险、建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市应急管理系统将推进人员与科技相结合,加快基层巡查队伍建设和监管巡查系统运用,着力筑牢基层安全监管防护网。一方面,通过全面普及安全巡查App系统,推动企业使用该系统开展隐患自查自纠,每天上传巡查情况;另一方面,持续打通市、镇、村三级科技监管信息网络,推进各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以信息流通打造“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全社会安全生产诚信监督体系。

市应急管理系统还将推进信息与安全相结合,加快“东莞智慧应急”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化、信息化应急救援支撑保障体系。按照计划,市应急管理系统将重点围绕“5+2+1”开展智慧应急项目建设。其中,“5”是指五大基础建设,包括全域感知网、数据交换平台接入、融合通信、应急一张图和智慧应急大数据中心建设;“2”是指两套保障体系建设,包括运维保障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1”是指一个智慧应急综合应用平台建设。

同时,推进执法与服务相结合,优化提升安全生产执法体制机制,大力宣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着力增强全社会安全生产法治观念。据了解,市应急管理系统将推进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相结合,组织开展执法业务交流评比活动;建立完善各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升执法业务水平;强化与公安机关协作配合,围绕重大事故隐患及重点检查事项查办涉刑犯罪的典型案例;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推进全市“散乱差”企业和主要负责人履职专项执法行动。

另外,我市还将推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加强信息发布机制,推动安全文化活动开展,着力引导职工群众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文字:伍江 通讯员 莞安 图片:程永强 编辑:唐嘉骏